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出现过非常多的乱世 为什么三国乱世会那么出名呢

古代出现过非常多的乱世 为什么三国乱世会那么出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781 更新时间:2023/12/8 13:22:04

中国古代出现过非常多的乱世。比如楚汉相争、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不过,要说最出名,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显然没有一个乱世能超过三国。

有人可能会说,三国时期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有一部对三国进行了虚构加工的《三国演义》,后世又出现了很多以三国为题材的戏曲、电影、游戏等等。因为小说、戏曲、电影、游戏的广泛推广,因此三国时期才变得非常有名。

(游戏中的三国人物)

不过,这个说法有些本末倒置了,正是因为三国非常出名,为人所津津乐道,小说、戏曲这些文艺作品才去表现它。而南北朝、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表现它的文艺作品就比较少。

那么,为什么三国那么有名?为什么人们那么爱说三国的话题呢?

很多人觉得,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文才武将都有极高的水平。这个话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三国时期出现的人才确实非常多。君王层面上,曹操、刘备孙权的成功都让人敬佩,并且他们几乎很少有乱政行为,以及比较负面的东西。文臣方面,无论是诸葛亮郭嘉,还是司马懿等人,他们的心理学都足够扎实,计谋策略都能在古代兵法中找到佐证。武将方面,作战场面也很阔大,战争的含金量也比较高。总之,虽然我们没有亲历战场,但是我们在读史书的时候,确实能够在里面看到足够的人类智慧的精华。

不过,之所以我们产生这样的认识,很可能是《三国演义》给予了我们先入为主的印象。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先看《三国演义》,再看《三国志》《魏略》《华阳国志》《晋书》等这样的正史。我们在看正史的时候,自觉不自觉的,《三国演义》以及相关的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会影响我们对正史中实际人物的判断。

同时,无论是文韬武略,其实不同的朝代,我们是没办法对比的。我们不能说关羽的武功就比李存孝的高,也不能说周瑜指挥作战的水平,就比李存勖高。因为不在同一个时代,根本就没办法对比。所以,从人才的能力来说明三国为什么比其它乱世更出名,显然是不够有说服力的。

(周瑜)

那么,为什么三国时期被大家广泛谈论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是这是一个讲“道义”的时代。而且,当时的人都拥护这种“道义”,“道义”所产生的强大的正能量,贯穿在三国时期始终。

怎么来理解这个话呢?

比如说,曹操在当时有一个被大家所诟病的东西,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家都骂他,说他“名为汉臣,实为汉贼”。他的政敌都拿这个来攻击他。刘备、孙权也以这个来证明自己的正当性,以及曹操的虚伪性。

而曹操自己也很不服,他也多次讲这件事。他还专门写了一个《让县自明本志令》来为自己辩解。他说,并不是我一定要霸着丞相之位不让出来。如果没有我当丞相,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称王称霸,国家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除了写这样的文章,他还在《短歌行》中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

其实,如果在其它乱世,这样的事情是不可想象的。比如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如果哪个军阀的实力足够强大以后,他必然会推翻自己的主人,自己做大当皇帝。而且所用的手段都非常残忍,都是赤裸裸的杀戮。为什么曹操不这样,三国不这样,就是因为那时候虽然是乱世,可是“道义”还存在。

(诸葛亮)

再比如诸葛亮。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以后,已经实际上掌控了整个蜀国的军政大权。而且满朝文武,包括军队之中,都是诸葛亮的人。如果诸葛亮想要取代刘禅,自己当皇帝,估计反对的人也不会很多。但是诸葛亮并不这样做。为了避免别人说他是权臣,避免别人评价他独断专行,当李严谎称粮草押运无法到位的时候,虽然诸葛亮明知李严说的是假话,他依然撤兵了。也就是说,宁愿北伐不成功,也不能闹不团结。诸葛亮追求的是什么,就是“道义”。

三国时期,最不讲“道义”的人,前期恐怕就是董卓,后期就是司马家族。董卓不讲“道义”,因此天下对他群起而攻之。司马家族不讲“道义”,但是他们也没有贸然地夺位,而是经营了三代才获得皇位。由此可见,“道义”对他们依然是有约束力的。

正因为三国时期有“道义”这样的正能量,因此才被后世广泛关注,在各种文艺作品中表现,而三国也变得越来越有名。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晋书》等)

