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公开宣称汉朝气数已尽,真的是被气糊涂了?

诸葛亮公开宣称汉朝气数已尽,真的是被气糊涂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396 更新时间:2023/12/6 8:24:09

对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诸葛亮对刘备是忠心耿耿的,荆州被关羽弄丢之后,荆州益州两路大军分进合击一统天下的“隆中对”就变成了空中楼阁,诸葛亮使尽浑身解数,也只是为蜀汉或者季汉续命而已。

诸葛亮临终前只指定了两个接班人——他可能已经预料到刘禅会取消丞相制度,也预料到刘家偏安蜀中,被曹魏或孙吴灭掉,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刘备这辈子可谓多灾多难,他打下来的地盘,基本都会很快丢失,那个嘲笑刘备胡子少的儒林校尉张裕更是断言:“刘氏祚(福气、帝位)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当失之。”

刘备杀了张裕,但却没有阻止蜀汉走下坡路,刘备的决策失误,也曾把诸葛亮气得暴跳如雷——章武二年,诸葛亮曾经表示刘备该杀,结果当然是没有杀成,诸葛亮也只能仰天长叹:“汉朝气数休矣!”

这时候我们禁不住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叫嚷要杀刘备,还公开宣称汉朝气数已尽,诸葛亮是被谁气糊涂了?

这个答案很简单,他就是被刘备气糊涂了。

读者诸君都知道,诸葛亮是十分尊敬刘备的,我们甚至可以设想:诸葛亮的“隆中对”应该有许多版本,甚至也曾向亲戚刘表(蔡讽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黄承彦和刘表,刘表是诸葛亮姨丈,蔡瑁是诸葛亮舅丈,刘琮跟诸葛亮夫人黄月英是一个外公)出售,但是刘表不识货,也不大瞧得起这个晚辈,只有刘备慧眼识英雄,给予了诸葛亮完全的信任。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他们之间是鱼水关系,没有诸葛亮,刘备难成大业,没有刘备,诸葛亮也没有施展才能的阵地——国士与枭雄是有本质区别的,说句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话:荀彧荀攸郭嘉诸葛亮等人,综合能力是远不及曹操刘备的。

曹操刘备都是当时顶尖枭雄,他们或者独自作战,或者联手出击,亲自或间接把董卓、吕布、袁绍、袁术、公孙瓒这些枭雄变成了冢中枯骨,青梅酒友变成了一山难容二虎: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刘备是曹操毕生之敌,相比之下,年纪较轻的孙权好像经常被青梅酒友藐视,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细品之下,也会发觉别样的味道。

但就是这个曾经被曹操刘备藐视的孙权,给曹操和刘备都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孙权比曹操刘备少了些英(枭)雄气,但是此人能屈能伸,最擅长背后捅刀子,袭取荆州擒斩关羽,就是孙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杰作。

也不知道孙权是咋想的,夺荆州杀关羽的时候信心满满,刘备大兵压境,他马上慌了手脚,先后向曹丕和刘备低头认错,结果曹丕口惠而实不至不肯帮忙,刘备不依不饶一定要把这个比自己年轻二十多岁的二舅哥的黄胡子拔光。

孙权向曹丕称臣、向刘备求和,这两件事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卷二、卷十四、卷三十二、卷四十七中均有记载,读者诸君可能早就倒背如流,笔者就不在这废话了。

咱们今天要说的,是孙权捅了马蜂窝之后,刘备迫不得已兴兵伐吴,诸葛亮赵云劝说无效,只好留在成都,每天对着送来的战报提心吊胆——庞统法正先后辞世,关羽张飞不幸身亡,赵云魏延脱不开身,刘备身边既没有足智多谋之士,也没有能征惯战之将,这次战役的结果殊难预料。

一提起“诸葛亮反对刘备伐吴”,读者诸君就知道咱们今天的依据是《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志》——《三国志》中反对刘备伐吴的是赵云和秦宓,结果秦宓差点被杀,赵云也没跟刘备出征,这说明刘备是真的生了赵云的气,但是因为赵云功劳大资格老,刘备有气也只能撒在秦宓身上。

话题回到在成都提心吊胆的诸葛亮身上:“且说马良至川,入见孔明,呈上图本而言曰:‘今移营夹江,横占七百里,下四十余屯,皆依溪傍涧,林木茂盛之处。皇上令良将图本来与丞相观之。’孔明看讫,拍案叫苦曰:‘是何人教主上如此下寨?可斩此人!’马良曰:‘皆主上自为,非他人之谋。’孔明叹曰:‘汉朝气数休矣!’”

看《三国志通俗演义》第八十四回这段记载,我们发现诸葛亮已经被气得口不择言了:刘备伐吴并没有带参谋长,行军布阵都是亲力亲为,诸葛亮怎么会不知道这连营七百里是刘备自己的主意?

刘备连营七百里,远远躲在一边看热闹的曹丕都知道这件事不靠谱:“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

曹丕都知道的事情,诸葛亮不能不知道,所以他喊打喊杀,实际是发泄对刘备的不满,也对季汉前途彻底失望了,这才仰天长叹“汉朝气数已尽”。

这时候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刘备在夷陵之战布置失当,就会注定汉朝气数已尽呢?诸葛亮不是无双国士吗?有诸葛亮在,不也照样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吗?

