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星堆为什么会突然消失是天灾还是人祸

三星堆为什么会突然消失是天灾还是人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01 更新时间:2023/12/23 1:12:37

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6个祭祀坑持续上新,引燃了全民考古的热情。造型夸的“三星堆神秘黄金面具”被网友P成表情包,风靡一时,吸粉无数。

三星堆之所以能够一夜爆红,是因为它浓厚的化底蕴。三星堆遗址位于成都平原北部的龙泉山西麓,坐落在沱江和岷江复合冲积而成的扇形平原。当地北有鸭子河,西南有马牧河,是农业耕作的理想区域。

据考古发掘,三星堆文化堆积层共有16层,距今5000至3000年。从出土文物看,该文化深受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外来文明的影响。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青铜神树等青铜器,在数量和质量上和中原的商周青铜器不相上下。三星堆青铜器采用了和南亚文明相似的铜焊法。这一技术直到春秋时期中原地区方才熟练运用。

和三星堆特立独行的文化气质一样,它的消失同样迷雾重重,令人费解。

地震洪水作怪?

三星堆文化戛然而止,地震洪水或许是元凶之一。源自川西北的沱江和岷江,水量巨大,水系庞杂,势能强劲。根据气象资料显示,古蜀地区在5000至3500年前处于第二、三新冰期,气温比现在高2至3℃,气候湿润,雨量充沛。

更为可怕的是沱江和岷江的源头位于龙门山地质断裂带。这条长500公里、宽70公里的断裂带极不平静,屡屡作怪。自公元1169年以来,发生破坏性地震25次,其中里氏6级以上地震20次。近半个世纪以来,该地区发生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10次。

历史上,地震裹挟洪水,频频肆虐成都平原。《汉书》记载:汉成帝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正月丙寅,蜀郡岷山崩,壅江;江水逆流三日。乃通。”《华阳国志》也载:晋成帝成康二年(公元336年)“冬,岷山崩,江水竭。”可见成都平原地震引发的水灾并非个案。

考古专家发现三星堆遗址第8堆积层有20-50厘米的富水淤积层,通是洪水停滞造成的。这一层相当于三星堆文化第4期,时间定位于商末周初,与遗址内的祭祀坑年代相符。不仅如此,三星堆古城墙被马牧河自西南东穿城而过。

地质考察表明,岷江及其支流杂谷脑河、雁门沟、文政沟曾在公元前1099年发生地震,引发的山崩堵塞河道,导致水位暴涨。专家据此推测在地震的作用下,马牧河被迫改道,造成了三星堆文化的毁灭。

雷击毁灭?

地震洪水摧毁三星堆,看似合乎情理,实际仍不完善。在祭祀坑中,存在着大量骨渣和植物灰烬,而且坑中器物大都损毁变形,甚至呈半熔化状态。令人困惑的是祭祀坑并没有焚烧烟熏的痕迹。如此大的破坏力显然不是地震洪水能够做到的。

古代缺乏避雷知识,时常引发雷击事件。在传统观念中,雷电被认为是上天降下的惩罚。雷击频现,反而激发了人们虔诚敬神的欲望,不断供奉如青铜器、象牙、玉器等祭品。而高大的青铜器又成为良性导体,再次引发雷击。在供奉-雷击-供奉的恶性循环中,大量器物损失不可避免。

上图_“三星堆”金面具辫发青铜人头像

从气象环境上看,成都平原是雷电高频高发区,进一步扩大了雷击事件发生的概率。2013年8月7日12点至17点54分,四川全省共发生雷电云地闪击9774次,成都市发生雷电云地闪击2120次。2014年7月31日13小时内,德阳发生闪电9000余次,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

具备避雷措施的现代尚且如此,缺乏避雷知识的三星堆情况只会更糟。三星堆的大型建筑物遭多次雷击后损毁,古蜀人只得将其废毁,迁移到更为安全的金沙地区,被雷电击毁的神器埋入祭祀坑。恐怕是威力巨大的雷击,迫使古蜀人放弃了生活多年的三星堆。

商军灭蜀?

三星堆也有可能毁于战争。三星堆古城较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更大,足见其经济实力之强,况且古蜀国的冶炼技术比商朝更为先进,在与商王朝的竞争中,古蜀国明显占据着上风。商末的甲骨文中有“伐羌蜀”、“挞缶于蜀”、“伐缶于蜀”的卜辞,显示出商朝对古蜀国发动了多次打击。

在商军的重击下,古蜀国灭亡。《诗正义》坦言:“《檀弓》曰:‘国亡大县邑,哭於后土’者,以诸侯守社稷失地,哭於社,故云‘后土,社也’。”表明处理亡国善后必须进行社稷祭祀仪式,商朝也不例外。

遗址一号祭祀坑内的器物相互叠压,遵循着一定的次序。首先投入玉石器,然后摆放大型青铜器,接着倒入焚烧骨渣,最后放着陶器和铜戈。坑内每一件文物都是祭祀所用神器。这些神器大都受损严重,除瘗埋过程中受压破损之外,均有焚烧的痕迹。玉器有风化或残缺的现象出现,同一件器物碎片分布在坑内的不同位置。

