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的成功不简单,他背后有谁的支持?

司马懿的成功不简单,他背后有谁的支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14 更新时间:2023/12/30 13:48:38

魏晋禅代对于整个三国时代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从某种层面上看,它影响了之后几百年的华夏文明政治格局,而这仅仅是它所带来的直接影响。

如果将因此而来间接的文化和思想影响计算进去,那么魏晋禅代的意义则更加难以估量,也正是因为如此,主导此次事件的司马家族,也有了相当程度的知名度。当然这里说的前提指的是并不去讨论道德层面的定义,因为如果从道德层面入手,司马家族则会变得臭名昭著,在几乎违反了所处时代几乎所有的基本处世准则后,他们终于获得了整个帝国的支配权。

但是当今天的我们重新翻开这段历史时,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细节,那就是除了司马懿父子以外,司马家族有一个身影也在其中若隐若现,但非常奇怪的是,他却成为了司马家族中极少数没有在之后的历史评价中背负上骂名而遗臭万年,反而有着比较普遍赞誉的成员,这个人就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

司马孚字叔达,是司马懿的三弟。实际上司马懿兄弟八人早在汉献帝时代就已经大名远扬。汉末的政坛流行对于人物的品鉴和赏析,而司马兄弟作为大族司马氏的青年才俊力量,自然也少不了大量名士为他们的声望背书,所谓的“司马八达”,也就因此诞生了。然而实际上真正出仕魏国且对政治上影响力比较巨大的,也只有司马懿和司马孚两人。

跟哥哥司马懿不同的是,司马孚没有装病拒绝曹操的出仕命令,最开始也并没有在曹操手下从事具体的政治谋划和参与具体的政务,而是直接接受曹植的征辟,成为了曹植手下的文学掾。

这个职位有点类似于私人秘书和助力的职能,主要负责帮助曹植起草一些个人的命令和诏书,不过这并不代表司马孚没有实际的权力,史书记载司马孚经常去主动劝告曹植让曹植收敛自己的行为,不要把自己文人的气息表现出来。

当然我们都知道以曹植的性格这些话基本都当作了耳旁风,但是很耐人寻味的是,每次即使不接受司马孚的劝告,曹植也能非常罕见地跟司马孚道歉解释清楚。从这里或许我们能得到两点结论,第一司马孚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否则他没必要去冒着得罪领导的危险指出领导行为的错误,第二点司马孚是个情商很高的人,能让自己的顶头上司接受自己的观点而不至于翻脸不认人,须知曹植并不是一个嘻嘻哈哈的老好人,而是一个会为了一己之怒直接动手杀人的情绪化官二代,能在曹植手下安稳的工作这么久,而且没有收到任何的排挤和打击,司马孚已经表现出了自己非同寻常的水平。

曹操在人生的后期,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了接班人问题的考虑上,排除掉战争贩子曹彰,真正有能力也有资格继承曹操位置的,就只有曹丕和曹植。也许有这么一个可能,在司马懿积极为曹丕谋划未来而最终得到曹丕信任成为所谓的亲信“四友”之时,司马孚在曹植手下,也做着相同的事情。

司马家族作为一个跟随东汉王朝统治而延续多年的世家大族,鸡蛋不装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他们是清楚的,也是非常明晰的。司马懿和司马孚作为最杰出的两个人才,分别投靠到敌对的两个继承候选者阵营,更大的可能实际上也是为了家族存续考虑。大概也正因如此,司马懿和司马孚可能也一直保持着比较紧密的联络,无论最终谁辅助的对象得势,对于对方来说都会有恃无恐的生存下去,最多是改换门庭而已。

最终比较善于伪装和掩饰自己的曹丕更胜一筹,成为了魏王太子,此时的司马孚也被哥哥所推荐成为了曹丕的中庶子,跟哥哥一起开始辅佐曹丕,而在曹操病死后的整个曹丕时代,司马孚也是不温不火的平稳上升,由此或许也可以验证我们的猜测,司马孚那段辅佐曹植的经历,并没有对他的仕途产生过什么致命性的影响,曹丕依然信任他,而在哥哥身边的司马孚,所扮演的也是一个存在感不强却不可获取的辅助角色,此时的他或许已经明白了,这个角色将一直延续到他未来的人生中,很难改变。

