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坚是兰陵王的儿子?看不透的隋文帝杨坚

杨坚是兰陵王的儿子?看不透的隋文帝杨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91 更新时间:2024/2/13 18:53:14

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可谓妻妾成群,后宫佳丽三千人给予宠爱于一身除了唐朝的唐太宗可以做到,还有一位皇帝向皇后立下誓言:“不和第二个女人生孩子。”夫妻二人十分恩爱。他一生中最自豪的是,五个儿子出于同一对父母。一起来看看这个皇帝是谁?为什么如此的专情。

“怕老婆”的幸福生活

在通常人的观念里,最怕老婆的皇帝莫过于唐高宗李治,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李治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本人和武则天的外甥女偷情,所以心虚。而另一位皇帝隋文帝杨坚,那可是实实在在地怕老婆。

杨坚的祖上是汉人,本来一直姓杨。后来北周皇帝觉得他们家辅佐自己有功,就赐了个胡姓普六茹。杨坚本人生得相貌堂堂,面相好得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隋朝的《天命论》中记载:帝体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双上权骨,弯回抱目,口如四字,声若钏鼓,手内有王文,乃受九锡……顾盼闲雅,望之如神,气调精灵,括囊宇宙。这样的长相不当皇帝似乎没有天理。公元581年,杨坚迫使自己的小外孙宇文阐禅让皇位,改回原来的“杨”姓,年号开皇,正式建立了大隋朝。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妻子起了不小的作用。其妻复姓独孤,名叫独孤迦罗,史称独孤后,是北周卫公独孤信最小的女儿。独孤信生了三个女儿,结果三个女儿都做了皇后,其中最厉害的皇后就是这个独孤迦罗。在夺权的过程中,杨坚曾因为惧怕众多北周皇室的势力而犹豫不决过。独孤后鼓励他:如今已没有退路,你还有啥犹豫的呢?并提醒他要斩草除根,包括自己的小外孙。正是听了这番话,杨坚才最终下定决心改朝换代。

杨坚感激独孤后的贡献,约定二人一起管理天下,并称“二圣”。每次杨坚上朝,他都带着独孤后一起乘龙辇去朝堂上班。他坐在前殿临朝听政,独孤后就坐在后殿认真旁听,下班后,两人又坐上龙辇一块儿下班。在历史上,杨坚算是最迁就老婆野心的皇帝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独孤后还提出一个在当时看来极其过分的要求,她要杨坚发誓不能亲近自己以外别的宫女嫔妃,更不能和别的女人生下一子半女。杨坚估计当时刚刚得到皇位,脑子还在发热,居然答应了她。到后来,杨坚生了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越王杨秀、汉王杨谅,全是他与独孤后的爱情结晶。杨坚也因此得意洋洋地笑话别的皇帝因为老婆太多,导致各自的儿子与其他皇子相互倾轧,自己的儿子们都是皇后一个人所生,自然不会发生那样的家庭悲剧。

偏执的他

信奉佛教情有独钟

隋文帝出生在一个尼姑庙里,是一个叫做智仙的尼姑把他抚养大的,13岁的时候才回到家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隋文帝的生身母亲不能过问任何关于杨坚的事情。甚至母亲思儿心切,偶尔抱抱儿子,智仙尼姑也要大声呵斥和责备,并且说:“你为什么大胆妄为接触我的儿子?”让母亲悲愤交加。在寺庙里长大的隋文帝,对于佛教情有独钟,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广修寺塔。公元601年6月30日,是隋文帝的生日,在30个州修建了30座寺塔。仁寿年间,隋文帝三次下诏修建寺塔,全国113个州,总共修建了113座寺塔,达到了每州一座。

有了寺塔,就要有僧有尼。隋文帝在全国广度僧尼,史书记载,隋文帝在位期间,全国共有三十万人成为僧尼。当时全国的人口为4600万,就有这么多僧尼,比例是十分庞大的。隋文帝不但修建寺塔,广度僧尼,还在全国范围内广写佛经。佛经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在隋朝,就有了伪造的佛经。隋文帝让高僧们鉴别真伪,予以重新抄写。在隋文帝管理国家期间,抄写佛经13万多卷,可谓是汗牛充栋。隋文帝信奉佛教,就广交僧侣,把天下的僧侣作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僧侣不仅可以随意出入皇宫,还经常随驾巡幸。如果哪个朝臣不和僧侣为友,隋文帝就会震怒。