这些问题,其实本文前面已经给出了答案:无双国士与一代枭雄是有本质区别的,刘备和诸葛亮是鱼水关系,更是皮毛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刘备完蛋,诸葛亮也跟着倒霉——事无巨细的诸葛亮知道自己不如果敢刚毅的刘备,争霸天下还得曹操刘备孙权那样的霸气枭雄。

刘备年过六旬,已经有点老糊涂,开始听不进逆耳忠言,而那个在当阳长坂坡被摔了一下的阿斗刘禅又有点缺弦儿,当然也是指望不上的,所以刘家父子一完蛋,汉朝也就跟着完蛋了。

前一段时间有人提出一个观点,这观点笔者不敢赞同:诸葛亮说的汉朝气数休矣,说的实际是刘家气数已尽,至于刘备集团会不会变成诸葛集团,诸葛集团是兴复汉室还是自立门户,那可就很难说了。

笔者是不敢相信诸葛亮有异心的,如果他有异心,就不会为刘备即将面临的失败而痛心疾首口不择言,而是会像魏延那样口出狂言:“主公虽亡,本相尚在,汉室仍可复兴!”

但是诸葛亮认为刘备战败汉朝气数休矣,也很令人费解:既然汉室不可复兴,诸葛亮为什么还要不死不休地出祁山伐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麻隧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其历史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麻隧之战,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麻隧之战是公元前578年(周简王八年)晋秦争霸战争中,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在秦地麻隧(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击败秦国的作战。战争背景晋国自公元前627年的肴之战之后,霸业受到秦、楚联盟的影响,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地位。因此在晋灵公、晋成公时,霸业中衰,被楚国夺得中原霸主的地位。晋景公继位后,采取了新的战略

  • 上官婉儿天真吗?八面玲珑机关算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且说唐朝武则天女皇,身边有个才女,名叫上官婉儿。十四岁就已精通诗赋韵律,不少达官贵人都仰慕她的才华。因此,上官婉儿十分自负, 对一些送来求教的诗稿, 望也不望一眼,好个才女, 不知自负太过, 反比天真。看剧集有一幕:武则天带领上官婉儿及一班近臣, 路经御花园, 忽见一群白鹅在池塘游曳, 众皆驻足观看

  • 为什么流传千年的上朝工具笏板会被清朝抛弃呢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康熙,历史解密

    在很多讲述古代历史的影视剧中,尤其是关于唐朝、宋朝等历史的剧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文武百官整齐的分列在朝堂两边,每人手中端着一块板子,而且还总是盯着这块板子。但在清朝的史料中,这块木板消失了。官员上朝手里拿的木板学名叫做笏[hù]板,有时候人们也会根据它的材质、用途等把它称为玉板或者朝板。为

  • 袁顗的侄子:袁彖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袁彖,南北朝,历史解密

    袁彖(447年-494年),字伟才,小字史公,陈郡阳夏人,袁颅之侄。南北朝时期官员、诗人,仕宋、梁两朝。历任太子庶子、冠军将军、侍中等,隆昌元年去世,谥号"靖子",袁彖著有文集五卷,收录于《隋书经籍志》中。袁彖字伟才,是陈郡阳夏人。祖父袁洵,曾任吴郡太守。父亲袁觊,曾任武陵太守。袁彖少年时便很有风采

  • 刘备称帝前后,为什么诸葛亮的官职都不是最高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诸葛亮一直出任丞相一直,很多的读者,都认为除了刘备之外,那就应该诸葛亮的官职是最高的。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诸葛亮在刘备活着的时候,官职都不是最高的,这是为何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其实在三国志中,有这样的一个记载,上面说了一个故事,就说出了刘备在称帝之前,诸葛亮的准确地位。“太傅许靖、安汉将

  • 夏朝之前真的还存在着另外一个王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夏朝,王朝,历史解密

    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也是世人广为认可的第一个朝代。虽然至今为止关于它的记载仍然不多,无法彻底佐证它的存在,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怀疑 ,人们还是认为夏朝是真实存在的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

  • 当初让武则天下台的五个人怎么样了 他们都是什么下场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武则天,历史解密

    逼武则天下台的五个人怎么样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长安四年(704年)十二月,80岁的武则天因病避居迎仙宫。武则天的病情很严重。朝堂无主,宰相也难见女皇。迎仙宫中只有张易之、张宗昌侍奉武则天左右,外人不得入内。史载:“则天不豫。张易之与弟昌宗入

  • 邢国:商周时的国家,古称邢(井方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邢国,商朝,历史解密

    商代邢国《史记》《竹书纪年》记载,商代祖乙九年迁都于邢(今邢台市),历祖辛、沃甲、祖丁至南庚,邢为商代的国都长达129年之久,盘庚迁殷后,邢地称作邢(井)方,为商朝重要的畿辅方国。商王武丁时期,邢(井)伯之女妇妌嫁于武丁为后,邢地乃成为邢(井)伯世袭封地,为商朝的肘腋之国,是商国北部屏藩,也是有权参

  • 为什么明朝200多年都没有消除蒙古北元残余的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元,宋朝,历史解密

    蒙古人在草原崛起之后急速扩张,到了忽必烈时代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疆域广袤的庞大帝国。然而忽必烈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其实际控制区域也只有蒙古祖庭和宋金故地。元朝自忽必烈后,政局动荡,到了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就在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起义中被推翻。元顺帝从元大都仓皇北窜,回到了蒙古人的龙兴之地。继续

  • 一说王莽为什么就能想到穿越者 王莽这个头衔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到王莽,一般人都会脱口而出,“穿越者”。当然,以现在的科学认知来看,“穿越”这个事儿还是带有玄学特征的,人们之所以给王莽冠上“穿越者”的头衔,主要是因为他篡夺大汉天下,建立新朝后所进行的改革,和今天的社会制度过于相似,不应该是2000年前的人能有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