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42年8月7日:瓜岛战役开始

1942年8月7日:瓜岛战役开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508 更新时间:2024/2/29 7:49:20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或简称瓜岛战役,行动代号为瞭望台行动,是同盟国部队(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中,于1942年8月7日1943年2月9日期间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周围的岛屿进行的战役。

这是盟军战略计划的一部分,以保护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运输航线,也是盟军在太平洋反攻的开始。这是在科科达小径战役实施1个月后,盟军对日本实施的第2个主要攻势。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是以美军小型登陆战为开始,随后日军为夺回岛屿而逐次增兵,并在海上、陆地、空中展开了空前的争夺,从而演化成了日本与盟军的决战。双方历时半年多的争夺,均损耗了大量的战舰、飞机,而日本的人员伤亡也远超美军。最终,日本因无力进行消耗作战,而选择撤军。美军最终完全占据瓜岛,尔后夺取了所罗门群岛,最终是整个南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美军因此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是继中途岛战役之后日本的再次失败,也是日本从战略优势走劣势的转折点,从世界范围来看,1942年底盟军在瓜岛的反攻和胜利,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拉曼战役一起,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瓜岛战役伤亡统计

在整场瓜岛战役中,美军地面部队总参战兵力为6万人,其中阵亡约7000人,伤7789人,损失军舰24艘,运输船3艘,飞机共约615架,其中420名飞行员死亡。日军投入瓜岛的地面部队总兵力约3.6万,陆军31400人、海兵队4800人。日本陆军在瓜岛陆战中实际只有约8500人阵亡,而日本海军则有3543人阵亡,总死亡人数大约为19200人,其他则死於疟疾、腹泻、脚气病和饥饿。另外日军损失军舰24艘,运输船16艘,飞机共约892架,其中1200名飞行员死亡(另有资料指出日军实际只损失683架飞机)。

战役影响

日军

日军不仅海军、航空兵损失惨重,甚至开战以来从未失利的陆军,最精锐的第2师团等部也蒙受了巨大损失,特别是日军的大型军舰、飞机和技术熟练训练有素的飞行员的损失,更是日军所难以弥补的,战役结束时日军兵力上的优势已荡然无存,双方的战略态势也随之改变。

中途岛海战日军的失败是二战中太平洋战场的转折,战局开始向着不利于日本而有利于美国方面发展,日军战略主动权逐步丧失;而瓜岛战役,日军不仅没有实现重新夺回战略主动的作战企图,反而其军事实力进一步受到削弱,最终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从此后,日军不得不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处处设防,步步被动,直至战败。

在瓜达尔卡纳尔战役是在太平洋一场长时间的战役,紧随着相关和同时发生的所罗门群岛战役。这2场战役,令参与战斗的国家之后勤能力变得紧。对美国来说,这需要促使第1时间尽快发展有效的战斗航空运输力量。不能取得空中优势以迫使日军依靠趸船、驱逐舰和潜艇增援,是非不平衡的结果。早在战役中,美军受到缺乏资源的阻碍,因为他们的巡洋舰和航空母舰遭受重大损失,但补充造船计划仍然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

美国海军在战役期间遭受如此高的人员损失,它拒绝公开发布总体伤亡数字多年。然而,由于战役仍在继续,而美国公众越来越意识到在瓜达尔卡纳尔的美军之困境与因英雄主义而知觉,派遣更多的部队前往该地区。这说明日本的军工业无法与美国工业和人力相匹配。因此,当该战役令日本正在失去不可替代的单位时,美国人正在迅速取代,甚至增强其部队。

日本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于战略上和物质损失和人力上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大约25,000名经验丰富的地面部队在战役期间战死。如此庞大的资源流失,直接导致日本未能实现其在新几内亚战役中的目标,同时日本也失去了所罗门群岛南部的控制权和未能有力制止盟军到澳大利亚的航运。

日本的主要基地拉包尔,更加受到盟军空中部队的直接威胁。最重要的是,日本的地面部队稀缺,空、海军部队已永远在瓜达尔卡纳尔的丛林和周边海域消失。日本的飞机和船只被毁,在这场战役中沉没以及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飞行队员,尤其是海军机组人员补充的速度完全比不上同盟国。

美军

日军撤出后,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图拉吉岛被发展为主要基地,支持盟军在所罗门群群岛链的进一步行动。除了亨德森机场,另外2条战斗机跑道分别建于伦加点和1个轰炸机机场被建于科里角。广泛的海军港口及物流设施建立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图拉吉和佛罗里达岛。图拉吉附近锚地成为1个重要的前进基地以供盟军军舰和运输船支援所罗门群岛战役。此外,主要地面部队在所罗门群岛前进前通过大型营地和兵营被部署在瓜达尔卡纳尔岛。

