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海牙密使事件的背景

海牙密使事件的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78 更新时间:2024/2/10 4:42:33

海牙密使事件,又称海牙特使事件(韩语:헤이그특사사건),是指1907年大韩帝国皇帝高宗熙派密使前往荷兰海牙,企图在第二届万国平会议(海牙和平会议)上揭发日本侵略韩国的真相,并呼吁欧美列强出面干预以恢复韩国主权的一次外交活动。

海牙密使事件的起因

历史背景

1904年2月,日本挑起了日俄战争,驱逐了俄国在朝鲜半岛的势力,控制了大韩帝国。1905年9月,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日本在战争中获得胜利,从此独占韩国并开始着手实施吞并措施。1905年11月17日,日本胁迫韩国政府签订《日韩保护协约》(乙巳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大韩帝国的外交权被剥夺,沦为了日本的保护国;日本则设置韩国统监府,伊藤博为首任韩国统监,全面掌控大韩帝国的内政外交。

至此,大韩帝国已经名存实亡,沦为日本事实上的殖民地。韩国上下展开了激烈的抗日斗争和救亡运动。各地掀起反日义兵运动,而大韩帝国皇帝高宗李熙自始至终反对《乙巳条约》,他没有在条约上签字,同时寄希望于欧美列强,决定采取外交手段来击退日本,恢复国家主权。

而此时的世界已经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全球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殆尽,弱肉强食已是司空见惯。日本对韩国的侵略行径自然得到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日本和英国在1902年达成了第一次英日同盟,1905年8月达成第二次英日同盟,作为日本盟国的英国明确支持日本对韩国的侵略。

美国表面上对韩国持同情态度,但在1905年7月29日,美国陆军部长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在日本东京与日本首相桂太郎交换了一份秘密的备忘录,即《桂太郎-塔夫脱密约》,美国与日本互相承认对方对菲律宾和韩国的支配权。1905年9月5日,在美国的撮合下,日本和俄国停战,并签署了《朴茨茅斯和约》,在和约中俄国承认了日本对韩国的统治权。另外在1907年6月10日签订的《法日协议》中,法国也承认了日本对韩国的控制。就这样,欧美列强都默认或支持日本对韩国的侵略,日本亦解除了它并吞韩国的后顾之忧。

但是,高宗皇帝对此并不知情,完全蒙在鼓里,他仍对美国、俄国等西方国家抱有幻想,他先在日俄战争期间就派李承晚赴美求援,但等来的却是美国调停下日俄《朴茨茅斯和约》的坏消息;

1905年10月,高宗又派长期与韩国皇室关系密切的旅韩美国人讫法(胡默·赫伯特,Homer Bezaleel Hulbert)博士携皇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求助亲笔信前赴美国,但罗斯福及国务卿鲁特都拒不接见。两次密使派遣没有达到目的,而高宗也时刻处在日本的严密监控之中。1907年2月,统监府两度公布“宫殿门票”制度的告示,高宗与外界接触也就更加困难。

直接起因

但是,高宗皇帝仍不死心,继续计划派遣密使进行救国外交活动,1905年10月,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倡议召开第二届万国和平会议,会议将于1907年6月在荷兰海牙召开,其中邀请了韩国。前韩国驻俄公使李范晋作为高宗皇帝和尼古拉二世的联络人,获悉这个消息后立即秘密地通报给韩国国内。高宗皇帝得知后非兴奋,认为这次以处理国际纠纷、维护世界和平为主旨的44个国家参与的国际会议是向欧美列强求援的大好时机,便决定再次派遣密使。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06年7月24日:ATI被AMD收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ATi(Array Technology Industry)是世界著名的显示芯片生产商,和NVIDIA齐名。在1985年至2006年之间是全球重要的显示芯片公司,总部设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万锦,2006年7月24日被美国AMD公司以54亿美元的巨资收购后成为AMD的一部分。ATi在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曾

  • 1985年7月24日:尧茂书触礁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尧茂书(1950年4月4日~1985年7月24日),四川省乐山市人,出生在乐山市市中区。1985年7月24日在漂行了1270公里后,于金沙江段触礁遇难。生前尧茂书是西南交通大学电教室摄影员,他是第一位漂流长江的人。向往长江尧茂书与长江似乎有一种天然的血缘,当他一次意外地发现中国国家考察队拍摄的《长江

  • 海牙密使事件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海牙密使事件表明了当时欧美国家对日本侵略韩国的认可态度,加速了日韩合并的进程。《乙巳条约》签订后,韩国沦为日本保护国,高宗皇帝寄希望于西方国家,于是派李相卨、李儁、李玮钟3人作为密使携带皇帝亲笔信参加万国和平会议。但在日本的阻挠和列强的漠视下以失败告终,李儁愤死海牙,高宗被逼退位。海牙密使事件的历史

  • 蓝玉案事件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蓝玉案,是指明洪武帝朱元璋诛杀大将蓝玉,继而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历史事件。此为明初四大案之一。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为加强集权借口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名将的重大政治案件。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者逾1.5万。事件背景朱元璋以蓝玉案为契机,不仅诛杀蓝玉一门,连傅友德、冯胜、王弼

  • 大爆炸宇宙论的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大爆炸宇宙论”(The Big Bang Theory)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大爆炸宇宙论的基本假设大爆炸理论的建立基于了两个基本假设:物理定律的普适性

  • 宇宙奇点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物理上把一个存在又不存在的点称为奇点。空间和时间具有无限曲率的一点,空间和时间在该处完结。经典广义相对论预言奇点将会发生。在具有合理物质源的广义相对论的经典理论中引力坍缩情形中的空间-时间奇性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情形下奇点必须存在——特别是宇宙必须开始于一个奇点。但由于理论在奇点处失效,所以不能描述

  • 蓝玉案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大将军蓝玉,而蓝玉是洪武时期的主要将领之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 奥斯卡评审的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奥斯卡金像奖从一九二九年开始,每年评选、颁发一次,从未间断过。凡上一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参加评选。金像奖的评选经过两轮投票,第一轮是提名投票,先由学院下属各部门负责提名(采用记名方式),获得提名的影片,将在学院本部轮流放映,观后学院的所有会员再进行第二轮投票(采用不记名方式),最

  • 小行星撞击说的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有关恐龙绝灭原因的假说很多,但最有名的莫过于美国科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茨(Luis Walter Alvarez)父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小行星撞击理论了。小行星撞击说由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茨与其儿子一同提出。他们认为,6500万年前的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发生猛烈

  • 砗磲海洋动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砗磲[chē qú](学名:Tridacnidae spp.):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海洋动物。共有1科2属9种,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最大体长可达1米以上,重量达到300千克以上。壳质厚重,壳缘如齿,两壳大小相当,内壳洁白光润,白皙如玉。外韧带,通常有一个大的足丝孔。铰合部有一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