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扳指是什么朝代出现的

扳指是什么朝代出现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218 更新时间:2024/1/24 4:56:51

扳指是一种护手的工具,带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同时,在放箭时,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拉弓时佩带扳指,藉以保护手指并可减少手指运动量。射箭作为兵器时代重要的个人军事技能受到极大重视。古人亦称为“机”,意义类似于“扳机”,表示扳指的作用相当于扳机。

几千年来,扳指的形制,出现过很多种样式。最为主要的,是汉族的坡形扳指满族桶形扳指。

据考证,桶形扳指主要出土于14世纪以后,目前发现出土最早的桶型扳指为战国时期,现存于晋城博物馆。

用法详解

下图所示的拉弦法,是中国古代的较为主流的一种勾弦放箭方法。根据代中国官方分类,则叫“汉法”。现代人可以称为“中国式拉弓法”。这种勾弦法主要流行于普遍使用复合弓的东方世界。按照这一方法,拉弦主要使用拇指,因而只需要在拇指上佩扳指。

这种方式也叫做“拇指勾弦法”。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主流的勾弦放箭方式,即欧洲人所说的“地中海式方式(Mediterranean release)”,宋代亦称为“胡法”,主要流行于西方使用单体弓的区域。其特点是: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相并勾弦,箭在弓左(以左手持弓为准),现代射箭运动由欧洲开始,因而也采用此种方式。这种方法也叫做“三指勾弦法”。

不同的弦方式,主要根源于弓的不同特性。欧洲长期使用单体弓(一直使用到被火枪淘汰),体长而弹性差,因此必须使用较长的弓体才可以获得较好的威力;而中国的传统复合弓(现代复合弓与中国古代复合弓的形制差别巨大,不过他们确实都是复合的……)正好相反,弓体较短,但弓的弹性好。于是,使用中国弓时,当拉满弓时,手指拉弓处与弓弦形成锐角,不能使用太多手指。

中国复合弓的制造与使用,在世界兵器史上有着出类拔箤弓弩贡献,工艺先进且复杂,制作精良美观。中国和蒙古在骑射方面比西方要先进得多,复合弓短小、弹力大,骑兵也可以使用。而以英国长弓为代表的单体弓由于弓体太大(在威力相近的情况下,单体弓长度可达两米,而复合弓的长度可以限制在一米左右),只适合步兵使用,所以西方中世纪的骑兵多采用重甲冲撞的战斗方式,而在骑射方面鲜有发展。

争议

关于扳指到底如使用,也存在另一种争议——有一部分人认为,它是用来保护掌握弓箭那一只手的拇指(托箭的拇指,而非拉弦的拇指)。如果右手控弦,左手持弓,扳指应该是戴在左手拇指,用扳指来托住箭杆。有人提出:“因为亲身体验可知,箭飞出时,快如子弹,虽是柔软箭翎、光滑箭杆,也极易擦伤皮肉!”

但是,在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中,世界各国所发现的射箭护具,主要都是用来保护拉弦手的(其他有用来保护手臂不被弓弦打伤的,或者其他作用)。如果箭枝会伤害到托箭的手指,不可能古今中外几千年都无人注意。在实战中也可以发现,箭枝从来不会擦伤手指。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什么是单身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单身狗”是一个网络俚语,特指没有恋爱对象的人,与“光棍”是近义词。同时,单身狗在词义上有自贬和自嘲的意味,带有诙谐的网络用语色彩。单身狗一词的流行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和网络时代的传播特色共同助推形成的。词语起源单身狗一词最早是出自网络社区,起源与大话西游有关。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最后一幕“他好像一条狗”

  • 头盔的发展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头盔是保护头部的装具,是军人训练、作战时戴的帽子,是人们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多呈半圆形,主要由外壳、衬里和悬挂装置三部分组成。外壳分别用特种钢、玻璃钢、增强塑料、皮革、尼龙等材料制作,以抵御弹头、弹片和其他打击物对头部的伤害。中国古代称为胄、首铠、兜鍪或头鍪。2020年4月,公安交管部门依法查纠

  • 头盔的十大使用误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1、头盔越轻越好相对而言,头盔是越轻越好。但是越轻的骑行头盔,它测试通过国家安全认证的测试标准的机会就会越小,相对价钱就会越高。所以选头盔的前提是必须通过国家安全认证的测试标准,大部分200元以上的头盔能做到260G左右,这个重量即使长途也不会让你感到累,所以不必太在意头盔的重量指标。除非你是为了进

  • 1985年5月29日:海瑟尔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海瑟尔惨案(Heysel Disaster),1985年5月2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海瑟尔体育场,利物浦队与尤文图斯队进行欧洲冠军杯决赛前,意大利与英格兰球迷发生冲突,造成多人死亡。死者中包括意大利人32名,比利时人4名,法国人2名,爱尔兰人1名。还有300余人受伤。比赛因此推迟了一个小时,直到警察

  • 1917年5月29日:约翰·肯尼迪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约翰·肯尼迪(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全名:约翰·菲茨杰尔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也被称作约翰·F·肯尼迪John F.Kennedy、杰克·肯尼迪Jack Kennedy、JFK),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恩,美国政治家、军人,第35任

  • 2020年5月20日:万卫星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万卫星(1958年7月1日-2020年5月20日),出生于湖北天门,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主任。万卫星于1982年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毕业;1984年、1989年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

  • 1960年5月25日: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登山队员向珠穆朗玛峰顶峰进发。1960年5月25日北京时间4时20分,中国登山队胜利登上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壮举。为了赞美这次的成功,由新华社记者郭超人于1960年完成了这篇文章。全文银灰色的山峰隐没在浓密的雾层里面,峻峭的山岩上铺盖着一望无边的

  • 1937年5月29日:美空云雀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美空云雀(みそらひばり、1937年5月29日——1989年6月24日),出生于日本横滨市矶子区泷头。本名加藤和枝,歌唱家、演员。1937年(昭和12年)5月29日,美空云雀出生于横滨市矶子区泷头,家里经营着鱼店。父亲叫加藤增吉;母亲叫喜美枝;妹妹叫佐藤势津子;以及两个弟弟かとう哲也、香山武彦。后毕业

  • 2003年5月29日: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2002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57/129号决议通过每年5月29日为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其目的在于纪念为联合国维和而献身的维和人员。联合国会以各种方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维持和平特派团以及在世界各地的办事处举行纪念活动。节日简介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国际社会日益依赖联合国维持

  • 日本侵略台湾的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1871年11月30日,由琉球宫古岛民的两艘船组成的进贡船离开琉球那霸港驶向中国,中途遇暴风,漂流海上,一艘幸还,另一艘漂到台湾西南海岸高山族牡丹社的八遥湾。该船共有船员69名,其中3名淹死,66名登陆。但登陆船员中,54名被高山族杀害,12名逃出,在风山县受清政府官兵保护。12月11日,由八重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