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重宝函有什么设计理念

八重宝函有什么设计理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953 更新时间:2024/2/19 17:30:17

八重宝函做工精细、造型优美,世所罕见。刻凿在四周壁面上的殊、如来造型,正是佛教密宗内蕴的深刻表现,是密宗文化艺术史的一幅剪影。八重宝函的设计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佛道设计,是唐代佛教文物的珍品。

器以载道的设计理念

所谓器以载道, 是指一个实体器物蕴藏了抽象的精神文化, 使客观存在的“器”逐渐由实用过渡到艺术化、精神化的领域, 并赋其生命力和文化。

器以载道的传统设计理念在八重宝函的设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宝函本是一种具有盛装、保护功能的实用器物, 但它作为宗教信物舍利的包装,便成为佛教“传法”的“传声筒”, 成为一种具有等级象征性的礼器。

八重宝函由八个方形盒子和最中心存放舍利的底座组合而成,共为九层,每个盒子的造型结构和装饰极为相似,其形体大小依次递减, 可以以嵌套的方式存在,也可以按一定规律有次序地陈列,这一造型特点充分体现了宝函设计者的别具匠心,也象征了中国传统的“礼”文化。

在中国,器物历来就有“明贵贱, 辨等列”的功能, 权贵们将礼器视为显示自己权力和地位的标志物。据《礼记》记载, 天子用九鼎, 卿大夫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体现了中国丰富的伦理意识和严格的等级观念礼仪。

传统设计文化中的“文与质”

墨子曾提出:“食必饱, 然后求美;衣必常暖, 然后求丽;居必常安, 然后求乐。为可长, 行可久, 先质而后文。” 人要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后才能去追求美丽、享受欢乐。对于一件器物来说, 它存在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其最基本的实用功能, 然后才是装饰与美观。若一味地追求外表的装饰而忽视其本质, 这个器物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宝函作为佛法的载体, 首要的任务是装载、保护信物。因此,设计者利用矩形体的虚实空间来发挥其盛装舍利的功能,并以层层叠加的形式加强对舍利的保护,并产生一种凝重的神秘感,表现出舍利的尊贵与神圣的同时,令人们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与敬畏感。宝函作为守护“佛法”的使者,不但要承担保护舍利的职责,也要发挥审美和宣传功能, 宣传佛教的教理。而佛教的教理的宣传正是通过宝函千变万化的、华丽的外表及其造型纹饰来传达的,将抽象的佛法理念通过具象的载体转达给人们。这无不是形式与内容、文与质相统一的体现。

传统设计文化中的以“文”载道

在此所说的“文”主要是针对器物上的纹饰图案而言。自古以来,在中国传统设计中,通常运用各种赋有寓意的纹样对器物进行装饰。在题材上,多为消灾避邪、求吉祈福的纹样, 大都具有强烈的象征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表达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和情感; 在装饰手法上,多采用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形式追求圆满、完整、延续、对称、稳重的装饰美。如多种果实组成的装饰纹样含有丰收之意, 蝙蝠纹样象征幸福长寿等。这些纹样不仅仅是美化的表现手法, 也成为“道”的载体。

宝函作为佛教的“传声筒”, 其盒壁四周上的纹饰不单是为了观赏, 更多地寄寓了佛教悲悯人生的宗教理想。宝函上所采用的纹饰图案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蕴含着极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内涵, 如大日如来、六臂如意轮音等诸佛菩萨形象,以及中国传统题材的龙、凤、鸳鸯、菩提树、莲花、华盖等纹饰相融交叉地出现于宝函盒壁之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图画。

然而这一切并非为纹饰而纹饰, 在一定程度上, 这些纹饰的运用都是为了服从宗教的宣传和政权统治的需要, 成为传“道”的窗口。如第四重宝函的正面为六臂如意轮观音图, 左侧为药师如来图, 右侧为弥陀佛图, 背面为大日如来图, 外壁凿有如来及观音画像等, 所有的纹饰都被染上了神秘的宗教色彩, 无不是佛教密宗内涵的深刻表现。它以客观的装饰纹样反映了人们祈求永恒幸福、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等主观意识和心理感受。宝函就是通过器壁装饰语言的外在形式将佛教密宗的内涵有效地传递给人们, 人们在接收这些符号后, 产生共鸣, 形成信仰行为。

