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88年9月18日:香港轻铁通车

1988年9月18日:香港轻铁通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16 更新时间:2023/12/5 23:53:18

轻铁(Light Rail;通车时称轻便铁路,后来改称九广轻铁,最后改为现时名称)是香港的一条轻型铁路系统,行驶于新界西北部的屯门及元朗。轻铁由九广铁路公司拥有,于2007年12月2日两铁合并起,租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营运。

轻铁的代表颜色,两铁合并前为橙色,而合并后则因为东涌线颜色相近而改为泥黄色;过去属九广铁路系统。

历史

兴建

早于1970年代发展屯门新市镇的时候,香港政府便已预留空位以兴建铁路。直至1982年,政府邀请拥有香港电车有限公司的九龙仓集团,建造及营运铁路系统,但最终表示无意意建造。于是政府及后又邀请了当时刚成立的九广铁路公司建造铁路系统,该公司最终于1984年中,决定接手建设运营。最终,九广铁路公司批出轻便铁路第一期系统合约予澳大利亚礼顿城市运输集团,轻便铁路系统便于1985年7月14日正式动工。

轻铁原本订于1988年8月8日通车,但由于在同年3月至7月25日期间轻铁试车时,发生18宗有人伤亡的交通意外,涉及途人及道路上的其他交通工具,被政府下令禁止试车,轻铁亦赶不上在8月8日通车。

通车初期

轻铁系统(第1期)最终于1988年9月18日正式通车,通车时政府所制定有关于轻铁专区的法例亦正式生效。通车初期的多数路段均于屯门区,只有一条路段沿青山公路通往元朗。路线方面,只有3条路线于屯门区内行走,路线覆盖部分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而九铁亦购置70辆电动列车,再于1991年增购30辆(其中10辆没有设置驾驶室,只可被前方有驾驶室的列车拖着走动,故又称拖卡),而再于1997年增购20辆(详见“使用车辆”一节)。

1993年6月1日,政府取消部分限制,来往屯门至市区及元朗至市区的巴士路线增设区内的便宜分段收费,轻铁及区内巴士路线开始有限度的竞争。轻铁专区的条款已在2006年10月完全终止(其原因乃由于九巴和城巴已于1988至2003年期间开设多个通往港岛和九龙区巴士线,但两巴均无意增设区内路线)

后期扩展

屯门支线(第二期发展路线)

轻铁系统的第一次伸延的支线位于屯门的东北部及南部。令轻铁服务更多居民。这是1986年香港轻铁系统扩展研究发表报告后,首批落实的支线。3段支线分别连接:(屯门码头至友爱)、(友爱至三圣)及(市中心至屯门东北),并于1989年11月动工,1992年2月全线通车

市中心至屯门东北

从兆康伸延,经一条横跨屯门河的高架桥,沿青山公路向南前进,最终再经过一条高架桥,接回位于屯门市中心北面的路轨。设有5个车站(杯渡、福堂、新墟、景峰及凤地)。1992年2月2日第二期所有新支线通车后,共有3条轻铁路线需要重新安排:

505线延长至三圣。

506线改以友爱为终点站。

507线延长至屯门码头。

开设新路线614线,来往屯门码头至元朗(途经屯门南部及屯门东北新支线路段并取代611线)。

天水围支线(第三期发展路线)

第2次的兴建支线则位于天水围新市镇。天水围本来只是一片渔塘,但于1980年代起被开发为新市镇。由于人口增长,加上发展商长江实业在天水围发展大型私人屋苑嘉湖山庄,对交通需求亦随之增加。轻铁决定于青山公路主线塘坊村站附近的灰沙围,兴建一条新支线通往天水围。兴建路线为1986年轻铁系统扩展报告中建议的天水围第一段及第二段全长2.1公里,共有4个车站(坑尾村站、天耀站、乐湖站及天瑞站),连接区内的主要屋苑。天水围支线于1989年11月5日动工,1993年1月10日通车。

除此之外,分别有2条新路线投入服务,包括来往元朗总站(721线,来往天瑞至元朗总站),及来往屯门的722线(天瑞至兆康,后来与612重组成720线)。

youyu天水围迅速发展,轻铁进一步拓展天水围支线。在天水围东北面的市中心,加建一条全长约800米的路轨。

兴建路线为1986年轻铁系统扩展报告中建议的天水围第3段。设有1个车站(翠湖站)及1个总站(天水围总站)。该支线于1993年3月动工,1995年3月26日通车,720及721线于同日延长至天水围总站。

天水围支线(第四期发展路线)

这次是轻铁第三次扩展系统,同样位于天水围新市镇。并与“天水围预留区支线”同时动工兴建。天水围第四期支线是扩展在第3期发展路线中尚未提供轻铁服务的地区兴建新支线。兴建路线为1986年轻铁系统扩展报告中建议的天水围第四段。全长1.7公里。主要定线在天城路及天福路,连接天荣站及与天耀路交汇。共有3个车站(银座站、天湖站及天慈站)及1个西铁交汇站(天水围站),连接区内的主要屋苑。而天城路及天福路之交汇处为一段架空路轨,其支线及车站皆建于地面。

