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05年9月2日:科举制度废除日

1905年9月2日:科举制度废除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31 更新时间:2024/2/19 14:39:13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废除过程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

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除为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

武则天亲行殿试,并增设武举。其由皇帝特诏举行者称制科。诸科之中,惟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玉安石改用经义。元、明、清均用具法。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四书集注》等书。

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骛,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的首创时间史学界存在争议,有汉朝、隋朝、唐朝多种说法。

部分历史学家以隋朝有分科举人与进士科为由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朝。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开始于汉朝,证明汉朝不仅有分科举人、按科举人,汉朝还有考试进用,而且没有可靠证据证明隋朝有进士科。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的本质是唐朝开始的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以及考试黜落法,科举制开始于唐朝。

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66年9月3日:傅雷夫妇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1908年生于上海南汇,现代翻译家、学者。朱梅馥,女,1913年出生于上海。文学家傅雷之妻,曾与丈夫整理并出版了《傅雷家书》。1966年9月3日晨,傅雷和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人物简介傅雷,字怒安,号怒庵。1908年生于上海南汇,现代翻译家、学者。1924年考入上海大同

  • 1658年9月3日:克伦威尔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出生于英国亨廷登郡,英吉利共和国首位护国主(1649年5月—1658年9月3日在任),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曾逼迫英国君主退位

  • 1875年9月3日:费迪南德·保时捷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费迪南德·保时捷(又译费迪南德·波尔舍,Ferdinand Porsche)(1875年9月3日–1951年1月30日)是著名的德国汽车工程师,他对以往的汽车进行了革命性的更改,奠定了今天汽车模样,设计了甲壳虫汽车,保时捷公司的创始人。1875年9月3日,费迪南德·保时捷出生于奥匈帝国波西米亚北部的

  • 1924年9月3日:江浙战争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江浙战争(1924年9月3日-10月13日),又称齐卢战争、甲子兵灾,是1924年中华民国江苏督军齐燮元与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实际上是直系军阀与反直系军阀势力之间的一次重大较量,也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导火索。战争经过1924年9月3日上午10时,江浙战争在江苏宜兴打响了第一枪。苏军首

  • 2020年8月11日:萨姆勒·雷石东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传媒传奇——萨默·雷石东:他是全球最大传媒娱乐公司总裁,从维亚康母、派拉蒙、CBS到MTV;从《阿甘正传》、《勇敢的心》到《泰坦尼克号》;从二战英雄到传媒骄子,他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与战斗的气息。他掌管着全球最大的传媒娱乐公司,他是当今世界传媒业最富有、最成功的创业者,有“传媒帝王”之称。美国时间20

  • 1783年9月3日:美英巴黎条约签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巴黎条约》(英语:Treaty of Paris(1783))是1783年9月3日,美国与英国在巴黎签署的和平条约。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战争期间利用欧洲国家与英国的矛盾,同法国、西班牙和荷兰结成联盟并争取俄国武装中立。英国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失败,遭受国内反对派的攻击。在约克

  • 冰棍的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冰棍是世界各国人们都喜欢的止渴解暑食品。像水一样,它凉甜可口,起源于中国,适合夏季食用。制作简单、价格合理,所以很受人们欢迎,但在常温下一般会快速融化。起源中国是冰棍的故乡。早在3000多年以前,中国就有用冰解暑的记载。后来皇宫有用奶和糖制成的冰棍。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大约700多年前),皇宫里又

  • 东晋与南宋两个南方政权强弱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东晋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而南宋是北宋靖康之耻后宋室赵构在江南建立的政权,两个朝代先后相差800多年,都是由后世宗亲延续的朝代。同为南方政权,为何东晋北伐屡屡得手,而南宋北伐次次无功?中国历史上,要说偏安一隅的王朝就不得不提到东晋和南宋。同样都是割据江南,沦落的仅剩半壁江山,但是东

  • 冰淇淋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冰淇淋是以饮用水、牛乳、奶粉、奶油(或植物油脂)、食糖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食品添加剂,经混合、灭菌、均质、老化、凝冻、硬化等工艺制成的体积膨胀的冷冻食品。发展冰淇淋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美味冷冻奶制品。1500年,法国一位国王与意大利皇室的一位成员结婚时,冰淇淋又由意大利传入了法国,法国人在原有做法的

  • 浅析宋辽与宋金之间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北宋和南宋在此时面对的局势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两宋在对辽国、金国国策上先后作出的联强并弱的决定,我们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地看待。一、宋辽关系和宋金关系不同宋辽于1004年缔结檀渊之盟,成为兄弟之国,此后百年间再未进行过大规模战争,甚至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盟友。双方不但息兵休战,还大力开展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