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亚罗号事件简介

亚罗号事件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134 更新时间:2023/12/23 1:11:26

1853年英美等国中国提出“修约”交涉遭到拒绝。1856年10月8日,英国侵略者制造“亚罗号事件”。“亚罗号”事件是中国近代时期英国一系列粗暴践踏中国主权和损害中国管辖权事件中的一个。

亚罗号事件经过

触发英国发泄其愤怒的是1856年的“亚罗号”(Arrow)事件。1856年10月初,一艘100吨的中国商船“亚罗号”,自厦门开往广州,停泊黄埔。“亚罗号”是一艘三桅帆船,装备欧式船壳和中式帆篷的混合船舶,船上水手全是中国人,船主是香港华人方亚明。该船曾被海盗夺去。为防备中国官府无力剿灭的沿海海盗,该船已向英国香港皇家殖民地当局登记。

10月8日早晨8时到8时半之间,当“亚罗号”悬挂英国国旗停靠在广州城外时,4名中国官佐和60名兵丁登上该船,声称要搜寻一个臭名远扬的海盗,据称这名海盗就在船上。他们拘拿了12名华人船员,混乱中英国国旗被扯下。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受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兼全权代表包令的指示,于10月12日强烈抗议中国方面侮辱英国国旗,并不经英国领事的许可拘捕船员。他要求以后尊重英国国旗、释放全部12名水手,并在48小时内由两广总督出具一份书面道歉。

两广总督叶名琛严词否认当时船上有张挂任国旗,并质问该领事为什么干预一桩由中国巡捕在一艘停泊于中国港口且为中国人所拥有的船上拘拿中国人的案件。叶名琛当时并不知道,在事件发生之前,"亚罗号"的登记业已过期,否则他肯定还要加上这一条。巴夏礼认为叶名琛的答复不能令人满意,于是下令扣押一艘中国师船作为赔偿要挟。

在相持良久之后,叶名琛于22日放回了12名船员,但断然拒绝道歉。23日英驻华海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这样“亚罗号事件”成为了英国政府蓄意挑起侵华战争的借口。并成为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事件背景

广州入城问题

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战后时期最棘手的事件,是英国人进入广州城的权利问题。在五个口岸中,除广州外,其它口岸全都按期向外国人开放通商、居住和驻设领事:上海在1843年11月开放、宁波在同年12月开放、福州和厦门在1844年6月开放。但是,广州的居民却顽强地拒绝让英国人入城,而只是同意他们居住在原来的商馆区。居民争辩说,虽然条约列明开放广州,但却没有明确写明洋人可住到城里。条约的确没有明规定这一点,但其它四个开放口岸的居民都没有反对英国人进入他们城墙以内的权利。

事实上,在上海的洋人获准进入该城后发现卫生条件和住宅条件并不理想,以致自动撤到城外建立了居住地。但在广州,英国人越是遇到抵制便越是坚持入城的权利。当地民众不想退让,并把英国人入城看作是对他们城市的一种侮辱,于是,“广州入城问题”便成为一个颇具争执的焦点。

历史上,广州一向以与洋人冲突著称:

据称在中古时期便发生过杀戮阿拉伯人的事件。在鸦片战争期间,广州人比其它任何城市的人遭受了英国人更大的羞辱,广州城是在1841年以“赎金”赎回的。

在战后时期,广州遭受了一部分外贸生意被上海夺走的困厄,因为上海更靠近茶丝产地。广州的茶叶出口额从1844年的6,900万磅下降到1860年的2,700万磅;而上海同期的出口额则从1,100万磅上升到5,300万磅。广州的生丝出口从1845年的6,787担下降到1847年的1,200担;同期上海的生丝出口则从6,433担上涨到21,176担。广州贸易的衰退损害了当地人的生计,于是他们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到人数最多的洋商英国人身上。这种普遍的不满得到了当地士绅的组织和领导,并配备了最初在鸦片战争时期由林则发给乡勇的武器,于是便成为一股相当大的力量。

身为钦差大臣和两广总督的耆英,夹在英国人不断加强的入城要求和广州绅民顽固的抵制中间。耆英知道中国的条约义务,但当地民众却未必知道;1846年1月,他大胆宣布开放广州城。他这样做的后果是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无数的揭帖四围流传,抨击他的安抚政策,并讽刺他向敌人谄媚奉承。

暴民们上演了一场袭击据说是亲英的广州知府的闹剧,火烧了他的衙门,使广州城陷入一片混乱。耆英在这种众怒难犯的形势下不得不修改了他的公告。幸运的是,英国政府并不想为“广州入城问题”立即与中国发生冲突。1846年4月,德庇时和耆英达成了一项协定:英国人将推迟入城;中国则允诺不将舟山群岛割让给其它任何国家(以杜绝当时盛传的法国之图谋)作为交换。

