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陀螺的起源

陀螺的起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24 更新时间:2024/1/2 19:30:40

陀螺的起源,因年代久远,较无详细可进一步参酌的资料记载。陀螺最早出现于后魏时期的史籍,当时称为独乐。在一般的书籍或网路资料查询当中可得知,在朝时就有一种类似陀螺游戏的小玩艺儿,名字叫做千千,类似如今的手捻陀螺造型,它是象牙所作成,以一个直径约4寸的圆盘,中央插上一支铁针为轴心,是古代宫女为打发时间所玩的一种贵族游戏,其玩法是将一个长约3公分的针状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捻使其旋转,等到快停时再用衣袖拂动它,让它继续旋转,最后,比比看谁的千千转得最久,谁就是获胜者。

至于陀螺这个名词,直至明朝才正式出现,当时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一书中,就提到一首民谣: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由此可见,在明朝时期,陀螺这个名词已正式出现于词语上,陀螺成为中国民间儿童们大众化的玩具,且从句中也可发现,民俗童玩的玩法是具季节性的,打陀螺成为春天的一项流行活动。

而随着时间的演变,陀螺也有崭新的样式与玩法,是许多人共同的心灵记忆,更洋溢着真挚的乡土情怀,包括笔者在童年时期,陀螺都是我们那一年代最热爱的童玩游戏之一,尤其钉干乐游戏,更是大家最热衷的玩法,大伙儿们把陀螺的轴心磨成各种形状,为的就是能把对手的陀螺劈打成半,而自己的陀螺能继续旋转,才是最后的赢家。

一般见的传统陀螺,大致是用木头、塑胶或金属制的倒圆锥形状,前端大多为铁制材料,玩者会因不同方式的玩法,将陀螺钉制作成圆柱形、斧头状或尖锐形…,但经时代的演变,科技的改良,大家玩的陀螺花样百出,且玩法创意多变,已有各式各样的材质与形状出现。

一般来讲,年纪较小的孩童可先从小陀螺玩起,小的陀螺玩具上面有一根突起小木棒,利用像宋朝那样的玩法用手来旋转;稍大的孩童便玩木制陀螺,木制陀螺的材质十分重要,通常是选用硬材,如樟树、番石榴树或龙眼木等。而打陀螺的绳子则要结实,且不会滑动,一般打陀螺的线是用绵绳或细麻绳最合适。

钉子的种类则是针形的钉子或前端为圆柱体者,最适宜旋转,也有长菱形的剑钉旋转劈打都可以,而三角形的斧头钉则只专用劈打别人的陀螺,自己却不太会旋转。在木陀螺方面,由于成年人的参与以及年龄层的分布较广,陀螺愈玩愈大,从数十公克到一百多公斤都有人在玩,若是再结合其它道具(例如:呼啦圈、飞盘、骑单车、溜冰……等)共同演出,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一般人认为打陀螺都是利用木制陀螺来抛掷,即利用棉绳缠绕陀螺后,用手施力将陀螺抛出后,以陀螺钉为轴心旋转的玩具;另外,在大陆地区也有人利用鞭打陀螺的方式,使其继续旋转;而有些厂商为了推广陀螺技艺,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别出心裁,改用其它方式(利用斗笠、废轮胎、弹簧、摩擦原理、单头铃、齿条…等),制作出许多新颖的陀螺相关童玩作品,而且甚至在陀螺身上加装电池及七彩灯炮,让陀螺旋转起来,发出绚丽多姿的彩光,以吸引打陀螺者的目光;

另一方面,有的厂商为了使陀螺旋转时发出响亮的声音,将陀螺身挖成中空,陀螺侧身有一长条状小空隙,特殊之处即在这里,当陀螺旋转时就可发出蜂鸣的响声,所以陀螺经过匠工的巧思琢磨,历经时代的演变,科技的改良,已有各式各样的材质与形状出现,所以陀螺经过匠工的巧思琢磨,不只老少咸宜,也更好玩更臻完美。

