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磷化氢是什么

磷化氢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19 更新时间:2024/2/29 17:08:03

氢是一种无色、剧毒、易燃的储存于钢瓶内的液化压缩气体,化学式为PH3。该气体比空气重,在金属磷化物产生磷化氢气体时带有乙炔味或者大蒜味或者腐鱼味。如果遇到痕量其它磷的氢化物如乙磷化氢,会引起自燃。磷化氢按照高毒性且自燃的气体处理。吸入磷化氢会对心脏、呼吸系统、肾、肠胃、经系统肝脏造成影响。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性状:纯净的磷化氢气体是无色无味的,但在金属磷化物产生磷化氢气体时常带有乙炔味或者大蒜味或者腐鱼味。

临界温度:324 K

临界压力:64.6 atm

生成热:ΔHfΘ=+9.6 kJ/mol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活泼

1、能与氧气剧烈反应,生成磷酸;与大部分卤素反应,生成五卤化磷,三卤化磷的混合产物及氢卤酸。

2、通过灼热金属块生成磷化物,放出氢气:。

3、与铜、银、金及他们的盐类反应。

4、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1.79%(26 g/m3)。空气中含痕量P2H4可自燃,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生爆炸。

5、高于500℃分解为磷和氢。

6、PH3具有强还原性,能还原多种金属化合物,如与CuSO4溶液作用生成Cu3P,与AgNO3溶液作用生成Ag等。

许多非金属化合物也能被PH3还原,如浓H2SO4被还原为S和SO2。

7、在盐酸中,PH3能和甲醛反应:,产物被用作棉织物的防火剂。

8、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弱碱性且碱性弱于氨。

注意:由于在元素氢化物中,周期四、五族氢写在后(如CH4,NH3),六七主族写在前(如H2O,HF),是习惯的写法,所以磷化氢写成PH3而不是H3P!

危害

毒理

磷化氢为吸收当快的剧毒气体,主要由呼吸道吸入中毒。空气中浓度若达到1390mg/m3。可使人迅速死亡。误服磷化钙、磷化铝、磷化锌后,可水解生成磷化氢,由肠道吸收中毒。磷化氢吸收后,除对呼吸道及胃肠道有局部刺激及腐蚀作用外,很快经过血液分布到肝、肾、脾等处,1h后可遍及全身,并由尿出,少量经肺呼出。

磷化氢作用于细胞酶,影响细胞代谢,使其内窒息。故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肝、肾均受影响,以中枢神经系统受害最重、最早。

急性中毒

(1)潜伏期:一般在24h内,多数在1-3h,偶至2-3d。

(2)轻度中毒:鼻咽干燥、咳嗽、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头痛、失眠、乏力、低热、窦性心动过速等。

(3)中度中毒:除述症状加重外,并可出现嗜睡、轻度意识障碍,抽描、肌束震颤、呼吸困难、肝损害、轻度心肌损害。

(4)重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患者并可出现惊厥、昏迷、休克、肺水肿、呼吸衰竭、明显心肌损害等有关症状。

慢性中毒

患者可有似磷中毒样症状,如骨、齿的损伤,贫血及神经系统障碍。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64年10月8日:池田菊苗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池田菊苗(1864年10月8日—1936年5月3日),日本化学家,出生于京都,曾留学欧洲,东京帝国大学教授。1908年,他发现海带的味道源自谷氨酸钠,谷氨酸盐能产生鲜味(甘)的感觉,其后他取得味精的专利,成立“味之素”。1913年任日本化学学会会长。味精的发现1908年的一天,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池田

  • 234年10月8日:诸葛亮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

  • 科学家发现金星可能存在生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金星,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距离太阳0.725天文单位。公转周期是224.71地球日。金星被包裹在一层厚厚的有毒大气中,这使得其表面热量无法散发,大气中,二氧化碳最多,占97%以上。时常降落巨大的具有腐蚀性的酸雨。金星表面温度高达500℃,是太阳系最热的行星,大气压

  • 1874年10月9日:世界邮政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邮政日是万国邮政联盟的世界性邮政纪念日,为每年的10月9日。为了广泛地宣传邮政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万国邮政联盟在1969年召开的第16届代表大会上通过决议,将每年10月9日定为“万国邮联日”,并要求各会员从1974年起,于每年的“万国邮联日”组织各种宣传和纪念活动。在1

  • 1967年10月9日:切·格瓦拉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切·格瓦拉(Che Guevara,1928年6月14日~1967年10月9日),生于阿根廷,阿根廷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医师、作家、游击队队长、军事理论家、国际政治家及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切·格瓦拉是古巴共产党、古巴共和国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1959年起任古巴政府高级领导人,1

  • 1941年10月9日: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第二次长沙会战(又称第二次长沙战役,日本称长沙作战),指抗日战争期间,以中国第九战区为主的部队在湖南省长沙地区对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次防御战役。为打击中国第9战区主力,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日军第11军在湘北岳阳以南地区集结了第3、第4、第6、第40师团和4个旅团,总兵力达12万余人,向中国军队展开

  • 1974年10月9日:奥斯卡·辛德勒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奥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1908年4月28日~1974年10月9日),德国商人、间谍、纳粹党成员。他拯救犹太人是利用了德国战争经济组织机构中的某些错误。利用德国的战争,诱逼德国人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在这充满了杀戮与硝烟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同时保护了1100名左右犹太

  • 开普勒超新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开普勒超新星是以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名字命名的。开普勒超新星也是400年来最后一颗只靠肉眼就可以观测到的超新星。开普勒超新星距离地球大约1.3万光年,是银河系内最近超新星发生爆炸的代表。简介开普勒是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学生,他追随老师的足迹找寻超新星,他也发现了一颗超新星。1604年10月,开

  • 斯摩棱斯克战争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斯摩棱斯克战争(1632年–1634年)是一起发生在波兰立陶宛联邦和沙俄之间的武装冲突。1632年10月,沙俄为了重夺曾经是俄罗斯属地的斯摩棱斯克而发起了这场战争。虽然在这次战争里的各场小战役中,双方互有胜负,但最终俄军主力部队在1634年2月投降并签署了波尔亚诺夫卡条约。条约中俄罗斯承认波兰立陶宛

  • 条顿战争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条顿战争(亦称为“大战”)是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联军与条顿骑士团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从1409年持续至1411年。此次战争的导火索是萨莫吉希亚起义,随后条顿骑士团于1409年8月入侵波兰,战争正式开始。因为战争双方都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在罗马人民的国王文策尔一世的斡旋下,双方达成为期九个月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