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贞观之治的影响

贞观之治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404 更新时间:2024/2/17 0:25:31

贞观之治是唐朝627年-649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复苏经济,化繁荣,对外交流众多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

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鼎盛时期。它的影响重大,包括文治武功影响,还包括对内对外影响。

文治

1、奠定国基

贞观年间,太宗的各项善政,使官吏廉能,社会安定,人民丰衣足食,解决温饱,经济发展迅速,造成中兴局面,奠定了唐代274年的基业。

2、确立制度

贞观年间,经太宗的苦心经营,延续了隋代的多种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平仓制等,堪称完备,自至清各朝,无不模仿唐制,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3、政风沿袭

太宗施政有方,选问廉能,克己纳谏,成为一种良好的政治风气。历代有为的治国者,皆追慕「贞观政风」而力图仿效。

4、用人唯才

太宗用人唯才,不问出身,且重修《氏族志》,以功臣代世胄,科举代门第,逐渐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门第的风气,世家豪族轮流掌政的恶习,广开平民高仕的机会,清除旧社会的观念,缓了社会矛盾。

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古代集权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5、社会安定

贞观初年,经常发生灾荒,民生困顿。四年以后,政治绩效渐渐显著,人民出外不闭门,行旅不须带粮,米每斗三、四钱,物价低廉,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安定。

6、文化远播

因东西交通畅通,遂使唐文化东传日本,南及安南,西越 岭,北达大漠,唐的制度、学术及工艺技术等因而流传四方。

武功

1、声威至今

自贞观后,唐的声威远播,以后外族称中国人为「唐人」,下迄元、明之际,西北诸国对中国天子仍尊称为「天可汗」。

2、中外交流

贞观四年(630年)平定东突厥,贞观九年(635年)平定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年)平高昌,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平定薛延陀,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平定龟兹和焉耆,贞观十九至二十三年(645-649年)征高丽,大漠南北和天山南北得以通行无阻,对外贸易遂得以加强,从而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贞观之治的不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要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唐太宗就算再厉害也是个人,是人就有不足,不能因为他的功绩而忽视它的不足。同样,不能因为贞观之治很厉害就全盘肯定,也要发现其中不足,而这些不足才能使我们更加完善的去看待事物。贞观时期的初唐处于帝国的上升阶段,贞观之治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唐太宗本人施政的问题上。按照儒家经典教义来

  • 黑九月事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黑九月事件是1970年9月约旦与巴解组织之间发生严重流血冲突的事件。1970年9月6日,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人阵”把英国、德国和瑞士的3架飞机劫持到约旦(共劫持5架,另有1架被劫持到它国,1架未遂),并扣留飞机上300名美国、英国、以色列、西德和瑞士的乘客,飞机迫降约旦机场发生大爆炸。9月12日,他们

  • 应对全球变暖的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面对全球变暖,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想法,要围绕地球建立一个由小微粒或太空飞船组成的人工太空环,遮蔽热带阳光,调节地球温度。一些反对者认为,这种想法肯定会有一些副作用,一个能够对太阳光进行有效散射的粒子带将会使我们的每个夜空都变成和满月时一样明亮;而且预算将高得惊人,可能达到6万亿到200万亿美元,就连

  • 玫瑰战争产生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玫瑰战争(又称蔷薇战争;英语: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的内战。两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王室的分支,约克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的第四子的后裔、兰开斯特家族是爱

  • 玫瑰战争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玫瑰战争是英王爱德华三世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的内战。两个家族之间的对立始于英王理查二世被他堂弟,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博林布鲁克(Henry of Bolingbroke)在1399年推翻。根据先例,理查二世立了爱德华三世的次子莱昂纳尔的外孙罗杰·莫蒂默

  • 清东陵第一次被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清东陵曾经是一块与世隔绝、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家禁地。自顺治皇帝开始,先后有5位皇帝葬在这片宛若虎踞龙盘、充满王气之地。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它是在清朝国势鼎盛时期修建的,耗银两百多万两,遍选天下精工美料,建筑艺术精湛华美居清陵之冠。统治近代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西太后慈禧的定东陵,兴建于清末,工程前后耗银

  • 清东陵第二次被盗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清东陵第二次被盗则发生在1945年秋冬之季。那次东陵被盗案件虽不如前一次出名,其细节也很少有人了解,但它的规模之大,损失之重,却远远超过了头一次。他们作案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咸丰皇帝奕詝的陵寝定陵。1945年9月23日这天正逢集日,守陵的班长轮到新立村的张小秃。经过精心策划,王绍义把盗陵队伍分成两拨,一

  • 布洛尔希思之战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布洛尔希思之战,玫瑰战争期间英王亨利六世率领的兰加斯特家族军队与索尔兹伯里伯爵率领的约克家族军队于1459年9月23日在斯塔福德郡布洛尔希思进行的一次战斗。兰加斯特家族军队渡过一条小河后,亨利六世休整部队并准备进攻索尔兹伯里时,约克家族军队抢先发起冲锋,一举重创兰加斯特家族军队,亨利六世率残部溃逃。

  • 古勒山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古勒山之战,发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努尔哈赤在古勒山(今辽宁新宾县上夹乡古楼村西北)一带大败海西女真叶赫等九部联军的作战。此战是明代女真各部统一战争史上的转折点。它打破了女真九部军事联盟,改变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力量对比,表明女真力量核心由海西而转为建州。古勒山之战的背景努尔哈赤自

  • 北安普敦战役胜利的后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北安普敦战役的胜利,大大超过了理查·金雀花的想象。之前被俘虏的老婆和两个儿子也被放回。大喜过望的他,开始变的忘乎所以。接着在伦敦召开的议会中,公爵第一次提出对王位的要求。他希望自己和建立兰开斯特王朝的亨利四世一样,能从爱尔兰直接走上国王的宝座。但是这一次他失算了。包括铁杆盟友沃里克在内的支持者,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