曹丕不仅没有继承曹操的军事政治才能,同时也没有继承父亲的长寿(汉代能活到六十岁以上已经是高寿了),公元226年,曹丕驾崩,时年二十二岁的曹叡继位。司马懿作为曹丕的亲信兼好友,成为辅政大臣,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掌握了更多的实际权力。

二十二岁的曹叡对父亲给自己的留下的人才有着非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并不想让这些人跟自己分享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另一方面,母亲的死和父亲的常年冷落又让他很缺少安全感,通过对大臣们的笼络和有限信任,曹叡渴望从他们身上获得一定的回报。

这个时候司马孚进入了他的眼睛,一方面司马孚是司马懿的弟弟,曹叡对他相对了解,另一方面司马孚跟曹丕的关系远远没有司马懿跟曹丕亲近,一旦提拔司马孚,不会让其产生“是看在先帝的面子”上这种感怀他人的心理,而是会更好的控制在自己手中,让他成为自己的亲信。正是基于这个原则,曹叡在先给司马孚戴上一顶“得到司马懿兄弟二人,我还有啥可担心”的高帽之后,任命他成为度支尚书,掌握国家的财政。

在这个位置上司马孚干得得心应手,此时的司马懿因为处理了孟达叛乱事件得到了曹叡的有限重用,被调往西北地区抵抗诸葛亮的北伐,而司马孚也利用自己度支尚书的身份为司马懿提供了各种便利,例如利用关中地区屯田,进行不同部队的修整和调换等等。

司马懿对抗诸葛亮的最终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司马懿采取了固守不战的措施和杰出的军事能力,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司马孚在背后的支持和努力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司马懿在整个曹魏政权的网络和人际关系远远没有后人想象的这么和谐,无论是曹魏元老重臣还是夏侯氏亲族对于司马懿的态度一直是非常谨慎和值得玩味的,魏明帝在某一次咨询重臣陈矫对于司马懿的看法是,陈矫就曾经说过:司马懿是风评一时的名臣,但是能不能托付社稷国家,我就不知道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司马孚的支持,司马懿在西北战场上,不能说一定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但至少也会增添很多困难。

不过事情在公元234年后发生了变化,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司马懿依靠龟缩政策所获得的兵权再也没有了适合的理由把控。曹叡本来对于司马懿就不够信任,刚好借由蜀汉停止北伐的缘由将司马懿调回到国内。然而司马孚的位置却没有受到影响,很明显对于曹叡来说,司马孚才是自己人。不过此时的曹叡也不会想到,自己跟父亲曹丕一样,也只剩下五年的寿命了。

公元239年,在诸葛亮死后以为高枕无忧的曹叡病入膏肓,也许再给他几年生命,魏国的历史进程会大不相同?然而历史无法假设,此时的曹叡不得不如多年前的父亲般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事。

然而曹叡的环境远远不及自己的父亲,最大的问题在于曹叡并没有自己的成年子嗣,他的三个亲生儿子和一个养子都先于他早早离世,只有一个养子曹芳时年七岁,这种情况下所能选择的辅政大臣毫无疑问的要慎之又慎。

因为曹丕时代就一以贯之的压制宗室政策作祟,曹叡能够依赖的宗室重臣非常之少,而司马懿的身份又很特殊,他既是先帝曹丕的辅政大臣,又立下了赫赫军功,甚至在曹叡驾崩前的一年平定了辽东公孙渊之乱。

此时曹叡托孤的对象已经不是他想不想,而是能不能有其他人的问题,于是乎,曹叡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选择了自己并不信任的司马懿,而他或许也希望赌一把,毕竟对面就是另一个托孤重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辅佐曹芳,也许司马懿也会如此呢?他让曹芳抱住司马懿的脖子,司马懿也连连恸哭,表示自己一定不会辜负曹叡的期待,成为一个忠臣,曹叡在难以体会的心境中去世了。

而此时的司马孚,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从容不迫的履行职责,或许司马孚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他没有什么过人的才智,但是每一件交给他的事情,他都会办得滴水不漏,把一切细节都处理好,而这种才能也会在未来决定他,乃至于司马家的命运。

标签: 司马懿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帝醉酒后开玩笑说要废掉爱妃,妃子便将他活活闷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曜,东晋,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司马曜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中国古代,皇帝虽然至高无上并拥有对所有臣民的生杀予夺之权,但同时却又是一个风险系数极高的职位,因为各种原因被杀的有很多,比例大约占皇帝总数的30%多。在这些由于各种原因被杀的皇帝中,晋孝武帝