节俭的他

全国男子皆布衣

隋朝是在魏晋南北朝长期战乱之后建立起来的。魏晋以来,由于战争和分裂,统治者对封建官吏百般放纵,吏治达到极其腐败的程度。隋文帝针对这一情况,对吏治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和彻底的改革,并注意以身作则。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注意节俭的皇帝。建国之初,大臣苏威见宫中用银作帐幔的钩子,觉得过分浪费,劝隋文帝注意节俭,隋文帝随即下令将宫中从北周时期沿用下来的雕饰旧物全部废去。他还规定,六宫妃嫔的衣服,只要能穿就不换新的。他自己所穿的衣服,也多是布帛所做,很少有绫罗绸缎。对于日常饮食,只要不是举行宴会,最多只有一个肉菜。在丧葬上,他也主张薄葬。他在遗诏中说:“凶礼所须,才令周事,务从节俭,不得劳人。”他对太子要求也很严。有一次,太子杨勇曾精心装饰过一副蜀地(今四川)生产的铠甲,隋文帝见后,很不高兴。他把杨勇叫到面前,告诫他说:“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腐化奢侈能长治久安的,你是太子,应当注意节俭。如果不能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将来怎能继承帝业呢?”为了让杨勇时时警戒自己不要奢靡,他还命人取出一些自己穿过的衣服留在杨勇那里。

由于隋文帝的大力提倡,并以身作则,“居处服玩,务存节俭”,所以“令行禁止,上下化之”,使全国上下都形成了一种节俭的风气。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内男子无论做官的还是不做官的,所穿的都是布帛,不用绫绮,装饰品也只用铜、铁、骨、角制造,不用金玉,为国家节省了大量金钱和物资。

阴狠的他

反腐竟给大臣“挖坑”

对付隋朝腐败的官员,他的手段是十分严厉和苛刻的。隋文帝是一个性格里充满了猜忌的皇帝,对于朝臣的清廉程度一概不放心。他认为,只要是一个臣子,都怀有贪婪之心,都会有贪占之心,都会有受贿之举。

隋文帝拥有一个庞大的对付朝臣的特务机构,监管朝廷里的官员和地方的官员,一旦发现官员有过失,就加以重罪。有些不该处以极刑的,往往会处以极刑。隋文帝作为一个皇帝,没有皇帝应有的大度和敦厚,喜欢实施一些小人一样的术数,来对付官员,搞得大臣们身心憔悴。就是开国的功臣,隋文帝也以贪贿的罪名处以极刑。隋文帝最大的一个发明,就是命令一些人,悄悄地把一些金银财宝、丝绸和南方出产的缎子送给一些大臣和官员,来衡量一个大臣和官员是不是贪贿。假若某个大臣接受了金银财宝和钱物,就以贪贿罪处理,在朝堂之上当着大臣的面砍下头颅,以儆效尤。

隋文帝用这种实验贿赂的办法,搞得满朝文武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一个皇帝,如此的不光明正大,如此的用阴谋的手段对付自己的朝臣,也算是创造了皇帝之最。

标签: 杨坚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瓦岗五虎分别是那五个人 瓦岗寨现在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窦建德,历史解密

    窦建德起义军在河北蓬勃发展的时候,另一支起义军也在河南崛起,这就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翟让是东郡韦城县(今河南滑县东南)人,原来在东郡当一名小司法官,因犯法被下狱判了死刑。看守他的狱吏叫黄君汉,知道翟让是条好汉,便把他放了出来。翟让逃回家乡准备起义。韦城县东南有个叫瓦岗的地方,瓦岗寨现名为:瓦岗

