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昏恋是什么意思

黄昏恋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857 更新时间:2024/2/15 2:59:06

黄昏恋,此词一般是指那些丧偶的老年人再次结婚或者是寻找自己的属于老年人的爱情的行为。黄昏恋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青春时代未解决好个人问题,到中年遇到合适的才谈恋爱;另一种是中老年丧偶或离婚后再成家进行的恋爱。

依法维权

再婚自由

“现在的年轻人都崇尚自由恋爱,为什么他们对老年人的再婚选择却那么不理解?”现住贵阳市的钱姨无奈地说,作为老年人,都想堂堂正正地重新组织家庭,但诸多障碍让他们对再婚望而却步。

夫妻双双白头偕老,仅仅是良好祝愿而已。各种原因形成的老年单身,带来了人之情的“黄昏恋”。但是,也出现了本流行于时尚青年的“未婚同居”。“黄昏恋”未婚同居,是值得重视认真对待的社会现象。

再婚合法

单身老人再婚,本来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黄昏恋”未婚同居,实质是消极性的维权方式。细分有两种:一种是子女因为财产阻婚而引起的。如今有的子女一见老人再婚,往往不是先为老年人幸福晚年着想,而是只想到老人的财产上,生怕肥水流入外人田,因此而阻挠老人再婚,老人合法结婚的路子走不通,只好搞既成事实的未婚同居;一种是迫于世俗型观念压力而引起的。比如,担心自己年龄一大把了,特别是高龄老人,儿孙满堂,家庭和睦,因情投意产生了“黄昏恋”,公开婚姻登记吧,怕人笑话“老不正经”,因此悄悄地未婚同居。

既然老年再婚是婚姻法赋的合法权益,就不必消极地屈服而未婚同居,而应理直气壮地依法积极维权。

或通过对子女教育疏导依法维权的方式。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使子女明白这样的道理:“少年夫妻老来伴”,老有所乐,老年人“黄昏恋”也是图个知己相互依托,再孝顺的子女也各有事业,总不能整天守着老人。随着中国的老龄化,单身老人的空窠孤独已经是一个现实问题。总体上虽然是老少共融、代际和谐。

但是,老年人与年轻人在一起,生活习惯、社交圈、饮食要求等也有所不同,哪种传统的几世同堂,总会闹出一些不愉快的事来。要打消子女们“只顾金钱,不顾亲情”的杂念。子女与老人关系融洽了,遗产是少不了的。作为子女为了报答老人的养育之恩,还是开明一点好。财富靠自己去挣,别盯着那点财产不放。

或采取自我心理调节依法维权的方式。老人在再婚上的种种顾虑也大有不必。这有什么,婚姻法对老人再婚又没有年龄上限。单身“黄昏恋”合情、合理、合法,有的高龄老人还到网上征婚呢。如今,新的婚姻登记手续也简化了,如果爱面子就悄悄登记,有个合法手续,把办婚宴的钱用于旅游风光一把。再说合情不合法的未婚同居,日后万一有个变化,反会引来很多说不明、理不清的纠纷。未婚同居也不受法律认可,依据国家婚姻法,规范婚姻登记,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实施,也是社会明的体现。

或采用法律渠道依法维权方式。对少数“只顾金钱,不顾亲情”无理阻挠老年再婚的子女,只好打上法庭,告他个违法干涉婚姻自由的恶名。如果闹僵了,可以依法剥夺子女对遗产的继承权。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4亿,而且以年平均3.2%的速度增长,我国成为典型的“未富先老”的老年型社会。全国人大已把维权“黄昏恋”列入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老年人“黄昏恋”,老年再婚,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黄昏恋”不要“羞答答的玫瑰悄悄地开”,要“妹妹(哥哥)大胆地前走”!

