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皇冠上的珍珠是从哪里弄来的?

清朝皇冠上的珍珠是从哪里弄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449 更新时间:2024/1/17 0:37:55

珍珠,是软体动物珍珠贝、珠母贝体内因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一种珠粒,从古到今一直被视为一种十分名贵的装饰品,被称为“有机宝石”。在古代由于没有人工养殖技术,珍珠全部来自于野外采集,更加显得弥足珍贵。历代帝将相、达官贵人,都对珍珠趋之若鹜。清朝皇帝对于珍珠的爱好尤为强烈,在他们的皇冠上,珍珠是必备之品。

不仅清朝皇帝喜欢用珍珠,后宫妃嫔、王公贵族,都会把珍珠作为配饰装点之物,而且还建立起一套严密系统的佩规程。《东北三宝经济史》记载,皇帝上朝时的朝冠上,最多可装饰珍珠37颗,玉带上装饰小珍珠132颗。皇后的朝冠上最多可装饰珍珠98颗。亲王一级的帽子上为10颗,郡王为8颗,伯爵为2颗,一品大员为1颗,二品以下非经特许不准使用。因此仅从珍珠的配饰数量上就可区分爵位官职高低,“以多少分等秩”。

不过,清朝皇帝皇冠上的珍珠,与普通珍珠大有不同。他们所用的珍珠称为“东珠”,其特点是体型硕大,晶莹光洁,色彩斑斓,尤其有一种“色若淡金者”,最为名贵罕见,是皇帝的禁脔。之所以称为“东珠”,是以其产地而言。在古代珍珠根据产地分为两大门类,一类是广西合浦一带的海水珍珠,称为“南珠”,一类是东北一带的淡水珍珠,称为“东珠”或“北珠”。

有一种说法“东珠不如南珠”,其实随着历史朝代变迁,对于珍珠的喜好习惯也在不断变化。清朝皇帝起家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对于东北老家的很多特产都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喜好,即使入关后也没有更改。在他们眼中,“东珠”的地位是独一无二、不可撼动的。

清朝入关后不久,就于顺治四年在关外设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位置在如今的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这个名字很绕口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实际上相当于清朝皇帝御用品的采办机构,专门在关外采集置办辽参、貂皮、蜂蜜、东珠、松子等东北名贵土产。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有一个分支部门名叫“珠轩”,专职采办东珠。珠轩下辖几十个小队,每队由十三四个至三十多个“珠丁”或称“珠户”组成。随着东珠需求量日益扩大,珠轩编制不断扩,到乾隆年间,珠轩下辖小队已经多达65个,珠丁达到一千多人。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还给珠轩配备大小船只300多艘。每年四月开始,到八月底结束,将近半年的采办期内,几十个小队分别奔赴黑龙江流域、松花江等流域的各条河流中,采集东珠。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东巡盛京,于八月初到达吉林,视察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

八月十二,乾隆兴致勃勃地来到松花江畔,想亲眼看看他帽子上那些东珠的来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不敢怠慢,在松花江组织珠丁进行了一次采集东珠演示。乾隆看后,不由触目惊心,深为感慨,现场写了一首诗《采珠行》。

原诗主要内容如下:“我来各欲献其技,水寒冰肌非所论,艉艧荡浆深处,长绳投石牵船唇。入水取蚌载以至,剖划片片光如银。三色七彩亦时有,百难获一称奇珍。命罢旋教行赏赉,不览安识真艰辛”。当时已是农历八月中,东北寒意渐生,江水冰刺骨。珠丁们把系着大石块的长绳索抛入水中,然后顺着绳索潜入水底,一手抓牢绳索以免被冲走,一手捞取珍珠蚌。

把珍珠蚌从河底捞上来之后,还要现场剖开检验有无珍珠,运气好的话可能会捞到“三色七彩”的珍品,如果运气不好,则可能“百不获一”。乾隆看到珍珠原来是来自水深流急的江河之底,靠珠丁们冒着生命危险采集而来,感慨万千,当场重赏他们,连连感叹“真艰辛”,才知道东珠的来历是真不容易。可见为了满足古代皇帝们的穷奢极欲,普通百姓要遭受怎样的苦难。

标签: 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一大户公子不顾世俗和妹妹成亲,生下一儿子遗臭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但是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大户公子就不顾世俗的眼光与自己的妹妹成亲,而且还生下了一个儿子,但是这个而在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是很好。他就是李鸿章。李鸿章是今天的主人公李文安和他的妹妹生下的孩子,说是李文安的妹妹,但其实李文安和他没有血缘关系,这个妹妹是李文安的父亲在大街上捡的,因为妹妹有天花,在古代天花是不

