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长相之谜

朱元璋长相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08 更新时间:2024/1/15 19:26:12

在明代帝画像中,明太祖朱元璋无疑最为特殊。帝王画像中多美化或写实,尤其是明代锦衣卫出身画家描绘的帝王像。而这位开国皇帝除了“标准”俊像外,还存在着很多明显的丑化之像。在南薰殿旧藏中,朱元璋所存画像最多,一人就有13幅。

如今,这13幅画像1幅在故宫博物院,12幅收藏在台北博物院。这13幅画像画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朱元璋:一个方面大脸,慈眉善目,五官端正,相貌堂堂;另一种则大相径庭,朱元璋的额头、下巴、两颊都突拱而出,隆鼻如蒜,尖嘴似猪,脸上布满了斑斑黑点,即所谓的“猪龙形”异象。

其实,朱元璋画像并非只有宫中所藏的13幅。如今南京、合肥、凤阳龙兴寺等地的有关单位及个人,也收藏了为数不少的朱元璋画像,其特征几乎是清一色的怪异长脸丑相。

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我们对他的印象应该是非伟大。可一旦把他的能力长相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上帝是公平的。虽然他的能力无与伦比,是可以和秦皇、汉武等齐名的皇帝,可他长得却是奇丑无比。

想到朱元璋的同时,我们的脑海里是不是会突然浮现出一幅画面——下巴突出、一脸麻子、五官比例极其不协调。

自大明王朝创建以来,后世流传的明太祖画像有很多种,其中有三种争议特别大。

1.长下巴、一脸麻子。

明太祖的这种长相,是在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很多人一直坚信,这就是明太祖的原貌。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确实非常丑,至少很不符合我们现代人的审美观。

这种民间画像,来源于朱元璋的故乡安徽凤阳。我们知道朱元璋小时候穷困潦倒,四海为家,他的家乡凤阳当地也非常的贫苦。后来朱元璋发达了,创建了大明王朝,他的家乡人都知道此事。然后就有人以他家乡人的描述,刻画了朱元璋长下巴、一脸麻子的这种画像。

为什么要这样画?按照凤阳人的说法:“明太祖自小家境贫寒,我们凤阳人本来就非常落后、贫苦,没有能帮得到他的地方。一脸麻子的丑陋外表可以表现出我们家乡的穷困状态,代表苦难的凤阳人。”

后来,这种画像就从此广为流传。也正是来源于家乡,所以这种丑陋的画像,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2.类似龙的长相

据传,朱元璋刚出生的时候,天降异象,有一位异士恰巧路过,并断言:“此子乃人中之龙。”后来朱元璋长大了,由于生活所迫,他四海为家,在行乞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和尚,经过一番仔细的查看,老和尚说:“此乃帝王之相。”

正是这几次的传言,成为了朱元璋这幅“龙像”画的依据,并广为流传。

3.普通帝王相

这种长相,看着很普通,和中国大多数的皇帝的长相都差不多。根据明朝《历代帝王像》画册中的记载,这种画像和明朝十几位帝王的画像非常相似。而且,民间也曾有这种画像的流传,基于此,这种画像也成为了人们最为认可的一种朱元璋画像。

综合以上观点,专家们则认为,第三幅画中的普通帝王相才是最合情合理,最接近朱元璋原画像的。所以说,史实往往出乎意料,不像人们想的那样,我们不要再被那种民间画给误导了。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天王星的运动周期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天王星(英文:Uranus,拉丁文:Uranum,符号:♅或⛢),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向外的第七颗行星(18.37~20.08天文单位),其体积在太阳系中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质量排名第四(小于海王星),几乎横躺着围绕太阳公转。这是第一颗使用望远镜发现的行星。威廉·赫歇尔在1781年

  • 海王星资料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海王星(英文:Neptune,拉丁文:Neptunium,符号:♆)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海王星的轨道半长轴为30.1天文单位(在太阳系行星中排名第8位),质量为17.1地球质量(第3位),半径位3.9地球半径(第4位)。海王星的视星等约为7.70等,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海王星对肉眼呈蓝色,西方

  • 2010年7月29日:全球老虎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全球老虎日一般指世界爱虎日。2010年1月,泰国召开的老虎保护亚洲部长级会议提出将每年的7月29日设为“全球老虎日”。2010年11月,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保护老虎国际论坛”(老虎峰会)通过了“全球野生虎种群恢复计划”并发表了《全球野生虎分布国政府首脑宣言》,倡议共同努力促进野生虎及栖息地的保护

  • 1836年7月29日:凯旋门竣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一道伟大的雕塑”,迎接日后凯旋的法军将士。同年8月15日,按照著名建筑师让·夏格伦的设计开始动土兴建,但后来拿破仑被推翻后,凯旋门工程中途辍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工程才得以继续。断断续续经过了30年,凯旋门终于在1836年7月

  • 1890年7月29日:文森特·梵高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

  • 胡惟庸案的背景与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作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加强了专制皇权。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内阁大学士的权力不如宰相,只有「票拟」权力,先送宦官,再由宦官上呈与皇帝。从此明朝名义上再无丞

  • 1883年7月29日:贝尼托·墨索里尼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贝尼托·阿米尔卡雷·安德烈亚·墨索里尼(Benito Amilcare Andrea Mussolini,1883年7月29日~1945年4月28日),1883年出生于意大利费拉拉省,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党魁、法西斯独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早年当过新闻记者、社会党党员。第

  • 替身演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替身演员又称替身,是演员的一种,指出于各种原因,代替影片中原演员表演某些特殊的、高难度的动作和技能,或原演员所不能胜任的惊险动作的特殊演员。一般选聘具有影片所需要的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代替某一演员完成规定的动作。一般替身演员在电影中不会正面呈现给观众,也不会署名在演员表中。大致包括裸替、文替、武替、

  • 1419年7月30日:掷出窗外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捷克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1419年7月30日,部分激进的新教徒上街示威,人潮聚集至新市政厅前的查理广场,要求释放被逮捕的信徒。随著游行群众情绪的高涨,也益发激起反胡斯派的不满,突然有人由市政大厅的窗口向胡斯信徒丢掷石块,立刻引爆了一触即发的情势。狂怒的激进份子冲进新市政厅,在群众的鼓噪煽动下,活活地

  • 卢循起义的起因与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东晋末年卢循、孙恩领导的农民反晋斗争。这次起义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起义军坚持斗争达十二年之久,转战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对东晋门阀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简介 在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乱爆发之时,琅玡人孙泰用五斗米道组织群众,准备发动起义。3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