经过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后日军在太平洋显然处于守势。向瓜达尔卡纳尔岛不断增援的压力削弱了日军在其他战场的力量,促成了澳大利亚军和美军在新几内亚的反攻,最终导致1943年初攻占在布纳和哥纳的主要基地。盟军已经赢得了战略主动权,他们从来没有放弃。

这年6月,盟军发动马车轮行动,其中,在1943年8月作出修改,正式确立孤立拉包尔和切断海上交通线的战略。随后,成功瓦解了拉包尔和在这里的部队被分成由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和由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指挥的中太平洋战区,这2个方向的部队成功地向日本推进。随着战争发展,日军在南太平洋地区其的防线随后被摧毁或被盟军绕过直至最终目标。

虽然盟军在中太平洋的中途岛海战中取得了他们的第一次决定性的胜利,亦削弱了日本的战略主动权和进攻能力,这本身在意义上如同萨拉米斯或对马海峡一样并没有改变战争的方向。中途岛战役后,日本仍然是一个海军强国,继续入侵南太平洋。但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结束了日本的扩张企图,令同盟国获得明确的优势。因此,可以说,这是盟军一连串胜利的第一步,最终导致了日本投降和占领日本本土。

在“欧洲第一”政策下,美国最初只能进行防御,对付日本的扩张,以便集中资源击败德国。然而,金将军为瓜达尔卡纳尔入侵的争请,以及它的成功实施,令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相信,在太平洋战区可以采取进攻。到1942年底,很明显,日本已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战败,严重打击日本帝国的战略防御计划和意外地输给了美国人。

或许对盟军来说,心理上的胜利如同军事上的胜利同样重要。在一个双方对等的战场环境下,盟军击败了日本最好的地面、空中和军舰部队。瓜达尔卡纳尔后,盟军面对日本的军事人员没有原先的恐惧和敬畏。此外,盟军对太平洋战争最终的结果,大大地乐观起来。

几位日本政治和军事领导人,包括星野直树、永野修身和河边虎四郎,战争结束后不久即表示即瓜达尔卡纳尔岛是战争决定性的转折点。河边说:“至于转折点[战争],当积极行动停止,甚至变成被动时,我觉得,就是在瓜达尔卡纳尔岛。”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64年8月7日:李秀成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李秀成(1823年—1864年8月7日),初名李以文,汉族,出生于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李秀成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起“寻食度日”,生活十分艰难。在金田起义参加太平军后,他作战机智勇敢,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天京变乱后,他与陈

  • 1941年8月7日:泰戈尔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 1888年8月7日:开膛手杰克犯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开膛手杰克是1888年8月7日到11月9日间,于伦敦东区的白教堂(Whitechapel)一带以残忍手法连续杀害至少五名妓女的凶手代称。犯案期间,凶手多次写信至相关单位挑衅,却始终未落入法网。其大胆的犯案手法,又经媒体一再渲染而引起当时英国社会的恐慌。至今他依然是欧美文化中最恶名昭彰的杀手之一。虽然

  • 木牛流马的历史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木牛流马的各种

  • 九连环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九连环是中国传统民间智力玩具,以金属丝制成9个圆环,将圆环套装在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并贯以环柄。玩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反复操作,可使9个圆环分别解开,或合二为一。九连环的历史传说九连环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民间,一说发明于战国时代,另一说发明于三国时期,但能确认就是九连环的记载是明代杨慎(1488-1559,

  • 幽州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幽州,古代行政区划,以幽州突骑闻名古史。故址在今山西垣曲县古城镇西南。案《禹贡》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周礼》“东北曰幽州。”《春秋元命包》云:“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言北方太阴,故以幽冥为号。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时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幽州是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

  • 盖天说的形成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盖天说,无疑是我国最古老的宇宙说之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当你来到茫茫原野,举目四望,只见天空从四面八方将你包围,有如巨大的半球形天盖笼罩在大地之上,而无垠的大地在远处似与天相接,挡住了你的视线,使一切景色都消失在天地相接的地方。这一景象无疑会使人们产生天在上,地

  • 古代盖天说的应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盖天说之所以未被挤出历史舞台而长期存在,是因为它有用场。讲述盖天说的经典著作《周髀算经》包括有比浑天说著作丰富得多的内涵,为天文学研究提供了较多的方便,得到了各种应用。盖天说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绘制天文图天文学研究离不开天文图,而绘制天文图总要有一种参照系,使图上所反映的天文实际有条理、有次序

  • 浑天说的主要观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浑天说是古代汉民族的一种宇宙学说。由于古代汉族人只能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加以丰富的想象,来构想天体的构造。浑天说最初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的朴素地动说的先河。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

  • 气功的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气功发源于中国。气功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行气、布气、服气、导引、炼丹、修道、坐禅等等。中国古典的气功理论是建立在中医的养身健身理论上的,自上古时代即在流传。原始的气功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一部分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