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扣篮的历史演变

扣篮的历史演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53 更新时间:2024/2/8 18:37:00

扣篮(Slam Dunk),又称为灌篮、入樽,是篮球比赛的一种见得分方式,篮球运动技术名词。扣篮时,运动员高高跃起并用力把球扣进篮框内。其具有护球好、持球点高不易被封盖等优点。通常分为原地跳起扣篮和行进间跃起扣篮,单手和双手扣篮,正手和反手扣篮等。

历史演变

扣篮是上篮的自然演变,几乎从篮球被发明出来那天起,就有人开始尝试扣篮。从上世纪中叶至今,扣篮在众多进攻武器中一直占有特殊地位,上篮跟扣篮相比就像街头歌手与帕瓦罗蒂同场演出。一种常见的误解是,扣篮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那时进入NBA的球员比他们的前辈更高更强壮。之所以说这是一种误解,是因为早在那之前已经有球员采用扣篮。举例来说,上世纪20年代的哈莱姆世界巡游者就喜欢在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控球表演后,通过一传一扣来结束表演。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早期的职业球员几乎从来不在比赛中扣篮。伟大的中锋乔治·麦肯在去世前的一次采访中说:“我会扣篮,但我们不在比赛中扣篮,那无异于对手示威。”

米坎所说的只是部分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上世纪40年代,职业球队招募的球员越来越高,这引发了一阵对篮球运动的批评热潮,反对者声称这项运动已经变成了“畸形秀”。既然高个球员被贴上了“畸形人”的标签,扣篮在那个时代的地位自然不高,这种得分方式被看作不需要任技术的简单操作。因此,大多数内线球员从不在比赛中扣篮,他们更倾向于把球轻轻“放”进篮筐。可以说,直到上世纪50年代,职业球员对扣篮都是退避三舍。

NBA扣篮大赛

赛制

共有4名球员参加,参赛者必须是加入NBA不到三年的新人。比赛共两轮。

1.第一轮内,四名球员轮流进行扣篮表演并接受评审打分。

2.一名裁判将判定扣篮动作是否有效。球在入筐之前如果是在球员的掌握之中将被判定有效。

3.第一轮内每人扣篮两次,分数加总后进行比较,最高得分为100,最低得分为60,得分最高的两人进入下一轮比赛。

4.最后一轮每人进行两次扣篮。加总后得分高者获得优胜。第一轮得分低者先进行扣篮。

5.如果扣篮失败,球员有再补扣一次的机会。但是每轮只有一次补扣的机会,而且已经扣进的球不得再进行补扣。

6.共有5名评审。每位评审对一次扣篮的打分从最低6分至最高10分。所以每次扣篮的最高总得分为50分,最低为30分。已经用完一次补扣机会的球员如果扣篮再次失败,其失败扣篮也将被评分,打分也在6-10分之间。

扣篮趣闻

最不可思议的扣篮:

2000年9月25日,梦四队的斯·卡特。在悉尼奥运会上对抗法国队的一场比赛中,卡特抢断得手,随即带球直冲篮下,面对7尺2寸身高的中锋韦斯,他义无反顾的高高跃起,飞过面前的这座大山扣篮得分。这一幕将永远铭刻在人类扣篮史中,这一扣也因而得名“死亡之扣”。

最惊心动魄的扣篮决赛:

1988年2月6日,乔丹对决威尔金斯。两位最负盛名的空中飞人在扣篮大赛的总决赛中一决高下,“人类电影精华”连拿两个50分,在第四扣也是最后一扣之前保持了领先优势,但随后他的双手大风车扣篮只拿下了45分,为乔丹留下了可乘之机。在至少需要拿到49分才能夺冠的压力之下,乔丹完成了只有J博士曾完成过的罚球线起跳扣篮,所有评委一致打出了50分满分。

最矮小的扣篮大赛冠军:

1986年2月3日,老鹰队的斯巴德·韦伯。韦伯只有5尺7寸高(1.70米),135磅,他是当时联盟内最为矮小的一位球员。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矮脚虎”,却颠覆了扣篮世界的一切清规戒律,韦伯在最后一个回合中连拿两个50分,令老鹰队队友威尔金斯也为之黯然失色。

1946年11月5日,凯尔特人队的查克·康诺斯。在凯尔特人队主场迎战芝加哥牡鹿队的NBA(当时还叫BAA)揭幕战前,后来被称为“步枪兵”的康诺斯意外成为全场焦点——他弄坏了篮板!与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这并非一次势大力沉的扣篮,相反仅仅只是一次看上去轻飘飘的15码跳投,玻璃篮板却因此碎落一地,比赛为此耽误了一个小时。尽管非扣篮,但还是被评为首次扣碎篮筐的人,康纳斯后来转行当了演员,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西部风格电视连续剧《步枪手》里当主角。