天水围预留区支线

在1990年代,天水围的发展一向都在天华路以南。到了接近2000年,便向天华路以北继续扩展,在建设的同时,同样地亦预留了位置给予轻铁系统的未来发展。2000年以后,天华路以北主要屋邨亦相继竣工并有市民入住。随着北部居民人口大幅增长。轻铁决定在预留空间兴建一条新支线。长2.7公里,共有6个车站(颂富站、天富站、天恒站、湿地公园站、天秀站及天悦站)及1个总站(天逸站)。其中天华路及天瑞路交汇处一段为架空路轨及一个架空车站。

天水围第四期支线及天水围预留区支线同时在西铁通车前(2003年12月7日)通车。通车当天轻铁路线随即重组及改走新支线路段。720线改为751线,并改经天水围、天荣、颂富等站,以天逸为天水围端总站。721线改为761线,并改经颂富、湿地公园、天悦等站,以天荣为天水围端总站。在繁忙时间亦加开短途线761P来往元朗及天逸。

2003年12月17日,加开新路线701线天水围南循环线,从天水围站出发,以单向途经天慈、天荣、翠湖、天耀等站,最后返回天水围站。2004年4月9日,加开新路线706天水围循环线,以701线的相反方向行走,不同的是706线服务范围扩展至天水围北。2004年8月22日,加开新路线705天水围循环线,取代701线,服务范围扩展至天水围北。并加开短途线751P线,在繁忙时间来往天逸及天水围站。2006年10月9日,加强761P线为全日服务,取代761线。

退居转车地位

对于屯门及元朗的居民而言,轻铁系统一直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直至西铁线(当时称为西铁)于2003年12月20日通车后,其地位才有所变动。九铁公司把轻铁重新定位,使之成为于区内接驳西铁的交通工具。是次变动不单把路线重组,亦于天水围新市镇内再新增两段支线及11个车站,使天水围的轻铁网络形成两个环,自成一国。虽然这次变动相当大,可是九铁公司以未符合成本效益为理由,没有添置新车卡,使轻铁车队在繁忙时间“应接不暇”,受到天水围居民指摘。而不少其他地区的车厢都被调往天水围应付需求,有拖卡的列车减少,车厢更见供不应求及挤迫。

两铁合并

2007年12月2日,九广铁路系统与香港地铁系统合并为港铁。轻铁所受的影响相对轻微,只有车站及车厢标志被更换,至于车费、转乘规则等暂时都维持不变,而附例则转为香港铁路(西北铁路)附例(英:Mass Transit Railway(Northwest Railway)By-Laws)。虽然合并带来铁路车费减免,但轻铁系统并不包括在内,因而在区内受到居民指摘,而2008年9月28日提供的学生乘车优惠则例外。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合肥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孙权在位时期,曾多次出兵北伐,发动两次合肥之战,意图由此进攻曹魏,双方各有胜负。孙权最终还是未达成预定目标。嘉禾六年(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曹魏,自立为燕王。赤乌二年(239年),孙权派羊衜等远征辽东,但公孙渊已于此前为司马懿攻

  • 夷陵之战的战争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

  • 赤壁之战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

  • 襄樊之战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中,关羽先是围困襄阳、樊城。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援樊城,却遭遇了因为暴雨而导致的“汉水溢流,害民人”的天灾,以致于水淹七军。关羽趁机

  • 石亭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三国时期,魏、吴两国对江淮地区进行激烈的争夺,都伺机寻歼对方主力。公元228年,吴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曹休中计,率军10万向皖(故治今安徽潜山),与另外两路魏军同时深入吴地。孙权率军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派陆逊、朱桓

  • 罗斯威尔飞碟坠毁事件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罗斯威尔事件(Roswell UFO incident)是指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威尔市1947年发生的飞碟坠毁事件。美国军方对外单方面宣称坠落物为实验性高空监控气球的残骸。因该计划(Project Mogul)当时尚属绝密而没有当即公开细节;而许多民间UFO爱好者及阴谋论者则认为坠落物确为外星飞船,

  • 天池水怪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天池水怪”据目击者描述出现于中国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国最深的湖泊,也是吉林与朝鲜的交界之处。而最深的湖泊与长白山特殊的政治地位更为天池水怪添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出现记录1980年的10月9号的《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天池怪兽目击记”的文章,其大概内容是作者在1980年

  • 克柔龙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克柔龙(属名:Kronosaurus)又名克诺龙、长头龙,是种海生爬行动物,属于蛇颈龙目的上龙亚目,上龙类的明显特征是短而粗厚的颈部。克柔龙是以希腊神话中泰坦巨神中的克罗诺斯为名。生物学史克柔龙得名于希腊神话里的泰坦,宇宙统治者克罗诺斯。克柔龙,海生爬行动物的一种,是上龙的一个分支,而上龙又是蛇颈龙

  • 赛里木湖水怪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赛里木湖水怪的颜色呈白色,整体形状象一只倒扣于水面上的帆船底部,整体长度约四米左右,距湖岸边有四公里的距离,水怪高出水面部分大约有二三米的样子。专家猜测是大红鱼学名罗鲑(Huchotaimen),是在淡水中生活的凶猛的冷水性名贵鱼种,它以鱼类为食,成年时体重可达70公斤,体型很大,因其身体在一定条件

  • 第七感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第七感,意为对时间的灵敏感觉,也是心理上的时间感,即人的意识拥有基于过去的记忆,来模拟未来、分析未来的功能。并非佛教瑜伽行派所讲的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意为“我执”,但其“执取为我”的功能里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感。它是一种未经科学证实的理论。时间觉大多数的人都知道,人有5种感觉:视觉、听觉、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