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为什么要推行“贱民脱籍”?真实原因是什么?

雍正为什么要推行“贱民脱籍”?真实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746 更新时间:2023/12/15 12:52:13

雍正登基的第三个月,在刚刚处理完康熙的丧事后,就开始极为忙碌的政务处理。这一天在他的书案旁收到了监察御史年熙关于请求除豁山西、陕西乐户的贱籍的奏折,正是这一事件由此让雍正掀起帝国最大的“贱民脱籍”。

“贱民”是怎么回事?

按照奏报的乐民来说,他们是明朝永乐皇帝夺取天下时,坚决拥护建文帝的官员,朱棣成功后对这些政敌施以残酷处置外,还将他们的妻女罚入教坊司,充当官妓,世代相传,久习贱业。这些数代人的凄惨和卑微自然不在话下,身披这种“原罪”的他们由此被人看不起,自甘下贱,想要跳出这种“乐籍”当地政府又不允许,由此成了蹂躏对象。雍正看了奏报后非常重视,并称这个建议提的非常好。令礼部议行。王大臣与各部商讨后一致同意雍正的批示说:“压良为贱,前朝弊政。我化民成俗,以礼义廉耻为先,似此有伤风化之事,亟宜革除。”此外,雍正不光针对山西、陕西的“贱民”问题,同时命令全国各地进行统筹检查,若有类似“贱民”,一律准许“出贱为良”。《永宪录》

针对京城的教坊司乐户,雍正首先出手,豁免他们的户籍,命乐户从良,另选精通音乐的良人,充当教坊司乐工,从事专门演奏。《大清会典事例》这样做就使得原来出生就注定为“贱民”的乐户彻底改变属籍,可以从事其他正常行业。对于这件事,雍正坚持长期性,在雍正七年,雍正又把教司坊改为和声署,并交由内务府进行管理。

雍正亲自扩大“贱民”范围。

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亲自提出安徽宁国府“世仆”问题,“应予开豁为良,裨得奋兴向上,免至污贱终身,且及于后裔。”《上谕内阁》,一下子改变了许多世代出身的“世仆”问题,使得他们一部分人免遭凌辱,得一编户为民,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在他力推下,清朝几十万“贱民”得以过上正常百姓日子。在短短几年内,雍正一下子解决了数百年来存在的问题。雍正如此紧急处理这件事,就是认为这是一项“前朝弊端”,“亟宜革除”,以此迎合他革新的政治理念。其二,雍正的作法一下子收获了巨大的好评,以至于让曾经的“贱民”们“令下之日,人皆流涕”,雍正让他们得以彻底“翻身”。仅此一项,雍正“使天舜日之中,无一物不被其泽,岂独浙省惰民生者结环,死者衔草,即千万世之后,共戴皇恩于无既矣。”《鄂尔泰奏折》

此外,让雍正快速解决这一痹症还有以重大原因,对此他说:“朕以移风易俗为心,凡习俗相沿,不能振拔者,咸以自新之路。”“令贱民改业从良,就是励莲池,而广风化也。”《清世宗实录》。

贱民脱籍的后遗症,以至于在道光时期才得到彻底解决。

虽然雍正对此项工作非常用力,然而到了乾隆时期,对此出现了反弹,甚至乾隆进一步约束和提高脱籍的难度性,甚至这样的户口是不允许参加科举的,由此引发了进一步反弹。贱民除籍令下之后,少数贱民改业从良,摆脱了屈辱的地位,多数贱民依然固旧。苏州的丐户还要应承迎春扮演的差役。宁波府没有得到削籍的很多,矛盾严重,终于在光绪三十年(一九0四年)发生第二次除豁事件。安徽贱民与绅衿的斗争一直拖到清朝末年,绅衿顽固地制驭世仆,不容改业。如祈门县有周姓为李姓世仆,嘉庆十四年按雍正例开豁为良,但周姓恐李姓不依,照旧服役。道光元年(一八二一年),李姓的李应芳强迫周觉春充当吹鼓手,以致闹出人命案子。

清朝政府对从良的贱民非常苛刻,如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定例,规定出籍贱民的应试资格,要从报官改业的人起,“下逮四世,本族亲枝皆清白者方准报捐应试,若仅一二世及亲伯叔姑姊尚习猥业者,一概不许滥厕士类”。这都影响贱民的真正脱离被奴役地位。所以雍正的一纸命令和某些努力,并没有真能拯救贱民,而他们的最终脱离苦海,也不是靠某个人的恩赐所能达到的。

这是因为贱民的解放,不是某个人的意志所能决定的事情,它取决于社会状况。贱民改业从良,要求社会给他们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可是雍正时代并没有准备这个条件。在讨论噶尔秦的建议时,礼部就指出惰民的就业问题不能解决,是考虑实际问题的。事情也正是这样,在大多数贱民没有新的谋生之道以前,不可能做到削籍从良,由此也让更多百姓怀念雍正时代的热血政策。