1970年11月6日,匹兹堡秃鹰队(ABA)的查理·“直升机”·亨兹,两次。亨兹只不过跟随秃鹰队打了一个ABA赛季,但却足以让他青史留名。在对阵卡罗莱纳美洲狮队的一场比赛中,这位弹跳狂人居然扣碎了篮板!比赛不得不因此中断,然而在新篮板被装上之后,刚过了区区67秒,亨兹却又让另一块篮板遭了殃,比赛就此被提前宣告结束,卡罗莱纳队以122-107获胜。

扣坏篮筐的一般是黑人球员,不过也有白人的球员做到过这样类似的“壮举”,这位白人球员名叫内特-范瑞德克来自格兰德黑文高中,在与密歇根本地另外一支球队罗克福德的季后赛比赛当中,范阿瑞德克在比赛进行到第三节的时候将篮筐扣烂,使得篮筐从篮板上面掉了下来,随后玻璃撒了一地,这让在场的观众惊呆了,随后美国的各大媒体网站,都纷纷对范阿瑞德克的这一猛兽级别的扣篮进行了报道。

NCAA暴力大前锋泰尼-加仑扣碎篮筐的一幕发生在当地时间的2009年的12月31日,好多人都沉浸在牛肉、火鸡和美酒的狂欢当中,而泰尼-加仑蹂躏篮筐的这一幕就在这一天的晚上发生了,在这场俄克拉荷马大学捷足者队与冈萨加大学斗牛犬队比赛当中,来自捷足者队泰尼-加仑利用一记扣篮,将篮筐扣烂,玻璃撒了一地,无论是捷足者队的队员,还是斗牛犬队的队员,都被这一幕震惊,离篮筐不远的球员都连忙躲避这个恐怖的“意外”。因为泰尼-加仑的爆扣确实是石破天惊。

1993年2月7日,进入联盟刚4个月的奥尼尔,迫不及待的向人们展示他的力量——魔术与太阳队的比赛中,他用一记超级扣篮震惊了全联盟。奥尼尔当时在底线左侧跳起把队友投偏的球补扣进篮筐,没想到篮筐完全经不起他的冲击,在晃晃悠悠了几下之后终于顶不住瘫在地上,太阳队板凳上的所有球员都目瞪口呆,就连奥尼尔自己都吓了一跳,比赛也因此被迫中断。而就在两个月之后,奥尼尔再度让篮筐篮架遭殃,1993年4月23日在与篮网的比赛中,奥胖在一次进攻中从底线右侧杀入篮下,毫不客气的来了一个势大力沉的暴扣,令全场球迷感到意外的是,奥尼尔这次灌篮比扣碎篮板更令人震惊,奥尼尔惊人的力量加上体重,使得整个篮架基座轰然倒下,他本人也差点被掉下来的计时器砸了脑袋。

03-04赛季的ncaa赛场上一个同样强壮的大个子,复制了奥尼尔的"壮举"。效力于西肯塔基大学的尼格尔-迪克森将篮板扣的粉碎。扣碎篮板的人其实很多,值得一提的是迪克森三年后成为了CBA篮球联赛的外援状元秀,他被云南红河队在cba外援选秀的第一轮第一位选中。只是日益发福的身体使他一年后被浙江广厦裁掉。

在“大鲨鱼”奥尼尔来到NBA之前,达瑞尔-道金斯就是联盟数一数二的力量霸,此人号称巧克力炸弹,在一个月两次灌篮扣碎篮筐。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双彩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双彩虹是在水滴内进行两次反射后形成的特殊现象,在原彩虹的外围出现一条直径稍大、颜色反转的同心彩虹,内层彩虹称为主虹,外侧为红色,内侧为蓝色,颜色较亮;外层彩虹称为副虹,外侧为蓝色,内侧为红色,颜色较暗,型似发箍。通过实验验证,彩虹的主虹是水点内的反射造成,而副虹则是两次反射形成的。这就是自然界的奇迹

  • 中暑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临床表现根据我国《

  •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

  •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原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

  •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而引起的,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奥皇查理六世于1740年10月20日死后无嗣,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承袭父位。查理六世死后,普鲁士、法国、西班牙、巴伐利亚、萨克森、皮埃蒙特、撒丁王国、那不勒斯王国拒绝承认玛

  • 2028洛杉矶夏季奥运会会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第34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Games of the XXXIV Olympiad),又称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将于2028年夏季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这是继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洛杉矶将第三次举办夏季奥运会,也是继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时隔32年,奥运会再次来到美国

  • 1912年9月25日:端木蕻良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端木蕻(hóng)良(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

  • 脑中风的主要症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中风的死亡率也有随年龄增长

  • 1849年9月25日:约翰·施特劳斯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1804年3月14日一1849年9月25日),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1849年9月25日卒于同地。维也纳音乐家。与其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同名,故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Vater)或约

  • 1883年9月25日:劳动解放社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俄国境内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1883年9月25日由Г.В.普列汉诺夫、В.И.查苏利奇、П.Б.阿克雪里罗得、Л.Г.捷依奇、B.H.伊格纳托夫等人在日内瓦创立。宗旨其宗旨为在俄国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批判民粹主义,深入研究俄国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先后翻译、出版马克思和恩格斯多种著作,秘密运回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