  • 黄兰次生平简介,著名戏曲家洪升的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清代著名戏曲家洪升的夫人.字兰次.钱塘人,兰次为大学士黄机孙女,庶吉士黄彦博女,工吟咏,解音律.生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卒年不详。兰次是一名作曲能手,《皇清诗选》有蒋景祁《山都留别七章·洪布衣思日方思》诗,其中写道:“丈夫工顾曲,霓裳按图新.大妇和冰弦,小妇调朱唇”(小妇指洪升妾邓氏,吴人,善

  • 揭秘:汉武帝堪称千古一帝,为何却为汉朝覆灭种下“苦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汉武帝以前,宦官并非特指宫廷中的仆人而是广泛的用于皇帝身边的人。真正意义上的太监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太高的地位。就连普通宫廷侍卫的地位都不如,完全是皇帝的“私产”。但是这一情况在汉武帝执政晚期出现改变。《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晚年尤其热爱游宴,什么是游宴呢?这就是一种游园宴会的活动,而当一国之君把大量精

  • 古代为什么要设立左右丞相呢 左丞相和右丞相相比谁的官职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丞相,历史解密

    丞相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丞相制度,起源于商战国。秦国自秦武王开始,设左丞相、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秦统一以后只设左、右丞相,从秦代到明朝丞相制度都在沿用,在某些朝代也不曾设丞相之位。到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后废除

  • 常山公主的驸马:王济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济,晋朝,历史解密

    王济(生卒年不详),字武子,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曹魏司空王昶之孙,司徒王浑次子,晋文帝司马昭之婿。西晋初年外戚、官员。王济才华横溢,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娶常山公主。 官至骁骑将军、侍中。王济爱好弓马,勇力超人,又善《易经》、《老子》、《庄子》等。文词俊茂,名于当世,与姐夫和峤及裴楷齐名。轶事典

  • 结发夫妻中的结发是什么意思 里面有什么文化内涵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揭秘夫妻,古代,历史解密

    中国人往往把双方都是第一次结婚的男女,称之为“结发夫妻”。“结发”一语,到底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呢?在中国古代婚礼中,“结发”和“结髻”是先后出现的两个重要仪式,两者都是以新婚男女的头发作为结婚、结合的信物。 上古原始社会的“结发”婚仪,已不可寻考。据古书记载,“结发”婚仪在阶级社会已经受买卖婚姻的影

  • 将军分羊肉忘了车夫,留下一个成语流传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和长辈经常告诫我们,一定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人。因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没有人会想到你今天小瞧的人,明天会做出多大的成就。当年孟尝君如果不是收留了一些“鸡鸣狗盗”之徒,那他也不可能从秦昭王手中逃脱。关羽和张飞如果不是过分苛责手下人,那也不至于丧命。而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便

  • 诛杀三郤的胥童是谁? 他的背景非同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郤,春秋,历史解密

    “灵公既弑,其後成、景致严,至厉大刻,大夫惧诛,祸作。”史书中的晋厉公评价不高,在司马迁看来,晋厉公对待朝臣较为苛刻,以至朝臣畏惧,最后导致了其为朝臣所杀。晋楚争霸中,有名的鄢陵之战就发生在晋厉公时期,晋国以胜利告终,晋厉公却被朝臣所嫉恨,这是为何呢?晋厉公与权臣们之间的权力争夺,从暗藏湖底,到汹涌

  • 唐朝的时候是没有棉被的 那么贵族和百姓是怎么御寒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古人,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一年四季之中最喜欢的就是春天了,因为这个时候天气是不冷不热,晚上睡觉的时候完全不需要盖被子的,早上也是很舒服。但是冬天呢那就太冷了,南方还好气候相对热一点,但是北方那实在是冷的受不了,只想躺在热乎乎的被窝里。但是在唐朝的时候是没有棉被的,那么面对严寒的冬天古人是如何御寒的呢?你不一定知道哦

  • 古代王爷一般都是世袭制的 为什么没有拖垮朝廷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爷,古代,历史解密

    古代王爷为什么没有拖垮朝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会选择生下很多的皇子,通过给他们封王来保持对地方的统治,但是同样的,每个皇帝的儿子都是非常多的,而且除了挑选出一个继承人之外,每个儿子都是需要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