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贝尔格莱德之围的影响

贝尔格莱德之围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65 更新时间:2024/2/12 12:59:09

贝尔格莱德之围中匈牙利人为这次胜利付出沉重代价:由于军营中爆发鼠疫,匈雅提在三个星期后(1456年8月11日)死去。

围城显示出城堡的设计良好,故此匈牙利人在巩固城堡。由于较弱的东部城墙曾被土耳其人突破,故他们在那里建立薛丹城门(Zidan gate)重内博伊沙塔(Heavy Nebojsa tower)以加强防卫。直至1521年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一世(立法者)占领这座城为止,这是城堡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修改。

1456年的贝尔格莱德围攻战,以匈牙利人的胜利而告终。对于匈牙利人和匈雅提本人而言,这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战后,他本人的威望几乎达到了顶点。以原雇佣军为班底扩编的黑军,将成为了15世纪末欧洲最大的备军部队。

对于默罕默德和奥斯曼帝国而言,这也是一场决定性的失败。此后的20年里,征服欲爆棚的苏丹,继续对罗马尼亚和拜占庭孽的征服行动。甚至还远征克里米亚半岛的意大利殖民地和东方的白羊突厥。但他们始终在避免与强大的匈牙利人兵戎相见。

至于巴尔干各地的公们,也受到贝尔格莱德胜利的鼓舞,也先后涌现了弗拉德三世、斯特凡三世等反土耳其英雄。奥斯曼人的征服事业,被他们联手拖延了70年。

虽然奥斯曼帝国仍然于1480年~1481年侵占奥特朗托海峡并在1493年偷袭克罗地亚和施蒂利亚(如今是奥地利的一个州),但这次胜利使天主教欧洲免于土耳其进犯70年。

在围城期间,教皇卡利克斯特三世下令教堂在中午鸣钟,让信徒为守城的将士们祈祷。然而在许多地方获胜的消息比鸣钟的命令来得早,中午鸣钟就变成了胜利的纪念。后来教皇并没有收回这个命令,所以一直持续到当代。

在这次围城后,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但土耳其人也停止了欧洲的进一步扩展。瓦拉几亚、金帐汗国的残余克里米亚汗国以及摩尔达维亚最终都成为附属国。土耳其苏丹为什么在围城失败之后,没有继续攻打匈牙利并放弃前进,则不得而知。也许因为围城之失败表明,在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成为帝国安全的军事基地之前,帝国已无力扩。此外,匈牙利国王匈雅提·马加什(匈雅提·亚诺什的儿子)有着强大政治和军事力量,也是苏丹不敢轻举妄动的重要原因。

其他观点

最近有观点指出,穆罕默德二世可能对占领匈牙利缺乏兴趣。他认为多瑙河和萨瓦河应该是他的帝国明确的边界线。穆罕默德仅仅想把巴尔干半岛诸国成为帝国一个有组织的部分,这样可限制匈牙利和威尼斯对该地区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看,贝尔格莱德之围并不能说是对匈牙利实施计划的第一阶段。它只是为了攻击巴尔干而打击匈牙利基础。

同时,这个城堡也是进攻匈牙利的最佳目标——如若失守,就意味着匈牙利门户大开。但无论如,国力的天平肯定完全倾向于奥斯曼帝国。以武力把土耳其人赶出欧洲的想法,已经不可能了。这也肯定了整个欧洲战斗的方向。连马加什一世都放弃了发动一场对抗土耳其的伟大战争的想法,因为他意识到自身力量的不足。

1526年在第一次摩哈赤战役中,苏莱曼一世苏丹重新夺回了穆罕默德二世失去的火炮。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04年6月17日:马加爵被依法执行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马加爵(1981年5月4日—2004年6月17日),男,汉族,广西南宁宾阳县人,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户籍地为广西宾阳县。1997年至2000年读高中,成绩优异,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

  • 2008年6月17日:著名赛车手徐浪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徐浪(1976年11月11日—2008年6月17日),浙江金华武义人,郑州日产帕拉丁车队赛车手,在国内赛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2008年6月17日于穿越东方越野拉力赛中不幸身亡,英年32岁。电影《乘风破浪》主角的名字叫徐太浪,身份是不被家庭理解的小青年,又综合了其他细节,可以确定,徐太浪的原型正是中国

  • 1913年6月17日:支教模范白方礼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白方礼(此姓名是户口本上的正确写法,“白芳礼”属于错别字)(1913年6月17日—2005年9月23日),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白贾村人。从1987年开始,白方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蹬三轮近20年,35万善款,圆了三百多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2005年

  • 二战美军绝密兵种风语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二战期间,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能用各种方法破译美军的密电码,这令美军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9名印第安纳瓦霍族人被征召入伍,因为他们的语言外族人无法听懂,所以美军将他们训练成了专门的译电员,人称“风语者”。当地时间2014年6月4日,二战中最神秘的“纳瓦霍密码”译电员切斯特·内兹在

  • 马桶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古代马桶的发明被称作一项伟大的革新,马桶解决了人们吃喝拉撒的排泄问题。作为大小便的用具马桶,是古代世界众多国家公认的“卫生水准的标尺”,人们常常把马桶作为衡量这个国家人居生活是否卫生的标杆,我们了解一下马桶古人诗如何使用马桶的。我国古人最早使用马桶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汉朝。当时的皇帝使用的玉石雕刻的马桶

  • 301条款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301调查是美国依据301条款进行的调查,301条款是指《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1301-1310节的全部内容,其主要含义是保护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对其他被认为贸易做法“不合理”、“不公平”的国家进行报复。根据这项条款,美国可以对它认为是“不公平”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可与有关

  • 1858年6月18日:《中美天津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中美天津条约》,是1858年(咸丰八年)6月18日清朝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与《中俄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构成了《天津条约》的主体。签约背景19世纪40年代后,西方侵略者通过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的特权。但到了50年代

  • 1936年6月18日:马克西姆·高尔基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别什可夫,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高尔基于1868年3月28日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戈罗德镇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0岁那年,

  • 1918年6月18日:吉会铁路垫款合同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1918年6月18日,交通总长兼财政总长曹汝霖与日本兴业银行代表真川孝彦签订吉会铁路垫款合同。这次借款金额为1000万元,年息7.5厘。合同共14款,规定:日本代中国发行同额中华民国政府5厘金币公债;本公债期限为40年,自公债发行之日起算,至第十一年开始还本,用分年摊还的方法办理;现在及将来本铁路所

  • 1812年6月18日: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1812年战争,又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是美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于1812至1815年的战争。是美国独立后第一次对外战争。美国正式向英国宣战,但是英国军队的50%兵员是加拿大的民兵。同时,美洲原住民部落由于种种原因也卷入了战争。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1812至1813年,美国攻击英国北美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