器物设计属于物质文化现象,是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孕育那个时代的器物设计;一个时期或地域的器物, 无论是它的造型还是纹饰等都能反映出那一时期或地域的文化面貌。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永久中立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永久中立国,是指根据国际条约或国际承认,在对外关系中承担永久中立义务的国家。永久中立国是具有特殊地位的主权国家,因而也是特殊的国际法主体。其为根据条约或单方发表的宣言,不论在平时或战时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在世界近二百个国家中,已有7个宣布为永久中立,并得到国际上的普遍承认,分别是瑞士、奥地利、瑞

  • 玉佣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金缕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国河南、江苏、河北、安徽、山东。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金缕玉衣就是《盗墓笔记》中鲁殇王用来保持肉身千年不坏,在不断的蜕皮中愈发年轻,最终复活的玉佣原型。简介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

  • 金缕玉衣是什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金缕玉衣是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金缕玉衣是用玉片、金丝做成的,一件玉衣至少耗费上千片玉片,在玉片上还要雕刻花纹,奢侈至极。由于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有非常严格的制工艺要求,汉代的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 东园”。这里的工匠对大量的玉片进行选料、钻孔、抛光

  • 2020年9月18日:温斯顿·格鲁姆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温斯顿·格鲁姆(Winston Groom,1944年-2020年9月18日),生前居住在纽约长岛和阿拉巴马州,美国著名编剧、作家。代表作有《阿甘正传》和《As summers die(消逝的夏日)》、《美国西部史:1846-1847》、《在生命之上飞行:王牌飞行员锻造史》等。2020年9月18日,

  • 冀州之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冀州之战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轩辕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十五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部落猷长,三十七岁登上天子位。轩辕黄帝,一生共历经52战。在炎帝后期,黄帝于乱世起兵,以德号召天下,战败炎帝于阪泉,代炎帝为天子,后又战胜蚩尤于涿鹿之野,结束了远古战争,统一了中华民族

  • 金缕玉衣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我国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缕玉衣墓只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整件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1968年,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轰动了世界。解

  • 2020年9月17日:李铎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李铎(1930年4月19日-2020年9月17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毕业于信阳步兵学校,中国著名书法家、军人。历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铎认为学习书法须崇尚传统,一生临帖不辍,

  • 麒麟竭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麒麟竭是《盗墓笔记》中的物品。麒麟竭就是麒麟血凝结成的血块,是一味非常名贵的中药,不过它却不是真正的麒麟的血,而是一种植物的汁液,这种植物叫做麒麟血藤,又名血蛇藤,一般在比较南边的地方才有。简介我国广东、台湾一带生长的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其叶为羽状复叶,小叶为线状披针形,上有3条纵行的脉。果实卵球形

  • 蛇眉铜鱼有原型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蛇眉铜鱼出现在“南派三叔”的代表作《盗墓笔记》,指一般在清真大寺里放着的阵物,汪藏海的信物。而蛇眉铜鱼的原型据分析可能是双鱼玉佩和青铜鱼的结合物品。双鱼玉佩双鱼玉佩是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今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及驸马合葬墓出土的玉佩,为白玉圆雕,用阴线刻出眼、腮、腹鳍、尾等细部,双鱼嘴部穿

  • 鸡冠蛇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盗墓笔记》中蛇沼鬼城中的鸡冠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鸡冠蛇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和古籍上记载的一种虚构生物。在中国东部、南部广大地区都有它的传说。需要指出的是,变色树蜥的俗名也叫“鸡冠蛇”。简介中国民间传说认为,鸡冠蛇长有类似公鸡的肉冠,身长尺余,围可数寸,体色不一,可直立上身。该蛇剧毒无比。遍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