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多米诺骨牌的由来

多米诺骨牌的由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901 更新时间:2024/3/14 3:00:35

多米诺骨牌(domino)是一种用木制、骨制或塑料制成的长方体骨牌,起源于中国北时期,由意大利传教士等带往欧洲。玩时将骨牌按一定间距排列成行,轻轻碰倒第一枚骨牌,其的骨牌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

多米诺是一种游戏,多米诺是一种运动,多米诺还是一种化。它的尺寸、重量标准依据多米诺运动规则制成,适用于专业比赛,与蝴蝶效应相似。

多米诺骨牌起源

多米诺是种文化。点数多米诺骨牌它起源于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赋予它独特的教育功能。

多米诺骨牌组成和颜色

多米诺一幅图案由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张骨牌组成。多米诺骨牌除了可码放单线、多线、文字等各式各样的多米诺造型外,还可充做积木,搭房子,盖牌楼、制成各种各样的拼图。

多米诺骨牌本身具有大约8种颜色,一般人们把它们称为“基本色”。这些基本色都是单色的,若要拼出美丽的图案,关键的一步是要为骨牌涂色。

涂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笔沾颜料涂在骨牌上面,这种涂法多用于涂单色。有时候一枚骨牌上会要求有多种颜色,这时就要用一种叫做Poska的专用笔,涂出的实际上是一种漆料。最后在推骨牌之前,还要把骨牌竖起朝外的侧面涂成较统一的颜色。

多米诺骨牌游戏精神

1、人生如游戏,玩好不容易,需要良好的心态,好好把握每一天。

2、人做事,要学会忍耐、专注、执着,要有拼搏的精神,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3、要与时俱进,勇于进取,永无止境。

码牌时,骨牌会因意外一次次倒下,参与者时刻面临和经受着失败的打击。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要树立信心,鼓起勇气,重新再来。人只有经过无数这样的经历,才会变得成熟,最终走向成功。

多米诺骨牌需要一张张摆下去,它不仅考验参与者的体力、耐力和意志力,而且还培养参与者的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多米诺骨牌是一项集动手、动脑于一体的运动,能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增强自信心、品位高雅的娱乐活动,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对开发参与者的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对训练参与者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都非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参与者的意志,最大限度地发扬团队精神。

多米诺骨牌的历史沿革

中国

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民间出现了一种名叫“骨牌”的游戏。这种骨牌游戏在宋高宗时传入宫中,随后迅速在全国盛行。当时的骨牌多由牙骨制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称,民间则称之为“牌九”。

西方

多米诺骨牌实际上是发源于中国古代的“牌九”。据记载,19世纪流传到意大利后,人们利用牌九上面的点数来做一些拼图游戏,后来一个意大利人好奇地把骨牌竖起来,逐渐发展成了原始的“多米诺”。

1849年8月16日,意大利传教士多米诺从中国回到阔别8年的米兰。他拿出一件又一件的礼物给家人,但他的女儿小多米诺只喜欢一套28张的骨制产品--牌九。她男友阿伦德是个性情浮躁的人,小多米诺就让他把28张牌一张一张竖起来,不许倒下,还规定时间完成---如果不成功就限制他一周不许参加舞会!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磨练,阿伦德终于变的性格坚强,做事稳重,让米兰人大吃一惊。

于是,传教士多米诺为了让更多的人玩上骨牌,制作了大量的木制骨牌,并发明了各种的玩法。不久,木制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个欧洲传播开来,骨牌游戏成了欧洲人的一项高雅运动。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多米诺骨牌的原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多米诺骨牌游戏规则非常简单,将骨牌按一定间距的尺寸排成单行,或分行排成一片。推倒第一张骨牌,其余发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或形成一条长龙,或形成一幅图案,骨牌撞击之声,清脆悦耳;骨牌倒下之时,变化万千。多米诺骨牌的物理原理这种效应的物理道理是:骨牌竖着时,重心较高,倒下时重心下降,倒下过程中,将其重力势

  • 珍妃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有关珍妃之死,《清史稿》采纳珍妃殉节跳井说,由于此时是当时清朝遗老们主持下修订,自然倾向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爱新觉罗·载沣的看法,认为是珍妃殉节跳井,而非慈禧下令杀害。由于该书具有准正史地位,自然引起了广泛争议。在《爱新觉罗·毓欢》一书谈道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爱新觉罗·载沣对珍妃死时的看法

  • 揭秘大龙邮票悬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大龙邮票的发行史、子模特征和版式、邮戳、实寄封等,长期以来都是集邮研究的重要课题。悬案一:大龙邮票谁之手笔猜测1:费拉尔,上海海关造册处德籍职员。费拉尔的确设计过不少邮票,而且最著名的是中国邮政史上第一套纪念邮票、第一套多图邮票、第一套知道

  • 海蟑螂物种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海蟑螂(学名:Ligiidae)是一种常见的岸栖甲壳类,鲜少在海中活动,但遭遇危险会逃入海中,以生物尸体及有机碎屑为食,为食腐动物。有七对步足,及一双复眼,因貌似蟑螂而得名。海蟑螂又名海岸水虱,俗称海蛆,喜食海藻。海蟑螂肆虐,源于海上大范围的严重超负荷养殖。物种介绍海蟑螂(Ligia)隶属于节肢动物

  • 灵芝的药用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灵芝,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咳喘痰多,虚劳证等。用药部位子实体性味归经味甘,性

  • 1893年8月17日:瞎子阿炳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出生于无锡市,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阿炳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4岁时丧母,由

  • 2014年8月17日:香港反占中游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2014年8月17日下午,在超过30摄氏度高温下,香港社会各界逾19万人参加了由“保普选、反占中”大联盟发起的“和平普选大游行”,表达各界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依法实行普选的愿望和诉求。据主办方统计,共有19.3万人参加了游行。主办方还举行了“跑步上中环”、“为和平普选献花”活动。游行人数2

  • 2009年8月17日:《新闻直播间》首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新闻直播间》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09年8月17日推出的一档全天8小时新闻直播节目,由耿萨、纳森、梁艳、紫凝、顾国宁等担任主播。节目以焦点新闻播报为主,新闻评论和娱乐性新闻为辅。节目于2009年8月17日起每日9:00-12:00、13:00-18:00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首

  • 1992年8月17日: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SADC),简称南共体,其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1992年8月17日,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成员国首脑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举行会议,签署了有关建立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条约、宣言和议

  • 1990年8月17日:中国建成第一台天文子午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1990年8月17日,我国与丹麦天文学家合作研制的有效口径为240毫米的当时世界上最大反射式全自动水平子午环,在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安装完毕。这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第一台天文子午环,也标志着我国天文学在这一领域进入了世界先进领域。子午环是目视方法测定恒星位置的主要仪器,它的基本结构好像是一架大型的直轴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