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94年9月17日:中日黄海海战

1894年9月17日:中日黄海海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907 更新时间:2024/2/11 23:50:37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大事年表

1894年9月16日,北洋水师抵达鸭绿江口的大东沟。部分舰艇担任警戒,其10艘主力舰在口外12海里的大鹿岛东南下锚。

1894年9月17日8时,运兵船卸载完毕。

9时,北洋水师舰队起航“巳时操”。

10时23分,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发现因使用劣质煤而冒出大量黑煤烟的北洋水师。发出信号“东北方发现三艘以上敌舰”。

11时30分,北洋水师镇远舰桅楼上的哨兵发现日本舰队。

12时05分,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先,以吉野号为首,本队在后,呈单纵阵,接近北洋水师。

12时20分,北洋水师在行进中由双纵阵改为横阵,旗舰定远位于中央,其余各舰在其左、右依次展开,舰队呈楔形梯队。但北洋舰队初衷是排成紧凑的夹缝雁行阵,而实际则排成松散横阵,类似“人”字形。原因有三种猜测,一种是北洋海军各舰传令兵传递命令发生错误;一种是部分北洋海军将领怯战而缩于阵后;而最接近事实的猜测是,计划位于阵型两翼的战舰(济远,广甲,超勇,扬威)基本为航速缓慢的老舰,却需要航行最远距离达到两侧。在没来得及完成阵型部署的情况下,战斗已经打响。

鸭绿江口外海,大鹿岛海域,集中了两国几乎全部主力舰艇。

12时50分,双方舰队相距5300米,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首先开炮。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距北洋水师5000米处即向左转弯,航向北洋水师右翼。联合舰队航向北洋水师右翼,冒险将舰队暴露于北洋水师阵前。

12时53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开始发炮还击。定远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炮火所毁(一说因战船老朽发炮时震塌飞桥),在飞桥上督战的丁汝昌身负重伤。

从此时起,北洋水师各舰除能随定远进退之外,已经失去了指挥。

13时左右,第一游击队炮击北洋水师右翼超勇、扬威两舰。

13时20分,北洋水师超勇、扬威起火。联合舰队本队航速较慢的比睿、扶桑、赤城成为北洋水师的打击目标。比睿、赤城受重伤。第一游击队左转,回救两舰。本队右转,形成夹击阵势。

14时20分,日舰西京丸中弹起火退出战场。北洋水师超勇沉没,扬威重伤驶离战场搁浅(有记载被济远撞沉于浅海)。

14时30分,北洋水师平远号命中日舰松岛(法制的日本战舰松岛号,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也被其所伤并引起火灾,暂时退避。15时04分,北洋水师旗舰定远中弹起火。

15时20分,第一游击队集中打击北洋水师突前的致远号。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沉没。济远、广甲在致远沉没后,径直驶回旅顺(广甲在途中触礁搁浅,之后丁汝昌先后派遣济远号、金龙号拖船前往牵引,均未成功,于是就地将其炸毁)[1]。北洋水师已无法保持战斗队形。

15时30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被击中,并引起堆积在甲板上的弹药爆炸。

16时10分,北洋水师靖远、来远受伤,退向大鹿岛。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发出了“各舰随意运动”信号。

17时左右,北洋水师靖远、来远经抢修恢复战斗力。靖远代替旗舰升起队旗,收拢各舰。

17时30分,北洋水师经远(管带林永升)沉没。联合舰队发出“停止战斗”的信号,脱离战斗。

战争结果

战果分析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约800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伤亡239人。

黄海海战以后,北洋水师退回旅顺、威海,“避战保船”不再出战,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双方损失

在沉没的舰只中,超勇、扬威均系老舰,吨位小,战斗力弱,其沉没对北洋舰队的实力影响不大。但致远、经远两艘巡洋舰的沉没,确是很大的损失,对北洋舰队的战斗力是很大的削弱。关于日本联合舰队所受的损失,有清人声称“据日人自称,极鲜极微。

殊不知日舰归航之时,尽作伪之能事,将被弹之孔,用涂色帆布加以隐藏,今外人无从见其受伤。”实际上,日舰受创十分严重。旗舰松岛被打得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吉野甲板舱面设备被炮火扫地以尽,仅剩一具躯壳,赤城、比睿两舰皆受重伤,西京丸几乎被击沉。其余舰只受创颇重。北洋舰队受伤各舰,海战后不到一个月即告修复,而日本旗舰松岛,由于损伤过重,直到11月尚未修复。

