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96年6月3日:《中俄密约》签订

1896年6月3日:《中俄密约》签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01 更新时间:2024/1/13 23:03:40

《中俄密约》,即俄国与清政府订立的秘密条约,1896年6月3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沙俄利用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困境。藉口“共同防御”日本,诱迫清政府派遣特使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臣维特在莫斯科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防御同盟条约》。一般称为《中俄密约》。

条约简介

90年代初,俄国开始修筑横贯欧亚两大洲即西起莫斯科、东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1894年,铁路修到了外贝加尔地区。俄国竭力想取道我国东北筑路,这对扩张俄国势力将大有好处。

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了辽东半岛,在《马关条约》中最初有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这对沙俄在远东的扩张极为不利。于是,沙俄联合德、法两国对日本进行交涉,通过追加中国对日赔款,换取日本退还辽东半岛。在交涉中,俄国扮演了一个为中国“打抱不平”的“救星”角色,乃乘机清政府索取“报酬”。为扩张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财政大臣维特的关于西伯利亚铁路穿过中国东北地区直达海参崴的建议很快得到了沙皇的批准。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4月,沙俄驻华公使喀西尼向总理衙门正式提出这一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在莫斯科举行。沙俄别有用心地邀请清朝权臣李鸿章参加典礼,并待以国家元首之礼。此间,尼古拉二世特命财政大臣维特、外交大臣洛巴诺夫与李鸿章进行秘密谈判。

谈判期间,俄方利用清政府部分官僚急于同俄国结盟的心理,把“借地接路”作为实现结盟的先决条件。为迫使李鸿章就范,俄方不断施加压力,威胁讹诈,以中断谈判相要挟。后来竟然将单方面拟定的《中俄密约》约稿交与李鸿章。同时,沙俄还使用重金贿赂的卑劣伎俩,向李鸿章许诺,如果“接路”顺利进行,将付给李300万卢布酬金。李鸿章没有提出实质性的修改意见,就把约稿转奏光绪帝请旨,并电催清政府准其画押。

1896年6月3日,中俄双方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中俄密约》(正式名称为《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或《防御同盟条约》)签字仪式。该条约共6款,主要内容是:1.如日本入侵俄国远东或中国、朝鲜土地,中俄两国应以陆海军及军火、粮食互相援助,战争期间,中国所有口岸均向俄国兵船开放。2.中国允许华俄道胜银行接造一条由黑龙江、吉林至海参崴的铁路,无论战时平时,俄国均有权使用该铁路运送兵员、粮食和军械。

条约原

一八九六年六月三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俄历一八九六年五月二十二日,莫斯科。

大清国大皇帝陛下暨大俄国大皇帝陛下,因欲保守东方现在和局,不使日后别国再有侵占亚洲大地之事,决计订立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是以大清国大皇帝特派大清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爵李鸿章;大俄国大皇帝特派大俄国钦差全权大臣外部尚书内阁大臣上议院大臣实任枢密院大臣爵罗拔诺甫,大俄国钦差全权大臣户部尚书内阁大臣枢密院大臣微德为全权大臣,即将全权文凭互换校阅,均属如式,立定条款如左:

第一款日本国如侵占俄国亚洲东方土地,或中国土地,或朝鲜土地,即牵碍此约,应立即照约办理。

如有此事,两国约明,应将所有水、陆各军,届时所能调遣者,尽行派出,互相援助,至军火、粮食,亦尽力互相接济。

第二款中、俄两国既经协力御敌,非由两国公商,一国不能独自与敌议立和约。

第三款当开战时,如遇紧要之事,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如有所需,地方官应尽力帮助。

第四款今俄国为将来转运俄兵御敌并接济军火、粮食,以期妥速起见,中国国家允于中国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惟此项接造铁路之事,不得借端侵占中国土地,亦不得有碍大清国大皇帝应有权利,其事可由中国国家交华俄银行承办经理。至合同条款,由中国驻俄使臣与银行就近商订。