检视传统的民俗技艺项目,乡土童玩的种类众多,例如打陀螺、踢毽子、跳绳、扯铃等,这些自古流传的玩具和游戏,有些被继续保存下来,有些则随着时代的演变,经过改良创新变成好玩的益智玩具。因此,从古代至今试做比较,不同年代的童玩发展虽不尽相同,但都带给孩童们欢乐的童年时光,增添许多回味无穷的童年记趣。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97年7月23日:汤飞凡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汤飞凡(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著名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沙眼衣原体的发现人之一。曾任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21年汤飞凡从湘雅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被推荐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1929年回国,先后担作上海中央大学副教授、上海医学院教;19

  • 2012年7月23日:萨莉·赖德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萨莉·赖德(Sally Ride,1951年5月26日—2012年7月23日),是美国历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1983年6月18日,萨莉·赖德参加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执行的STS-7使命,时年仅32岁。她担任飞行工程师,负责操纵航天飞机的机械臂。这次太空之旅使她成为美国历史上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女宇

  • 2015年7月23日:清洁工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清洁工日,是由民间公益组织“心公益”发起的一场为纪念清洁工的网络节日,本着从我做起、人人参与、全民动员、美化环境为理念,减轻清洁工劳动作业的目的,节日发起时间为每年的7月23日,节气为“大暑”,活动的顺利开展,有效的增强群众爱护环境卫生的参与意识,并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群众的文明素养,养成

  • 1961年7月23日: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Frente Sandinista de Liberación Nacional,FSLN):执政党。1961年7月23日成立,主要由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组成,为推翻索摩查军人独裁统治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1979年7月至1990年4月执政。2006年11月在大选中获胜,时隔16

  • 2014年7月23日:台湾客机坠毁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2014年7月23日傍晚台湾复兴航空一架班机降落马公时,疑迫降失败坠毁,台湾民航主管部门高雄站表示,机上搭载54名乘客及4名机组人员,共58人。此次空难已造成机上48人罹难、10人受伤,另有5名当地村民被波及受轻伤。复兴航空编号GE-222的ATR-72型客机,正驾驶李义良2014年60岁,飞行经验

  • 1959年7月24日:厨房辩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厨房辩论指的是1959年7月24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博览会(American National Exhibition)开幕式上,时任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和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赫鲁晓夫之间展开的一场关于东西方意识形态和核战争的论战(两人之间的辩论均通过了他们的口译员传达)。辩论是在厨房

  • 空印案的背景与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空印案,发生在明代洪武年间。空印,就是在文书上预先盖上印章,需要用时再填写上具体内容。此案在当时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相当程度的重视。朱元璋认为官吏可以利用空白文书簿册作弊,所以要严惩使用盖有官印空白文书簿册者,因为牵连人数众多,为明朝初期一著名大案。有关空印案的处置,以至于发生时间,所杀人数,存在许多疑

  • 1927年7月24日:芥川龙之介服药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芥川龙之介(あくたがわりゅうのすけ、,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日本小说家。代表作《罗生门》、《竹林中》、《鼻子》、《偷盗》、《舞会》、《阿富的贞操》、《偶人》、《橘子》、《一块地》及《秋》等。芥川龙之介生于东京,本姓新原,父经营牛奶业。生后8个月,母精神失常,乃送舅父芥川家为养子

  • 郭桓案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发生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属于官吏贪污案件。户部侍郎郭桓等人,通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盗卖官粮。后被揭发,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对此,明太祖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为了追赃又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地主,遭到抄家破产的不计其数,地主对此怨恨极深

  • 2020年7月1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设工程名为“沪通长江大桥”,是中国江苏省境内一座连接苏州市和南通市的桥梁工程,位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上游、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下游,跨越长江江苏段。采用主跨1092米的钢桁梁斜拉桥结构,是世界上首座超过千米跨度的公铁两用桥梁。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于2014年3月1日动工建设;于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