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邺城之战的经过及结果

邺城之战的经过及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6 更新时间:2024/2/29 8:10:19

邺城之战,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九月至乾元二年三月,唐军围攻邺城(今河南安阳)安庆绪部,与其援军史思明部交锋时被狂风惊散溃败的作战。

唐至德二载(757)十月,在陕郡之战后,安庆绪仅率1300人从洛阳逃往邺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唐军遂收复洛阳城,并遣军攻占河内(今沁阳)等地,迫降安将严庄;陈留(治今开封)军民杀安将尹子奇归唐;唐将张镐率兵收复河南、河东郡县。但肃宗忙于迎太上皇还都,未及时遣军追击安军残部。

安庆绪至邺后重整旗鼓,旬日之间,其将蔡希德自上党(今山西长治)、田承嗣自颍川(今河南许昌)、武令珣自南阳(今邓州),各率所部至邺城会合,连同安庆绪在河北诸郡招募的新兵,共约6万人。安庆绪忌史思明势盛,于十二月遣使至范阳(今北京城西南)调兵。史思明囚安庆绪使者,以其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被授范阳节度使;半年后复叛。

唐乾元元年(758)九月至次年三月,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各部唐军围攻邺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安庆绪部,与其援军史思明部交锋时,九路兵马被狂风惊散溃败。郭子仪军溃退至河阳桥,李光弼整军返回太原,其余节度使各回本镇,史思明重新占领洛阳。

乾元元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鲁炅、李奂、许叔冀、李嗣业、季广琛、崔光远等七节度使及平卢兵马使董秦共领步骑约20万北进主攻安庆绪,又命李光弼、王思礼两节度使率所部助攻,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各军行动。十月,郭、鲁、季、崔等部先后北渡黄河,并李嗣业部会攻卫州(今河南卫辉),以弓弩手伏击而逐,大败安庆绪亲领7万援军,克卫州,诛杀叛将安庆和;旋又趁势追击,在邺城西南愁思冈击败安军,先后共斩其3万余人。安庆绪退回邺城,被唐军包围,急派人向史思明求援,许以让位。

史思明率兵13万自范阳南下救邺城,先遣步骑1万进驻滏阳(今河北磁县),遥为声援。十二月,史思明击败崔光远夺占魏州(今大名北)后,按兵观望。二年正月,李光弼建议分兵逼魏州,各个击破史军,鱼朝恩不纳。二月,唐军围邺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四月不下,师老势屈。史思明率部向唐军逼进,并截断唐军粮运。三月初六,号称60万之唐军,布阵于安阳河之北。史思明亲领精兵5万与唐军李(光弼)、王、许、鲁等部激战,双方伤亡甚重。郭子仪率军继至,未及列阵,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两军皆大惊而退。唐军南撤却一退不可止,郭子仪部退保河阳桥。其余各节度使兵退归本镇。史思明收集部众驻邺城南,诱杀安庆绪及高尚、崔乾祐等,入城兼并其军,遂留其子史朝义守邺城,自还范阳。

此战,唐肃宗待安庆绪逃至邺城一年后才下令攻讨,发兵数十万竟不设元帅,无统一节度;久围城不下,粮秣不继,军心不稳,终于酿成一次大溃败。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安禄山是在哪里起兵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禄山乘铁舆,其属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几代人没有见过战争了,

  • 唐廷面对安禄山起兵是如何反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禄山乘铁舆,其属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几代人没有见过战争了

  • 藩镇割据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中后期某些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完全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唐代藩镇割据主要表现在河北,而河北割据又集中在三镇。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少数藩镇割据(例如河朔三镇),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

  • 1882年6月24日:马寅初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马寅初(1882年6月24日—1982年5月10日),字元善,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浙江嵊州人。马寅初自幼聪颖,刻苦攻读,曾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拒绝军阀、政客拉拢,毅然到北京大学任经济学教授,致力于教学与科研,著书立说,抨击时弊,成为“五四运动”前夕就享誉很高的教授。曾

  • 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

  • 2008年6月24日:邵华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邵华(1938年10月-2008年6月24日),女,汉族,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湖南常德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6年7月参加工作,1979年6月入党,大学文化,研究员。邵华是毛岸青夫人,少将军衔,是共和国15个女将军之一。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副部长(副军职),第七、八、

  •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大家在提到唐朝由盛转衰的时候,总会顺口提一句,安史之乱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是,好像很少有人深入的去了解,安史之乱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有多恐怖?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正处在开元盛世,国力强盛,如日中天,被如今的网友称为“巨唐”,正因为唐朝的强大,至今我们都把“唐”作为中华文明的标志之一。盛世高歌,

  • 1859年6月24日:索尔弗利诺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奥地利军与法国联军在意大利北部卡斯蒂廖镇的索尔弗利诺交战,称为索尔弗利诺战役。这场15小时的战争造成5.5万人阵亡。索尔费里诺战役,或称为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法奥战争,发生于1859年6月24日,拿破仑三世率领的法国军队和维克多·埃马钮埃尔(Victor Emmanuel)二世率领的撒丁军队组成了

  • 安史之乱后唐朝延续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唐朝的一次著名的事件,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世转向衰竭的一个转折,也促使了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持续了一百多年,虽然最后是唐朝获胜,但是却对唐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还延续了多少年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

  • 杨玉环马嵬坡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旧唐书》卷五一讲,安禄山反叛,玄宗等逃离长安,途径马嵬坡时,赐死杨贵妃,并葬于此地。玄宗后来自蜀地重返京都,念及旧情,密令改葬。当挖开旧冢时,发现“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天宝九年(公元750年),杨玉环大大得罪了玄宗,玉环的从兄杨国忠请教吉温,吉温跑过去对玄宗说:“宫里女人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