因此,不得不以八重山弥其缺;并改桥立为旗舰以代松岛。可见,日本未沉各舰有不少已失去战斗力。双方损失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舰队主力定远、镇远两铁甲舰犹在,其余各舰经修整后仍可任战。舰队尚拥有与敌作战能力,并非一败涂地,不可收拾。日本损失确较北洋舰队为轻,但舰队所受创伤也相当严重。

从战略意图看,此次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倾巢出动,其目的是为了寻求与北洋舰队主力决战,以实现其“聚歼清国舰队于黄海”,夺取制海权的侵略野心。但海战的结果,日本并未达到目的。北洋舰队的任务主要是为运送陆军的船队护航。由于北洋舰队进行了五个多小时的奋勇抵抗,赢得了时间,援朝陆军得以乘间安全登陆,完成了护航任务。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烧纸钱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烧纸又称烧纸钱,指供人焚化以敬神佛的纸钱,中国民间信俗之一。焚化纸钱等以敬神佛。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烧纸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大部分仍在沿用。来历一据说,古代有位秀才,名叫辛孝堂。家里非常穷,母亲去世后连副棺材都买不起,只好把尸体停放在家中。有一次,一位好友问他,为什么不把母亲的尸体埋

  • 天问一号多久到火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天问一号是中国的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称,该名称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

  • 司马光与阿云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一些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北宋熙宁初年发生了一起“阿云案”之争。“阿云案”的具体经过,《宋史•许遵传》有记载:“初,云许嫁未行,嫌婿陋,伺其寝田舍,怀刀斫之,十余创,不能杀,断其一指。吏求盗弗得,疑云所为,执而诘之,欲加讯掠,乃吐实。遵按云纳采之日,母服未除,应以凡人论,谳于朝。有司当为谋杀已伤,

  • 锦鲤的特征及品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Cyprinidae),全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形态特征锦鲤体格健美、色彩艳丽、花纹多变、泳姿雄然,具极高的观赏和饲养价

  • 沉香木的形成原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沉香木是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白木香干燥木质结油部分,是一种木材、香料和中药。沉香木植物树心部位当受到外伤或真红油菌感染刺激后,会大量分泌树脂帮助愈合,过程中产生浓郁香气的组织物。这些部分因为密度很大,能沉入水下,又被称为“沉水香”。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沉香木是珍贵的香料,被用作燃烧

  • 人类集体失踪事件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1999年7月2日,在中美洲的哥伦比亚约有一百多名圣教徒,到阿尔里斯山的山顶去朝拜。这伙圣教徒相信1999年8月“世界末日”来临,他们上山去祈祷上帝的拯救。谁知这伙教徒上山以后再没有下来,就此失踪了。据国外多家新闻媒体报道:1999年7月2日,在中美洲的哥伦比亚约有一百多名圣教徒,到阿尔里斯山的山顶

  • 奇楠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奇楠,是沉香的中的一种,即伽南香,沉香的别名。清代查慎行《与陈漳浦莘学话旧》诗:“山租输海贝,市舶贱迦楠。”是极品沉香中的极品,古代称为琼脂,比之沉香更加温软。通常在一大块极品沉香料子中,只有可能有非常小的一部分才能算得上是奇楠,极其珍贵。“奇楠”是从梵语翻译的词,唐代的佛经中常写为“多伽罗”,后来

  • 沉香木和沉香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有很多新手们觉得沉香就是沉香木,沉香木就是沉香,这是完全错误的说话,沉香跟沉香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先说一下沉香木,沉香木是指沉香的宿主,是一般的瑞香科乔木树这种树有些地方直接叫沉香树,有些地方叫风树这种树生长在亚热带,成长速度快,密度低,一般毫无经济价值,一般用来做中药或者造假的不法商贩用来泡药

  • 1857年9月17日:齐奥尔科夫斯基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康斯坦丁·爱德华多维奇·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年(丁巳年)9月17日-1935年(乙亥年)9月19日),苏联科学家,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是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被称为航天之父。他最先论证了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制造人造地球卫星和近地轨道站的可能性,指出发展宇航和制造火箭的

  • 1739年9月17日:约翰·拉特利奇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约翰·拉特利奇(John Rutledge,1739年9月17日—1800年7月23日),南卡罗来纳及美国政治家、律师,《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起草和签署人之一,美国开国元勋,《独立宣言》签署后南卡罗来纳州第一任州长,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法律生涯约翰·拉特利奇曾在伦敦学习法律并从律师业,后返回南卡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