第五款俄国于第一款御敌时,可用第四款所开之铁路运兵、运粮、运军械。平常无事,俄国亦可在此铁路运过境之兵、粮,除因转运暂停外,不得借他故停留。

第六款此约由第四款合同批准举行之日算起照办,以十五年为限,届期六个月以前,由两国再行商办展限。

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俄历一千八百九十六年五月二十二日

专条

两国全权大臣议定,本日中、俄两国所订之约,应借汉文、法文约本两分,画押盖印为凭。所有汉文、法文校对无讹,遇有讲论,以法文为证。

大俄国钦差全权大臣外部尚书内阁大臣上议院大臣实任枢密院大臣王爵罗拔诺甫,

大清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爵李鸿章,

大俄国钦差全权大臣户部尚书内阁大臣枢密院大臣微德。

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俄历一千八百九十六年五月二十二日

订于莫斯科

附注

本条约见《中国约章汇编:中俄部分》,页356―359;法文本见同书,与汉文本载在同页上。俄文本见《格林姆:远东条约集》,页105―106。

本条约汉文本原无名称,按序文称为《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法文本称为《防御同盟条约》;一般称为《中俄密约》。

意义

《中俄密约》是沙俄以不正当手段诱迫清政府签订的彻头彻尾的强盗条约。它的签订,使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实际上把中国东北区域变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这对于俄国将侵略矛头进一步伸向华北及长江流域,进一步对清政府施加影响,争夺远东霸权,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97年6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组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NNIC)于1997年6月3日组建,现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直属事业单位,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职责。作为中国信息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者、运行者和管

  • 2016年6月3日:穆罕默德·阿里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原名小凯瑟斯·马塞勒斯·克莱(Cassius Marcellus Clay,Jr),1942年1月17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美国著名拳击运动员、拳王。阿里12岁开始了自己的拳击生涯。1964年,22岁的他击败索尼·利斯顿首次夺得重量级拳王的称号。

  • 2019年6月3日:世界自行车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自行车日”是联合国第72届联合国大会于2018年4月12日全体会议上通过一致决议将6月3日设定的节日。历史渊源2018年4月12日,联合国第72届联合国大会在一个主题为:“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通过体育和奥林匹克理想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全体会议上通过一致决议,将6月3日设定为世界自行车

  • 垃圾分类的古人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现代人讲究科学化的分类处理,检视历史,发现古人对垃圾处理也十分重视,提出了很多治理环境污染的办法。从考古发掘来看,在先秦时期的考古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灰坑(即垃圾坑),是由于古代人们利用废弃的窖穴、水井或建筑取土后的凹坑倾倒垃圾,垃圾中土壤变成灰色而形成的。这说明早在4000年前,古

  • 杨玉环的死因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关于杨玉环的死因有很多争议,其中大多数的猜疑有以下几种情况:死于马嵬坡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一致要求处死

  • 2001年6月2日:尼泊尔皇室血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尼泊尔皇室血案,发生在2001年6月2日早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小山国度尼泊尔传出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王储迪彭德拉开枪打死了包括父母在内的多名皇室成员。简介2001年6月2日早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小山国尼泊尔传出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王储迪彭德拉开枪打死了包括父母在内的多名皇室成员。这一消息最先是接近尼

  • 故宫的门钉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举凡服饰、车轿、府第等方方面面皆有定规。本文要说的门钉本是无关紧要的结构件,皆因它在一座府第中处于最显露的位置,又经历年演化形成夸张的造型,所以兼具了炫耀权势的功能。至明清,已从制度上对门钉数目加以限制。比如按清代典制,规定皇家宫苑的宫门“朱扉金钉,纵横各九”,因九为阳数,又是数字

  • 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战役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中途岛战役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中途岛战役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在这次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日军在海战中大败。中途岛,面积只有4.7平方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岛屿距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滨都相距2800海里,在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

  •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皇姑屯事件是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但秘不发丧。其子张学良从前线动身,于6月18日赶回沈阳,稳定了东北局

  • 1855年6月4日:犬养毅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犬养毅,1855年6月4日(安政2年4月20日)—1932年(昭和7年)5月15日)第29任首相(1931.12—1932.5),日本近代资产阶级政党立宪政友会第6任总裁。通称仙次郎,号木堂。日本近代明治、大正、昭和三朝元老重臣、著名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家、日本列岛资产阶级护宪运动的主要领袖。中国民主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