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尼安德特人灭绝的原因

尼安德特人灭绝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691 更新时间:2024/1/19 17:04:44

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简称尼人,也被译为尼安德塔人,作为人类进化史中间阶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称。因其化石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山谷而得名。

尼安德特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从12万年前开始,他们统治着整个欧洲、亚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但在两万四千年前,这些古人类却消失了。

2010年,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发布,也基于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研究结果发现,除非洲人之外的欧亚大陆现代人均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成分贡献。

灭绝原因推测

尼安德特人的遗迹从中东到英国,再往南延伸到地中海的北端,甚至远至西伯利亚。这些遗迹有骨骸、营地、工具,甚至艺术品。尼安德特人的遗迹消失的时候,大概正是在智人进入欧洲的时候。

剑桥大学考古系教授保罗迈拉尔斯等人,对法国南部拥有大量尼安德特人以及早期智人定居点遗址的地区进行了考古分析。他们观察了从5.5万年至3.5万年前的3个界限清楚的考古时期,其中包括了尼安德特人到智人的过渡期。

分析发现,在过渡期,早期智人数量约为尼安德特人的9倍到10倍,前者定居点面积、工具密度以及动物、食物遗迹数量也大于后者;此外,早期智人遗留的石器工具、首饰以及艺术品也表明,他们拥有更复杂的社会网络。

研究人员认为,早期智人的压倒性数量优势迫使尼安德特人迁往更难发现食物庇护所的地方,最终伴随着4万年前欧洲大陆的气候恶化,尼安德特人逐渐灭绝。尼安德特人统治欧洲大陆十五万年,却被智人短短几千年的时间赶到了欧洲西部的一角直布罗陀,直到尼安德特人灭绝。

早期学说认为可能是由于气候突然寒起来;尼安德特人为避寒而躲进山谷;群体之间缺乏联系,近亲交配增多;加上智人与之的竞争,导致了尼安德特人的灭亡。

但根据discovery channel播出的节目表示,尼安德特人未必被智人灭绝,反而可能因为遗传上居于劣势,所以都被智人同化,例如在葡萄牙发现的一具4岁小童的尸骨,其中的解剖显示了很多尼安德塔人的特征,如提到的肱尺桡骨的比例和下颌骨的形状。但是他配有装饰品,下巴的强健构造,而且他生活在尼安德特人灭绝的3千年后,这说明他是智人。

但有些学者认为,尼安德特人成为智人的食物,因为有证据显示其与智人发生过许多争斗,这一令人不可思议的结论是根据在莱斯·罗伊斯(Les Rois)发现的一块尼安德特人腭骨化石得出的。据悉,腭骨化石是《人类学杂志》在进行一项研究时于法国西南部的莱斯·罗伊斯发现的。腭骨上的切口与早期人类在石器时代猎杀鹿以及其它动物时留在骨头上的切口类似。据信,尼安德特人的肉被智人吃掉,牙齿则用来制作项链。

环境变化

人类历史上最迷人的奥秘之一,莫过于在欧洲繁荣了成千上万年的尼安德特人的命运了。3万多年前,随着冰川蔓延过整个欧洲大陆,尼安德特人便灭绝了。英国剑桥大学地质考古学家特尹尔德-范-安德尔等出版了一本名为《欧洲末次冰川期的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的书,认为尼安德特人之所以走到末路,是因为不能适应在摄取食物方面的变化。

《欧洲末次冰川期的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的内容取自于一项气候、环境、考古等多学科相结合的7年计划的全部信息,该项目首次对6万5千年至2万年前期间进行了综合研究,那时候,解剖学上的现代人逐渐占据优势,而尼安德特人则完全消亡了。

范-安德尔等报告说,欧洲冰河纪并非总是冰。在大约3万年前的寒冷时期降临之前,气候还是相对温和的。到了2万年前,半个欧洲都笼罩在冰下。但按照范-安德尔等的说法,尼安德特人的衰败并非天气的原因,而是由于赖以生存的、温顺的成群野牛和庞大麋鹿等草食动物的减少。贫瘠土地上的动物变得非常稀少,而且为数不多的野兽不断迁徙,从而必须奋力追赶才能捕获猎物。这时候,尼安德特人显然不能适应摄食环境的变化了。