  •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最早拍于1994年,到目前为止已经25年,即使如此直到如今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依旧非常火爆,在2010年还拍了新三国,为何三国话题如此火呢?如果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绝对不少了电视剧中主角儿的光环,要说三国演义之中谁是主角儿?不用多说刘备绝对是实力主角之一。或许说到这里,不少人会提出,

  • 中国出路费送日本女人回国,没想过的是日本战败后,日本女人都不愿回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日本,中国,历史解密

    翻开中国近代史,总是不禁悲愤交加,因为中国总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直到抗日战争的结束,中国才终于正式赢得了一场战争。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靠着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获得的。战争对开战双方都是巨大的伤害,可以说是双败的买卖。当时中国抗战胜利后,国力和人口都遭到了重创,而日本方面也

  • 关于阿莱克桑德雷·梅洛的评价?阿莱克桑德雷·梅洛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阿莱克桑德雷·梅洛,西班牙,历史解密

    西班牙诗人又一次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但阿莱克桑德雷·梅洛的水平确实在“二七一代”诗人里算不上特别出色的,那一代人里加西亚·洛尔加是整个西班牙的骄傲,可惜被暗杀了,豪尔赫·纪廉和阿尔贝蒂也比他好,所以说他的获奖有些侥幸。诗集《毁灭或爱情》获西班牙国家文学奖,使他名声鹊起。他的诗大部分是以个人化的抒情诗

  • 孙策三番被袁术侮辱,为何还屈就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孙策,三国,孙策,历史解密

    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董卓把朝廷整个都搬去长安,留下了洛阳这个空城。那时候孙策的父亲孙坚在井底发现了皇帝的传国玉玺。并把它私吞了,直到自己战死沙场,而后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孙策。孙策是孙权的大哥,这个你们应该都知道吧?他开始是在袁术的手下做事的,地位比较卑微。有一次孙策打胜仗回来,正好碰巧赶上袁

  • 商朝灭亡时到底是什么样的 其画面到底有多惨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商朝,纣王,历史解密

    商朝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共历三十一代王,国运600年。始于商王室,商朝最终被武王姬发所灭。我们都知道残暴的商纣王,以及祸国殃民的妲己,他们的所作所为与后来的商朝灭亡有着扯不清的关系,像商朝以后也有很多朝代的君主很残暴,但是他们的残暴行为也没有使这个朝代走向灭亡。所以说商朝到尽

  • 比肩“扬州八怪”的世外高人 :金陵八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金陵八家,清朝,历史解密

    提起“扬州八怪”,常人都知道是清代活跃于扬州的一批画家,而在清朝的江南一带,还有另一批能够与之比肩的画家,这就是“金陵八家”。“金陵八家”这个名字或许对多数人而言都是陌生的,然而他们在绘画上的造诣却并不输于“扬州八怪”。与扬州八怪一样,他们的画风,游离于当时的正统画风之外,以师法五代北方画风与南宋宫

  • 古代最有骨气的皇帝,面对他国侵犯,下旨打到亡国才肯罢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朱元璋对自己的将领从来不容忍,对待外来的侵略更是眼里容不得沙子。明朝成立的初期,北方依然存在一些元朝遗留下来的势力。为了扫除元朝的剩余势力,朱元璋派遣蓝玉将军北上,北元的皇帝差一点就被蓝玉抓了回去。我们今天要说的并不是朱元璋,而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明成祖朱棣。朱棣是四皇子,按理来说是没有资格当皇帝

  • 汉景帝当太子时下了一盘棋,竟导致了后来的一场战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景帝,汉朝,历史解密

    汉景帝在当太子时,竟然背负了一条人命,而正因为这件事,为以后的七国之乱埋下了伏笔。作为养尊处优的太子,他为何会杀人,又为何因为此时引发了一场叛乱?汉景帝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次吴王刘濞带着吴国太子来长安拜谒。皇太子刘启和吴国太子在一起吃饭、下棋,本来相处得非常好,但是谁都没有想到一盘棋竟然引发了命

  • 唐朝名臣张巡是什么人?是千古名将还是衣冠禽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张巡到底是千古名将,还是衣冠禽兽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到张巡,这位唐代的大臣在历史长河中名气并不十分显露,但他曾在“安史之乱”的混乱时期,在睢阳抵挡叛军的攻打,达到数月之久,有效的遏制住了叛军的攻势,为唐朝打赢安史之乱,扭转战争局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在城破以后,张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