  • 古代大理国是一个 什么样的王朝 大理国是怎么成为最佛系的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大理国,历史解密

    对古代大理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大理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大理国为什么会成为最佛系的王朝?我们曾经在某些文学作品当中,看到过大理国的身影。其实,在历史上大理国曾经是真实存在的,就在我国的西南部,大理国的疆域囊括了贵州、云南、四川和缅甸、越南的部分地区。但是,历史上的大理

  • 费祎是刘备留给刘禅的栋梁之才,可惜却惨遭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费祎,三国,历史解密

    要是问蜀国的第一功臣是谁,那肯定是诸葛亮无疑了,是他陪着蜀国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青壮年”。诸葛亮在世时一直想继续壮大蜀国,他想带领蜀国克复中原、恢复汉室,可惜诸葛亮也是凡夫俗子,同样也逃不过生老病死。诸葛亮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身死于“五丈原”,诸葛亮的死对蜀国来说就是天

  • 令人羡慕的4对名人夫妻:爱情成了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郁达夫,王映霞,民国,历史解密

    冰心与吴文藻。吴文藻赞美冰心“是一位新思想旧道德兼备的完人”。她的婚恋观,如宗教般神圣;而他自己也不失表明,“爱了一个人,即永久不改变”,即“为不朽的爱了”。朱自清与夫人陈竹隐。陈竹隐写的《忆朱自清》一文中,陈竹隐写了她与朱自清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他的身材不高,白白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文雅正气

  • 唐朝兴盛的关键是什么?唐朝为何会在安史之乱后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唐朝为何能如此辉煌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之所以能产生如此的辉煌,得益于其“四大柱石”的出现。但“四大柱石”既是有利因素,也是不利因素。如果统治者通明贤达,则可以成为助力,如果统治者没有利用好,则会成为绊脚石

  • 安东·布鲁克纳的作品有什么风格?作品特色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东·布鲁克纳,奥地利作曲家,历史解密

    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常常是以神秘的、“云状音群”开始的——弦乐声部演奏出安静的震音或者是颤音——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主题旋律的动机或者是呈拱形的旋律线条。即使是在布鲁克纳最短小的作品(比如教堂经文歌)中,音乐所呈现的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发展空间:不仅是因为音乐常常是缓慢的,还因为音乐在流动中有时会停下来,以便

  • 有关于三教九流的版本有多少 这些版本分别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教九流,道教,历史解密

    “……有卖狗皮膏药的,有卖跌打药的,摆地摊的,算命的,等等,纯粹是个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的自由市场。”这是从某篇文章中截取的一段话,但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老百姓对“三教九流”的看法。提到“三教九流”,人们都联想到旧社会闯荡江湖,从事一些不是很正当的行业的人。其实,这是受明清白话小说的影响,把一个中性词误

  • 曹操借给刘备五万兵马,为何刘备没有归还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三国时代,能够有资格算得上是曹操真正对手的人并不多,但几乎大半辈子被人追着打的刘备绝对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个。曹操奠定了魏国基础,刘备建立了西蜀,而孙权也成为了吴国的开国皇帝。然而刘备也一度是曹操的好友,两人也有过一段的“蜜月期”,双方曾在许都有过交集。青梅煮酒就是他们之间的一次有名的聚会,而也正是这

  • 古代每个朝代规定女子出嫁的时间是在几岁 为什么结婚那么早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唐朝,历史解密

    现在的人都流行三十岁左右结婚,似乎这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气、一种潮流,人人都在追赶。现在的人普遍结婚年龄都迟。北上广这些地方更甚,三十岁以后结婚的一抓一大把。且对于那些未成年就结婚生孩子的,大家都会说:年龄太小就结婚,对风气社会的不好。但是如果放在古代的话,十几岁结婚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春秋战国时期:古

  • 柳如是到底是个怎样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柳如是,明朝,历史解密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任你是才情多少,嫁给了一个不会审时度势,没有骨气的男子都会被气伤了身。唐有韦后虽是个争强好胜的,可敌不过自己丈夫窝囊,看不清形势,不等天家降旨,就吓得自己要解决了自己,要不是韦后劝住了,丈夫又哪里有坐上龙椅的机会。这更早选错丈夫的案例就要说我们柳如是,这位身居“八艳”之首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