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书省的下设机构都有哪些?还有哪些官职

中书省的下设机构都有哪些?还有哪些官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21 更新时间:2024/1/16 6:40:50

中书令

西汉年间中书,乃归属于内廷宦官机构,负责在皇帝书房整理宫内文库档案,与皇帝有频繁接触的机会,其主官称中书令。史家司马迁中年以后,因曾身受腐刑,并学识过人等原因任此要职。

曹魏后,宫内图书的整理逐渐不拘于宦官,也起用士人,从而演化成可以讨论政策的研究机构,其主官阶高者称中书监,次者称中书令。如西晋的中书监荀勖和中书令和峤。

隋唐早期,任中书令为中书省之长官,属于宰相职。隋朝因为隋文帝的父亲名叫杨忠,为忠避讳,改中书令为内史令,中书省为内史省。自唐太宗始,用其他官员以参议朝政等名义担任实际的相职。到了武周时期,改中书令为“内史”,中书省为“凤阁”。

其后演化至未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不是真宰相,不能主导全国政务。由此,中书令与侍中、尚书令、尚书仆射等三省官职转变成不实际总理政务的虚位,其功能大用于给重臣加官阶。五代十国、宋与之同。

元朝世祖忽必烈统治中国之后,恢复了中书令宰相的职权,但权限则大为扩充至地方行省。明洪武年间,中书令即当朝宰相。后由于胡惟庸案,原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的机构中书省及中书令一职皆遭撤销,权归皇帝。

明成祖以后,明、清朝内虽无相职,但有所谓“首辅”或内阁大学士等职接连替代中书令原有的角色,清朝中堂一词即由此衍生而来。惟与前期相较,内阁大学士等要职皆不复宰相威信。

中书侍郎

中书侍郎,中书省的副官,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

中书侍郎在汉朝开始设置,称之为中书郎,魏晋时称之为通事郎。南北朝时,正式称为中书侍郎,设置四人。隋朝改名内史侍郎,隋炀帝设置二人。内史令空缺时,内史侍郎开始参与朝政。唐朝改回中书侍郎(7世纪60年代称西台侍郎,武周时期称内史侍郎、凤阁侍郎,开元初期称紫微侍郎)。唐代宗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真正的宰相,常常以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首席宰相。宋神宗元丰改制,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宰相。南宋复置参知政事,废除中书侍郎。元代中书省的副官称为中书丞相,明太祖废除。

中书舍人

“舍人”之名始见于《周礼·地官》,本是君王或贵族的亲近属官。《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舍人,亲近左右之通称也。”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至南朝梁去通事之名,改称中书舍人。中书舍人仅次于侍郎,掌呈进章奏、撰作诏诰、委任出使之事,历朝权责不一。隋炀帝时曾改称内书舍人,武则天称帝时中书省改称为凤阁,中书舍人即凤阁舍人。西台舍人,唐时置六人,择其中资历深者一人为“承旨”。宋初亦设此官,但无实权,另置知制诰及直舍人院起草诏令。明清内阁亦设有中书舍人,其职仅为缮写文书,职权大不如前朝。《新唐书·百官志二》:“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掌侍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皆起草进画。”

其他官职

主书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有令史二十五人,书令史五十人,能书四人,蕃书译语十人,乘驿二十人,传制十人,亭长十八人,掌固二十四人,装制敕匠一人,脩补制敕匠五十人,掌函、掌案各二十人。

右散骑常侍二人,右谏议大夫四人,右补阙六人,右拾遗六人,掌如门下省。

起居舍人二人,从六品上。掌脩记言之史,录制诰德音,如记事之制,季终以授国史。有楷书手四人,典二人。

通事舍人十六人,从六品上。掌朝见引纳、殿庭通奏。凡近臣入侍、文武就列,则导其进退,而赞其拜起、出入之节。

标签: 中书省君主制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鲁隐公是怎么继位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鲁隐公,春秋,历史解密

    鲁孝公在位二十七年,死后其子弗湟继位,就是鲁惠公。鲁惠公继位后,知道秦国用天子之礼祭祀天帝,鲁惠公于是也向周平王申请,周平王不同意。鲁惠公很生气,就故意用天子之礼祭天,周平王也不敢过问。鲁惠公的正妻无子,而他的妾声子生儿子息。息长大后,鲁惠公为息娶宋国之女。宋女来到鲁国后,惠公见她长得漂亮就将宋女作

