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服骑射是哪位古代君王的改革

胡服骑射是哪位古代君王的改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66 更新时间:2024/1/16 15:54:53

“胡服骑射”是指战国时赵武为了国家的强大,推行“胡服”、教练“骑射”的故事,表现出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形象。

基本解释

据《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也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是说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后决定推行胡服、教练骑射,励行改革。

当时所谓的“胡服”,是指类似于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装,同中原华夏族人的宽衣博带长袖大不相同,所以俗称“胡服”;“骑射”指周边游牧部族的“马射”(骑在马上射箭),有别于中原地区传统的“步射”(徒步射箭)。从此,使军队中宽袖长衣的正规军装,逐渐改进为后来的衣短袖窄的装备。从而顺应了战争方式由“步战”“骑战”发展的趋势,为国家的稳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背景

战国时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而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邑被占。赵国眼看着被别国兼并。特别是赵国在地理位置上,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这些部落都是以游牧为生,长于骑马射箭,他们常以骑兵进犯赵国边境。

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他对手下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如飞鸟,去如绝弦,是当今之快速反应部队,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有不取胜的道理。”

胸有大志使赵国强盛的武灵王,对胡人骑兵的优越性,认识真切。他认为以骑射改装军队是强兵的道路,就对将军楼缓说:我国处在强敌包围之中,怎么办?“吾欲胡服”。

因此,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在邯郸城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

改革过程

胡服就是采用胡人的服装,即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穿皮靴。这赵武灵王的胡服改制很彻底,他不仅要使军队将士改穿,还要全国上下臣民都改穿,所以这一改变穿着的革新触及的层面就很广,加剧了改革的困难。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就遭到邯郸许多皇亲国戚的反对。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拒绝接受变法。赵武灵王驳斥他们说:“德才皆备的人做事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对策的,怎样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就怎样去做。只要对富国强兵有利,何必拘泥于古人的旧法。”

赵武灵王抱着以胡制胡,将西北戎狄纳入赵国版图的决心,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拦,毅然发布了“胡服骑射”的政令。赵武灵王号令全国着把袖子改窄,习骑射,并带头穿着胡服去会见群臣。窄袖交领右衽服装在赵国军队中装备齐全后,赵武灵王就开始训练将士,让他们学着胡人的样子,骑马射箭,转战疆场,并结合围猎活动进行实战演习。

公子成等人见赵武灵王动了真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在下面散布谣言说:“赵武灵王平素就看着我们不顺眼,这是故意做出来羞辱我们。”赵武灵王听到后,召集邯郸城满朝武大臣,当着他们的面用箭将门楼上的枕木射穿,并严厉地说:“有谁胆敢再说阻挠变法的话,我的箭就穿过他的胸膛!”公子成等人面面相觑,从此再也不敢妄发议论了。

不过,赵武灵王事先预知反对者必强、阻力大。于是在赵国信都(今河北邢台)之信宫先找大臣肥义和将军楼缓商议了五日。肥义和楼缓都十分赞同。武灵王乃下定决心,下令全国实行胡服。他自己首先穿了起来,又派专人去告诉他的叔父公子成,请他穿窄袖交领右衽的服装。

使臣回报公子成持不赞成的态度,武灵王便亲自去说服公子成,这样公子成也穿窄袖交领右衽的服装上朝。

贵族赵文、赵造、周袑、赵俊等劝阻不要实行窄袖交领右衽的服装。赵武灵王反驳他们说:“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并指出,“便国不必法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对于衣服,他说“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也,非所以论贤者也。”赵武灵王得到大臣们的支持,反驳了一些贵族的责难,特别是像公子成这样很有影响的贵族,也穿上窄袖交领右衽的服装,于是窄袖交领右衽的服装就在赵国上下推行开来。

后来赵国攻下原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后,把它改作“骑邑”,以训练骑兵。有位叫牛赞的又出来反对,说“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失经则弱。”武灵王驳斥他说:“古今异利,远近易用”。“子知官府之籍,不知器械之利”,“今子以官府之籍,乱寡人之事,非子所知!”牛赞忙下拜说“臣敢不听令乎!”