受英国人退让的鼓舞,广州民众变得比以往更加大胆,他们向外出的英国人投掷石块的事件屡有发生。1847年4月,德庇时进行报复;他率900名士兵乘三艘武装汽船和一艘方帆双桅船攻陷了虎门炮台,塞住了827门火炮的炮口并占领了广州的商馆区。

4月6日,耆英连忙与他谈妥一项协定:清廷答应让英国人在两年之后入城,并惩处那些冒犯英国人的华人,以及给予英国商人和传教士建造货栈和教堂的权利。由于向英国人妥协,耆英的公众形象无可挽回地损坏了。他意识到“广州入城问题”迟早会触发一场他本人无力阻止的冲突,也知道他本人无力对付沿海地区日益加剧的海盗问题,于是他设法在事态变得不可收拾之前摆脱困境。他以年老体衰为由请求朝廷将他召回。他的请求被批准了,1848年3月耆英返回北京。

钦差大臣和两广总督的职务授给了一位仇视洋人的官员徐广缙(约1786-1858年),而广东巡抚一职则授予了叶名琛(1807-1859年)。继耆英被召回后,这两人的任命标志着中国政府内部那股在战败后一直低落的反抗势力重新抬头。徐广缙和叶名琛在广州通力合作,对洋人采取一种不作屈服的姿态,同时鼓动民众阻遏英国人的入城。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792年8月22日:龚自珍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

  • 1642年8月22日:英国内战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英国内战(英语:English Civil War),是1642年8月22日至1651年9月3日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英国辉格党称之为清教徒革命(英语:Puritan Revolution)。此事件对英国和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由此将革命开始的1640年作为

  • 抹香鲸的习性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抹香鲸(学名:Physeter macrocephalus):头部巨大,下颌较小,仅下颌有牙齿。主要食乌贼。体长可达18米,体重超过50吨,是体型最大的齿鲸,头部可占身体的1/3,无背鳍;潜水能力极强,是潜水最深,潜水时间最长的哺乳动物。体型似鱼,用肺呼吸。颈短,头似与躯干相联;颈椎愈合;鼻孔为喷孔

  • 1969年8月22日:施今墨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施今墨是中医临床家,医术高超活人无数,也治愈了民间的许多疑难重症。毕生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提倡中西医结合,培养了许多中医人才。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治愈了许多疑难重症,创制了许多新成药,献出700个验方。为中医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施今墨(1881年3月28日-1969年8月22日

  • 龙涎香的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龙涎香[lóng xián xiāng]又名龙腹香,其色黑褐如琥珀,有时有五彩斑纹,呈不透明的固态腊状胶块,焚之有持久香气,有股独特的甘甜土质香味,故西方称之为“灰琥珀”。自古以来,龙涎香就作为高级的香料使用,香料公司将收购来的龙涎香分级后,磨成极细的粉末,溶解在酒精中,再配成5%浓度的龙涎香溶液,

  •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英文:Molotov–Ribbentrop Pact,又称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是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苏方代表为莫洛托夫,德方代表为里宾特洛甫。该条约划分了苏德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这个条约造成日后

  • 1978年8月23日:科比·布莱恩特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科比·比恩·布莱恩特(Kobe Bean Bryant,1978年8月23日—2020年1月26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得分后卫/小前锋(锋卫摇摆人),绰号“黑曼巴”/“小飞侠”。1996年NBA选秀,科比于第1轮第13位被夏洛特黄蜂队选中,后被交易至洛杉矶湖人队

  • 足球金球奖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金球奖(Ballon d'Or)是由法国《队报》旗下杂志《法国足球》(France Football)自1956年起举办的授予每年度最优秀的欧洲足球运动员的奖项,也是世界足坛上最负盛名、影响力最大的足球奖项评选之一。金球奖1994年之前评选对象限定为拥有欧洲国籍的球员;1995年开始评选对象放宽为效

  • 董鄂妃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董鄂妃的身世有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就是正史说,第二种是秦淮八艳之董小宛说,第三种是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福晋说。顺治帝与董鄂妃之事,历来为世人所瞩目。辛亥革命后,董鄂妃的来历问题,又引起人们的议论,先曾说她是明末秦淮八艳董小宛,后又认为她本顺治弟媳、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福晋。前一种说法属于误解,较快得到澄

  • 784年8月23日:颜真卿遇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