上图_“三星堆”出土的太阳神鸟玉璧

在上古时期,本族认为祭祀仪式极为重视,对神像或神器的任破坏,被视为亵渎天神的行为,否则招致天神的抛弃和报复。祭祀坑内的情况,极为反常。大规模破坏神器的行为不是本族的行为,必定来自于异族的征服。

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三星堆一号祭祀坑既使用‘尞’祭,再将‘燔燎’后的祭品瘗埋”,与商朝祭仪十分相似。坑内清理出约3立方米经火燔燎敲碎的骨渣,很可能是连同古蜀国诸神共同灭绝的巫师群体,目的是阻止古蜀国继续举行通神祭祀。采用人牲或人殉祭祀方式,在商朝是完全可能的。由此判断,与商朝的战争的失利,可能造成了三星堆文化的湮灭。

三星堆遗址的意外问世,打破了中华文化一元化的格局,给多源一体的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相较造型离奇的青铜器,三星堆文化的消失同样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青铜纵目面具发出了相似的疑问:“我从哪里来?我要做什么?我要到哪里去?”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卡伦津人这么能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在国际田径短跑比赛中,博尔特甩开对手一大段距离夺冠,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我们知道他是牙买加非常优秀的运动员。牙买加优秀的运动员很多,但排名前十的基本都是短跑项目的,所以经常会有人会说牙买加是世界“短跑之王”。然而,在地球的另一端——非洲有一个部落却称霸世界田径长跑项目。你可能听说过肯尼亚统治着

  • 刘备白帝城托孤有没有刀斧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刘备因关羽、张飞之死对东吴怀恨在心,倾举国之力伐吴,诸葛亮虽然同通群臣力劝,被刘备否决。东吴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刘备一败涂地,不得不转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刘备也曾让诸葛亮自立,是否真心呢?刘备在托孤诸葛亮是有没有暗藏刀斧手,究竟有没有想杀掉诸葛亮?笔者认为刘备不可能要杀诸葛亮,也

  • 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前218年4月,迦太基元老院同意开战的消息抵达后,汉尼拔经过充分准备,决定远征意大利,他分出15000名士兵和21头战象,由他的弟弟哈斯德鲁巴·巴卡指挥,留守西班牙。汉尼拔自己则率领九万步兵、一万二千骑兵和37头战象,从新迦太基(西班牙的卡尔塔根那)出发,经过伊培拉河,击溃了卡塔洛尼亚部落的抵抗

  • 海格力斯长戟大兜虫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长戟大兜虫(Dynastes)成虫体长最长纪录为184毫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甲虫,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甲虫之一,分布于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力量极大,可以举起自身体重850倍的物体,以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赫克力士命名,一般显示其承载能力仅达100倍的体重的“独角仙”不同,而正式的独角仙指的是叉犀金龟属当中的独

  • 如何观察超级月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据广州市五羊天象馆,4月27日晚,夜空将出现今年第一次超级月亮。23时22分,月亮与地球最近,两者相距只有357378千米。此时,月亮的视直径最大。只要天色晴朗,中国各地都可观赏到。各地在月出后大约30分钟,月亮又圆又大,色泽呈现金黄。深夜时分,月上中天,月光最明亮。超级月亮简介超级月亮是1979年

  • 海格力斯长戟大兜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近日,厦门海关在进境包裹内截获5只活体甲虫,经鉴定均为俗称“大力神”的海格力斯长戟大兜虫。据了解,这种昆虫是全世界最大的甲虫之一,分布于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据了解,这样的宠物由于来源不明且未经输出国或地区的相关部门检疫,极有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生物,甚至成为外来入侵物种,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还对我

  • 如何饲养长戟大兜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长戟大兜虫属于犀金龟科,又叫赫拉克勒斯以及大力神甲虫,是世界上最长、最大的甲虫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南美州的热带雨林,大部分分布在哥伦比亚。它们的力量很大,因此以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赫克力士来命名。甲虫在印象中都是中小型到极微小的动物,长戟大兜虫在这些甲虫中却是“庞然大物”般的存在,其体长一般是在10厘米

  • 长戟大兜虫的人文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长戟大兜虫属犀金龟科巨型甲虫,属于夜间活动昆虫,具有趋光性。浅褐色的背壳上面带有星星斑点,黑亮的胸角极长,且很粗壮。有个别的背壳是浅灰色,有些发蓝。长戟大兜虫是世界上最大的甲虫,是甲虫收藏中的珍品,种名Hercules(赫拉克里斯)是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的儿子,被誉为大力神。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厄瓜

  • 一万年前的水母湖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水母湖,位于帕劳群岛其中一座岩岛埃尔·马尔克,是在大约1.2万年前形成的,当时地壳隆起致使这座岛屿高出海平面,海水则被其中部下陷处捕获。水母湖内生活着数百万只水母,它们是藻类的宿主,通过与藻类形成的共生关系生存。在大约每10年出现一次的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水母湖温度升高,致使水母居民大面积死亡,但这

  • 一万年前的水母湖在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水母湖,位于帕劳群岛其中一座岩岛埃尔·马尔克,是在大约1.2万年前形成的,当时地壳隆起致使这座岛屿高出海平面,海水则被其中部下陷处捕获。水母湖内生活着数百万只水母,它们是藻类的宿主,通过与藻类形成的共生关系生存。在大约每10年出现一次的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水母湖温度升高,致使水母居民大面积死亡,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