  • 为什么说与司马师争权的下场,司马昭会承担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你们知道为什么说与司马师争权的下场,司马昭会承担不起,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曹操的位置谁来坐?于是乎曹丕、曹植这对兄弟,就展开了“光芒万丈”的“竞争”。最终曹丕技高一筹取得了胜利。可惜经此争斗后,曹丕就对曹植忌惮太深,若非老妈出面,他真敢把曹植杀掉。因此许多人都言,曹魏之所以会被司马家取代,祸根就埋在“

  • 戴思恭的传扬丹溪学说是怎么样的?他有着怎样的医学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戴思恭,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戴思恭被朝廷征为正八品御医,授予了“迪功郎”的官职。由于他治病疗效特别好,明太祖朱元璋非常看重他。戴思恭曾为晋王治愈了肢瘫的病症。但后来,朱元璋第三子晋恭王因旧病复发而死。朱元璋大怒,逮捕了王府的御医,要将他们治罪杀死。戴思恭上前从容进言道:“我曾经为晋王治过病,

  • 冷兵器时代,步兵是怎么对付骑兵的?只需把握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骑兵,商朝,历史解密

    早在商代,就有持枪的“骑士”出现。骑兵的出现给步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骑兵的战场机动性很强,往往可以做到出其不意。在西方,亚历山大大帝就利用步兵正面顶,骑兵背后冲击的做法,打下了囊括希腊到印度河的一大片疆土。其次,马镫的出现赋予了骑兵强大的冲击力。训练不佳的步兵面对成千上万的骑兵冲锋,会被吓得丢

  • 陈叔宝下跪宠妃张丽华,是真爱还是昏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叔宝,南北朝,历史解密

    在封建的时代,皇帝的地位都是不能够被否认的。在当时,皇帝就是天下最尊贵的人,但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历史非常的悠久,所以在这个时期就有很多的搞笑的事情。今天我们讲的这件事情,我还是觉得算一件大事了。毕竟作为一个国家最高的领导者,给自己的妾跪下了两次。哎,大家是不是也是一脸懵逼,那么你们好奇这是为什么吗?这

  • 九锡究竟是什么东西 为何得到的人几乎都选择篡位称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九锡,皇帝,历史解密

    西汉末年,王莽被汉平帝刘衎赐九锡,之后便篡位称帝,建立新朝;东汉末年,曹操被汉献帝刘协赐九锡,之后其子曹丕便篡位称帝;曹魏末年,司马懿、司马昭父子都被曹魏皇帝赐九锡,之后他们的子孙司马炎便篡位称帝。后来的很多权臣,也被皇帝赐九锡,然后篡位称帝。那么“九锡”是什么东西?为何多数被赐予九锡的人都篡位称帝

  • 韦昌辉残杀杨秀清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韦昌辉,杨秀清,历史解密

    天京事变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北王韦昌辉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残杀了东王杨秀清及东王府部属2万多人,血洗南京城。此后又有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被杀,以及翼王石达开出走,和太平天国主力分道扬镳等事件。这一系列的事件,不仅仅让太平天国的军队实力大受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太平天国整个神权体系坍塌,政权制度混乱

  • 黄金家族:元朝建立后狭义上黄金家族指,托雷甚至忽必烈一系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黄金家族,元朝,历史解密

    “黄金家族”,广义上指成吉思汗时所列尼伦蒙古几乎涵盖一半以上的蒙古人,甚至还包括一部分中亚北亚各民族的部落,这些统统都是黄金家族。元朝建立后狭义上黄金家族指,托雷甚至忽必烈一系后裔,成吉思汗的其他后代都不能算。元末留在中原部分的黄金家族融入汉族。逃至漠北部分的黄金家族至瓦剌也先时“凡故元头目苗裔无不

  • 太平公主为何会迷恋一个骗子和尚?佛门之地竟成污秽之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周迅版如果要评比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公主,太平公主一定是一位热门人选。武则天为生下了四男二女,长女还在襁褓中就做了政治的牺牲品,所以,太平公主是父母唯一的女儿,真正的掌上明珠。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代,太平公主却享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她聪明,睿智,富有心计。更难得的是,太平公主还享有婚姻自主权,她

  • 严党徐党斗得你死我活,嘉靖为什么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嘉靖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嘉靖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嘉靖是个有性格的人,也是个有趣的皇帝。将近20年不上朝,只是坐在深宫里冷眼旁观,任凭朝中大臣斗得你死我活。“昏庸的嘉靖”不需要做什么,只把那些大臣牢牢的攥在手中就好。严嵩总揽朝政后好像就成了名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