标签: 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襄城公主:主动与公婆住在一起的唐朝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襄城公主,唐朝,历史解密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家庭问题,处理得当会家庭和睦,处理失当则可能会让整个家庭分崩离析。而其中,作为儿媳的一方,也占据着一定的主导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件发生在唐太宗时期的真实故事,而且故事的主人公还是唐太宗的女儿——襄城公主。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把自己的小女儿襄城公主下

  •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开创了汉朝的发展高峰,皇帝之位得来不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汉武帝是西汉时期的第7位皇帝,他开创了汉朝的盛世繁华,常和一统中国的秦始皇嬴政相提并论,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汉书》中评价汉武帝“雄才大略”,虽然在汉武帝晚年汉武帝做了许多糊涂的事,但是汉武帝最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下了罪己诏,也不失为一个鼎盛之世。其实汉武帝并不是汉景帝的长子,只是第十个儿子,排名

  • 三国典故——李郭之乱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LiGuozhiluan,李郭之乱,历史解密

    李郭之乱,指公元192年至公元196年间李傕、郭汜控制汉献帝刘协,把持朝政的历史事件。初平三年(192年),董卓旧部李傕、郭汜等人以为董卓报仇为借口率军攻陷长安,杀死司徒王允等人,掌控朝政达四年。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成功东迁至洛阳,并在曹操的控制下迁都许,李郭之乱结束,进入了曹操“挟天子以令

  • 薛国:历史上存在最长的国家,立国一千九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薛国,春秋,历史解密

    薛国地处古代黄河的下游,今天的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张汪镇一带,由于地域狭小,名气不足,所以没有被列入《史记》的“世家”、《诗经》也没有关于“薛风”的记录。《史记》的“孟尝君列传”和《左传》、《滕县志》等史书对薛国有较为详细的记录。《滕县志》记载:薛国“传六十四世,国祚千九百年。”战国时期并入齐国为邑

  • 三国时期,五虎上将与五子良将哪个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要说三国演义中最有看头的精彩部分是什么?相信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答道:莫过于那些个名将们之间的对决。“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吕布虽然排在第一,但死的太早,加上站错了队,并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事迹。不过“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倒也证明了吕布三国武力值第一名不虚传。除了吕布,蜀汉阵营的五虎上将,曹魏阵

  •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鲜卑族为何无影无踪了?鲜卑族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鲜卑族,唐朝,历史解密

    在大鲜卑山的峭壁之上有一处天然形成的巨大洞穴——嘎仙洞,这里,曾经居住过一个传奇式的伟大民族——鲜卑部落。站在嘎仙洞口,面对着拓跋鲜卑先帝旧墟,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让我们好奇,这样一个茹毛饮血的部落群体,是如何在大鲜卑山的群峰密林之中繁衍生息?是如何在历经上千年的游猎生活之后走出丛林?又是如何经历千难

  • 中国封建王朝三大祸患是什么?摊上一个离灭亡就不远,两个以上必死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封建王朝,秦朝,历史解密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有句名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句话实际上揭示了中国历史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封建王朝更替十分频繁,寿命大都不会超过300年,最短的仅有二三年。如强盛的唐朝存在了290年,五代十国时期沙陀族建立的后汉仅3年。稍有例外的也就是汉朝和宋朝了。这个例外还是把东汉和西

  • 为什么陈桥兵变反对结局就是自我阉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在柴荣病死前,因为担心皇儿太小,别人会抢夺皇位,所以就把当时手握重兵的两个统帅处置了,反而提升了赵匡胤。柴荣提赵匡胤上来当然是有私心的,因为赵匡胤这些年来的成就,和其他的将领比起来,要差很多。因为柴荣是个喜欢自己率军打仗的人,而赵匡胤一直跟随柴荣,单独率军的机会很少,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不多,在柴荣心中

  • 温国的起源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历史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温国,周朝,历史解密

    《春秋左氏传·隐公三年》记载郑国军队收温地之麦和成周之禾,导致周朝与郑国的交恶。《春秋左氏传·隐公十一年》记载周朝与郑国换田。温地的属于周王的田地被周朝换给郑国,温邑还在温国国君苏氏手中。《春秋·僖公十年》记载,周襄王三年(前650年),温国为狄人所灭。《左传》说,是温子在王子颓之乱后背叛周王室,采

  • 精绝古国到底有多神秘 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精绝古国,汉朝,历史解密

    一部《鬼吹灯》让无数人认识了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西域古国-精绝古国。精绝古国的确是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国家,虽然在《鬼吹灯》中所描述的大部分都是虚构的“神奇”色彩,但古代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国家,天下霸唱选择以精绝古城为蓝本,也足以说明精绝古城之神秘。您道这精绝古国有多神秘?在中国古代,老祖宗有一句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