改革成效

由于实行胡服,赵国建立起以骑兵为主体的一支军队,它在战争中的作用即刻显示出威力来。就在行胡服的次年,赵国就向侵略赵国已久的中山国发动进攻,一直打到宁葭(今河北获鹿县北)。又西攻胡地,到达榆中(今内蒙古河套东北岸地区),“辟地千里”,林胡王向赵贡献良马以求和。赵武灵王让代地的相赵固专主管所占领的胡地,向内地提供骑兵。

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分三路大军进攻中山国,夺取了中山国的丹丘、华阳、鸱之塞、鄗、石邑、封龙、东垣等地。中山王献4邑请和,赵军才停止攻击。赵武灵王决心要灭掉中山,于二十三年、二十六年相继再攻中山,到赵惠王三年(公元前296年),终于最后灭掉中山,把中山王迁到肤施(今陕西绥德县东南)。

赵国在加紧进攻中山的同时,还向北方的匈奴侵略者出击,“攘地北至燕、代”。向西边林胡、楼烦用兵,到达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

可以说,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成为当时除秦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赵灭中山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赵灭中山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中期的战争。从公元前307年攻打中山国房子到公元前296年并吞中山国结束,共计12年的时间,赵国不仅除掉了心腹之疾,使得南北二地得以连成一体,领土的扩张也使国力强大起来。赵武灵王实行军事改革,加强骑兵训练,史称“胡服骑射”,是战国时中原各国建立独立骑兵部队之始,战斗力有所增

  • 洪水的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从客观上说,洪水频发有其不可抗拒的原因,可以说是“天命”难违。但是,万古奔腾的长江为什么仅仅在这20世纪短短的100年,清澈的江水就一去不复返?为什么百年一遇的洪水变成了几年一灾?十年一

  • 郑成功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郑成功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然而关于他的死,人们一般很少注意。对于这一点专门作些考察,便会发现郑成功的死因有些蹊跷。郑成功于1662年6月23日(农历五月初八)在台南去世,年仅38岁,当时正值台湾收复后不久,这使人们深为惋惜。关于郑成功的死,同时代人如李光地、林时对、夏琳等人的笔记都很简单,一

  • 林则徐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1850年11月22日,广西道上,钦差大臣林则徐奉旨赴任,日夜兼行百余里,至广东潮州普宁,不幸突然死亡。林则徐的死讯传到北京,咸丰皇帝特别颁发了《御祭文》和《御赐碑文》,盛赞林则徐一生的业绩。他的死也引起了封建地主阶级士大夫极大的震动,纷纷以诗文和挽联等形式来悼念这位伟人:痛惜林文忠,将星陨闽漳。天

  • 孔子出生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在绵延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的传统思想,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的孔丘,被捧到令人吃惊的高度,加上各种各样的头衔,罩上一层又一层的灵光圈。而关于孔丘的出生情况,也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现今一般通史书上,对孔丘即孔子的出生皆语焉不详。如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仅载:“孔子名丘,字仲尼

  • 揭秘香妃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关于香妃,百余年来,民间广泛流传着她的传奇性的故事,野史中也有许多文笔哀艳的记述。大意是说,清乾隆年间,远处祖国边陲的新疆天山南路,有一位回部王妃,长得非常美丽,身上还散发出一种异香,因此被人称为“香妃”。乾隆中叶,清兵入回疆,定边将军兆惠将香妃俘获后,送往京师。乾隆帝弘历有意将她纳入后宫,但这位艳

  • 2020年6月22日:导演乔·舒马赫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乔·舒马赫(Joel Schumache,1939年8月29日-2020年6月22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导演、编剧、制片人、服装设计师。1972年10月19日,担任服装设计的剧情片《顺其自然》上映。1976年4月7日,担任编剧的音乐电影《火花》上映。1981年1月30日,执导的奇幻喜剧片《变形女郎》

  • 1907年7月15日:鉴湖女侠秋瑾就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是第一个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早年岁月

  •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一汽集团,中国一汽或一汽,英文名称为FAW),位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身为第一汽车制造厂,由毛泽东亲笔题写厂名,饶斌创建,于1953年7月15日奠基。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一汽已成为年产销300万辆级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产销总量始终位列行业第一阵营。2017年8月

  • 1928年7月15日:福贵人李玉琴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李玉琴(1928年7月15日—2001年4月24日),祖籍山东,生于长春市一户普通人家,1942年考入伪满新京南岭女子优级学校。第二年,年仅15岁的李玉琴被选入伪满洲国的“皇宫”中,并被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封”为“福贵人”,这是溥仪的第四位妻子。1957年5月与溥仪离婚,次年和当时在长春广播电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