问题分析

1、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丧偶的中老年羞于再恋爱成家。

2、克服阻碍黄昏恋的不良心理因素。

(1)“看破红尘”不愿再恋。一般发生在多年夫妻或家庭感情不和睦的丧偶者身上。他们对再婚已无兴趣,甚至厌恶婚姻生活,希望一个人了此残生,就是子女帮其找老伴也不愿意。

(2)怕子女干涉。

(3)“对比效应”影响再恋成婚。丧偶中老年人在再次恋爱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拿眼前的对象与过去的老伴相比,而且总是觉得不如过去的老伴好,因而迟迟下不了决心。

(4)怕社会偏见影响恋爱。

(5)因财产和经济原因,对再恋顾虑重重。中老年再婚,一般都有一些财产和金钱,结合后,二人的财产与金钱的处理,是一个很敏感而现实的问题,许多中老年人在再次恋爱时,都是因这一具体问题谈不好而告吹的。特别是农村中老年人,这些问题的处理更为敏感和突出。

处理方法

对于黄昏恋的心理障碍克服:

1、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要因有一次婚姻挫折而抛掉终身的幸福。

2、要做好子女的工作,子女应该体贴老人,理解老人。要知道,再孝顺的子女,也不及伴侣的照顾周到。

3、要消除消极的对比效应,多看到新伴侣的优点和长处,尽快缩短与新伴侣的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

4、社会要理解老人,关心老人。中老年人丧偶后,如能情投意合再组建幸福家庭,是一件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减少社会问题的大好事,应予支持。

5、进入黄昏恋的中老年人,在财产方面,如双方子女无干预思想,两人又情投意合,共同使用并无妨。否则,可采取现在进行的婚前财产登记手续,做到所有权分明、共同使用。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里瓦几亚条约》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1871年5月(清同治十年四月),沙俄借阿古柏侵略中国新疆而出现的边疆危机,悍然出兵侵占伊犁地区,并由此向周边渗透。清政府击败阿古柏后,于1878年(光绪四年)派出使俄国钦差大臣崇厚于光绪四年(1878)十二月初八日抵达圣彼得堡。三日后开始与俄谈判。签约过程俄国内部对是否交还伊犁,意见不一,直到光绪

  • 牙套的种类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牙套是用来矫正牙齿整齐度的工具,在牙齿矫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戴牙套不影响个人正常生活。矫正过后可拆除,带牙套易引发塞牙、牙周疾病等问题。类型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牙套已经发展到很多方便和美观的技术了。可以分为:普通钢牙套、舌侧牙套(隐形牙套)、陶瓷牙套、无托槽牙套、自锁牙套(钢自锁、陶瓷自锁),还

  • 1459年9月23日:布洛希思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布洛希思之役(Battle of Blore Heath),又称布洛尔荒原战役,是蔷薇战争中的第一场主要战役,爆发于1459年9月23日,斯塔福德郡的布洛希思。这场战役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一次,但已为英国的内战揭幕。部署1459年9月23日,约克公爵在英格兰西北部登陆。同行的还有他的妻子和四个儿子,爱德

  • 2005年9月23日:白方礼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白方礼(此姓名是户口本上的正确写法,“白芳礼”属于错别字)(1913年6月17日—2005年9月23日),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白贾村人。从1987年开始,白方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蹬三轮近20年,35万善款,圆了三百多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2005年

  • 1939年9月23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然后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189

  • 1991年9月23日:包玉刚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包玉刚(1918年11月10日-1991年9月23日),名起然,浙江宁波人。华人世界船王。早年入上海中兴学堂,后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37年辍学,供职中央信托局衡阳办事处,任中国工矿银行衡阳分行副经理,未几,任中国工矿银行重庆分行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1946年任副总经理

  • 1215年9月23日:孛儿只斤·忽必烈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族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

  • 1740年9月23日:后樱町天皇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后樱町天皇(ごさくらまちてんのう,1740年9月23日—1813年12月24日),日本第八位女天皇,是樱町天皇第二皇女,母亲为女御二条舍子(青绮门院)。名智子,幼名以茶宫,后来又改为绯宫。樱町天皇只有二女一子,其中长女盛子内亲王还没长大便夭折,皇子则是后来的桃园天皇。但桃园天皇才二十二岁便过世,他的

  • 卡诺莎之辱事件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而这位教皇出身于皮鞋手工制作之家,这就是“卡诺莎之辱”。此后,“卡诺莎之辱”在西方世界成为屈辱投降的代名词。起因罗马帝国衰落之后,宗教人员的授权长期掌

  • 卡诺莎之辱事件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卡诺莎城堡位于意大利北部,现今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小城雷焦艾米利亚市。矗立在该城以南18公里亚平宁山北坡的城堡废墟(建于10世纪中叶,13和16世纪遭两次毁坏),早在1878年就被国家收购,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了起来。1077年1月28日,在卡诺莎城堡发生了世界史上堪称绝无仅有的、真实的却比戏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