标签: 三国乱世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乐不思蜀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乐不思蜀(汉语成语)乐不思蜀(lè bù sī shǔ),蜀:三国时期的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渊追谥)刘禅。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乐不思蜀的故事主人公是谁?刘阿斗成语

  • 大清灭亡的时候满人排队剪辫子 为何汉人却宁死不剪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满人,历史解密

    清末灭亡后汉人为什么不剪辫子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清灭亡的时候,满人排队剪辫子,而汉人则宁死不剪。这件事常常会被人认为是汉人愚昧。(剃发易服)为什么呢?因为大清入主中原之前,汉人是束发的。大清入主中原之后,为了使汉人驯服,才下达了“留发不留

  • 曹操的妃子卞氏是卖艺之人,,她怎么认识曹操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后妃是中国古代妇女中一批特殊的人物,久居深宫的他们,悲剧命运却也是他们抹不掉的生命底色。在后宫中,最不缺少的就是年轻貌美的女子,在他们之中,也不乏有些美女诡计多端。除了当下热播的电视剧中的后妃,又有哪些妃子是我们不为人知的呢?卞氏是三国时期魏王曹操的王皇后,曹操大家都很熟悉,然而他的妃子大家却是不清

  • 面对士兵及百姓高呼万岁的情况,北宋官员张咏是如何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面对士兵及百姓高呼万岁的情况,北宋官员张咏是如何解决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自郭威以契丹人南下为由,于澶州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后周以后,这似乎就给未来留下了不好的风气及隐患。仅仅不到十年,曾经郭威的老班底赵匡胤,便动了歪心思。同样,他以契丹南下为由,巧妙地令朝廷将他派遣北上

  • 历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国之一:夜郎古国的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夜郎古国,汉朝,历史解密

    夜郎国之所以具有这么大的知名度,也仅仅是因为司马迁《史记》非常简短的文字叙述。在《史记·西南夷列传》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故事梗概为: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后,为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于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达今云南的滇国,再无法西进。大约在战国时代,夜郎已是雄踞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

  • 二战后,美军出兵过哪些国家?美国为什么要对这些国家出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美军,二战,历史解密

    二战后美军出兵过约15个国家,它们分别是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阿富汗、科索沃、索马里、南斯拉夫、巴拿马、伊朗、格林纳达、越南、老挝、古巴、多米尼加、朝鲜等国,其中出兵朝鲜、伊拉克、阿富汗最为让世人熟悉。1950年6月25日朝鲜在苏联的默许下,决定南下进攻美国扶持的“韩国”,进而统一整个朝鲜半岛。然

  • 鄫国: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国,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鄫国,周朝,历史解密

    鄫国(缯国),为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国,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历夏、商、周,存世时间约2000年,于鲁襄公6年(前567年)灭于莒。鄫国从建至灭,曾多次迁国。始封地名为今河南省方城县北,终地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文峰山东部向城镇境内。鄫国灭後,太子巫逃至鲁,其後代为纪念故国以国名“鄫”为

  • 殖民主义:强国用各种手段使落后国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侵略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殖民主义,英国,历史解密

    殖民主义是强国用各种侵略手段使落后国家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侵略政策。近代的即资本主义的殖民主义,始于15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海盗式的劫掠。17—18世纪,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使一系列落后国家不同程度地丧失独立地位,成为其依附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

  • 周朝诸侯国:莒国的历史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莒国,周朝,历史解密

    莒国,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 ,建国于公元前1046年,建国君主是己兹舆期,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叙述:"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吴"。齐桓公为公子时,曾到莒国避难,留下"勿忘在莒"的典故。公元前431年莒国为楚国所灭,但是莒国的全境后来为齐国占领。《汉书·地理

  • 乾隆身为皇帝就不知道和珅贪污吗 乾隆为何不自己动手杀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和珅,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珅与乾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很多人都知道我国历史中的第一大贪官非和珅莫属,和珅在朝为官三十余年,被乾隆皇帝宠爱三十年。从最开始的清官慢慢的一步一步沦落到满清第一贪,身为皇帝的乾隆难道不知道吗?这个肯定是知道的,但为何乾隆知道和珅贪污而不动和珅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看:和珅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