与尼安德特人消亡处于相同时期的早期现代人“奥瑞那人”,则很好地适应了相同的环境和食物,范-安德尔等对此表示为“非常之惊奇”。范-安德尔等认为,这表明尼安德特人之所以在对环境适应方面失败,更主要是由于化方面的原因,而非大脑的解剖学缘由,尼安德特人其实与其他任人一样聪明。大约3万5千年前,当一种处于更晚期文化的“格拉维特人”出现时,他们由于具有了笨重的矛与刀、以及严密的家庭组织,因此能够有效地追赶并捕获迁徙的野兽,从而得以生还下来。

美国波士顿大学考古学家邱提斯-拉奈尔斯认为,大多数考古学家都假设这一时期的欧洲都一致地寒冷。而范-安德尔等通过综合研究既往5千年时间段中,整个欧洲的气候和人类居住情况,表明尼安德特人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千年中因气候变化而夭折。无论如何,摄取食物方面的变化导致安德特人灭绝的学说是个新思路,我们不能不对此以充分的重视。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加加林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1968年3月27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因飞机失事而身亡。多年来,对于加加林的死因有多种版本,俄媒体有—一种新说法:加加林乘坐的米格—15歼击机突然坠毁,是因为飞机上另一名飞行员、飞行教官弗拉基米尔·谢寥金很可能突然心脏病发作,在加加林措手不及之下导致坠机。1961年4月1

  • 朱元璋陪葬妃子的死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帝王墓葬制度里,最残忍的就是殉葬。秦汉时期,殉葬制度还比较盛行,但到汉朝以后,统治者发觉这一制度太不人道,便逐渐将其废止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考古学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发现了众多宫女的白骨,很明显,朱元璋死时实行过秦汉时期的殉人制度。那么,这些陪葬的妃子是怎么死的呢?明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王

  • 元中都一夜消失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元中都遗址元位于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与当时的元大都(即今北京)、元上都(今内蒙古正兰旗东)齐名。它的建造者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孙子元武宗海山。在河北省张北县西北的馒头营乡有一座废弃的古城,当地人称它为白城子,传说是辽代的牲畜交易市场——北羊城。然而,从1998年开始,

  • 死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死光一般发生在极地区域,说到极地很多人会想到极光,这是我们对于极地天文现象最为了解的一个天文现象,我们知道,极光是由于太阳的原因在地球的两级产生的一种天文现象。根据科学的研究,死光也是在地球两级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在极地的上空云层密度非常小,并且非常干燥,空气中的水量非常小,对于阳光的吸收能力比

  • 吴三桂降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得知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北京城的所作所为后,愤而打开山海关,迎接清军入关。农民军打进北京,结束了明王朝近三百年的统治,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他们的进军,受到北京百姓的热情欢迎。各行各业很快安定下来,明朝的大部分官员也都归顺了农民军新政权。李自成和他的战友们都非常兴奋。

  • 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海市蜃楼,又称蜃景,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其本质是一种光学现象。海市蜃楼的出现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其特点是同一地点重复出现和出现的时间一致。基本简介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

  • 白洞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白洞是一个强引力源,其外部引力性质均与黑洞相同,白洞可以把它周围的物质吸积到边界上形成物质层。白洞理论主要可用来解释一些高能天体现象。白洞是宇宙中的喷射源,可以向外部区域提供物质和能量,但不能吸收外部区域的任何物质和辐射,所以白洞是一个只发射、不吸收的特殊宇宙天体,与黑洞正好相反。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

  • 白洞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到目前为止,“白洞”还只是个理论名词,科学家并未实际发现。在技术上,要发现黑洞,甚至超巨质量黑洞,都比发现白洞要容易的多。也许每一个黑洞都有一个对应的白洞!但我们并不确定是否所有的超巨质量的“洞”都是“黑”洞,也不确定白洞与黑洞是否应成对出现。但就重力的观点来看,在远距离观察时两者的特性则是相同的。

  • 恩菲尔德凶宅事件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事件发生在1977年的英国,恩菲尔德是伦敦附近的一个小镇。跟很多电影情节一样,一位单亲妈妈佩姬带着四个小孩搬进了一间旧房子,这四个小孩分别为12岁的玛格莉特、11岁的珍妮特、10岁的强尼、和7岁的比利。从而揭开了本事件的序幕。实际上,诸位看过的很多的或恐怖或灵异相关电影的情节,都是借鉴了本事件。一开

  • 竹蜻蜓的原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竹蜻蜓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儿童玩具之一,流传甚广。竹蜻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竹柄。二是“翅膀”。玩时,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旋转一会儿后,才会落下来。它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