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只有汉朝能复国

为什么只有汉朝能复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294 更新时间:2024/3/19 22:36:35

中国封建社会从秦朝开始到清朝结束,朝代更迭不断。封建王朝往往走不出历史周期律,王朝末期基本是内部矛盾或外部矛盾无法解决而崩溃,最终通过战争改朝换代来解决问题。灭亡的王朝也有很多宗室子弟或追随者想复国的,但基本上没有真正复国成功的。

复国与偏安一隅建立小朝廷是不同的。复国意味着国家真的灭亡了,中途经过了其他朝代或乱世,再次建立与以前具有多方面相同性质的国家。真正的复国包括国号相同,血脉相同,疆域和影响力基本一致或有所超越,并且新建立的国家要承认与原来灭亡的国家是同一个国家,是原来国家中断后的再次建立和延续。

偏安朝廷实际上并没有灭国,只是疆域和影响力等变小,但国号和皇帝的血脉一直没断,往往只是换了一个皇室成员在新的都城登基,继续统治疆域变小的国家,国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算不上复国。

比如建都洛阳的西晋灭亡后,皇室成员司马睿跑到南方的建康(今南京)继续晋朝的统治,史称东晋。西晋和东晋国号都是晋,因此晋朝并没有真正灭亡,只是偏安一隅,算不上复国。

北宋和南宋的关系与西晋和东晋的关系差不多。建都开封的北宋本来算不上大一统的王朝,被金朝灭亡后,皇室成员赵构逃到南方的南京(后面又迁到杭州)继续宋朝的统治,国祚没断,只是国土进一步减小,史称南宋。因此宋朝由北宋变为南宋也只是偏安一隅,算不是复国。

实际上,不管是全方位强盛的唐朝,经济文化登峰造极的宋朝,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明朝,灭亡后都没有复国成功。历史上真正灭亡后,再次真正复国成功并再造辉煌的朝代只有汉朝一家。

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的汉朝(史称西汉)经过几代帝王的努力,到汉宣帝达到极盛后,盛极而衰,公元9年被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新朝取代,汉朝灭亡。直到公元25年刘秀再次建立汉朝(史称东汉),汉朝再次复兴,直到公元220年被曹魏取代,整个汉朝享国405年,是唯一超过400年的封建王朝。

汉朝能成功复国,绝不仅仅是刘秀一人的功劳,而是内外因共同作用,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汉朝复国成功都有哪些主要因素。

一、王莽的新朝改革不得人心,造成天下大乱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加剧,汉朝皇帝一个比一个年幼,皇权渐渐落入外戚手中,最终被王莽篡位,以假禅让的方式建立了新朝。虽然王莽新政的很多改革措施在今天看起来都是很先进也很符合人性,但他的改革过于理想化和急躁,没有考虑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以及各方利益,最终造成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内外交困,起义不断。

作为一个通过”禅让”而没有经过战争建立的新王朝,只有考虑兼顾当时各阶层的实际利益进行有效的改革,才能使得新王朝获得民心和官僚支持。但王莽作为新朝开国皇帝,他的思想和新政不仅让当时的人吃惊,更让今天的我们惊愕,甚至我们都怀疑他是不是现代人穿越回去的。虽然他建立的新朝一世而亡,没有后世帝王愿意给他庙号和谥号,但他却获得现代人给他的一个独一无二的称号——“穿越者”。

王莽的改革措施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不得人心的。如土地国有禁止私人买卖,田地多的人要分一点给没有田地的人,听起来挺好,但实际上不管土地多的官员或商人,还是少地无地的农民,都没有得到好处。官员或商人不想把自己的土地分出去,而走投无路的自耕农想把自己的土地卖了求生存的路也被堵死了。

还比如冻结奴隶和婢女数量,禁止买卖新的奴隶和婢女。这听起来简直是人性得不得了,但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遇天灾走投无路的自耕农最后基本是给地主当奴隶以求生存的,现在王莽的一纸诏书让人连奴隶都当不了,除了当强盗和举起反叛大旗,已无路可走。

王莽比较急躁的措施还包括币制改革和改地名等。新朝存在时间大概15年,王莽的四次币制改革共发明了28种各式货币,除了常见的金币、银币等,甚至包括刀币、布币,乌龟壳。

改地名也是王莽喜欢干的一件事情,如把豫州的南阳、河内、颍川、弘农、河东、荥阳六郡,分别改为听起来更为现代化的前队、后队、左队、右队、兆队、祈队。

王莽其实是一个有理想,有激情,说干就干,闲不住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皇帝。王莽的改革措施可是一揽子工程,很多同时实施,并且不少政策朝令夕改,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也让人走投无路,自己最后也走投无路。

可惜当时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思想认识跟不上,特别是贵族和官员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不愿放弃自己的利益,根本执行不下去。加上水灾、旱灾等天灾不断,公元23年,天下大乱,王莽被农民起义军推翻,身死国灭。

汉朝虽然被王莽的新朝终结,但王莽的新政并没有增加新朝的合法性,相反让人更加怀念以前的汉朝。汉朝能复国成功,与王莽的激进改革措施的彻底失败是分不开的。可以说王莽终结了汉朝,却无意间客观上为汉朝的再造创造了社会条件。

二、刘秀的“两有两会一好”:有身份,有学问,会用人,会打仗,运气好

一个王朝灭亡后再想复国,没有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是不可能的。偏偏刘秀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人。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但由于汉武帝的推恩令,到他父亲刘钦已变成小县令。刘秀9岁时父亲去世,他和兄妹直接变成了平民。刘秀是有谱可查的正宗的汉室皇族后裔,号召力非一般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可比。

刘秀在起兵前以种田为生,勤于农事,不像他的哥哥刘演好侠养士。更令人佩服的是刘秀平时发奋学习,博览群书。刘秀20岁时,毅然带着微薄的盘缠去长安求学,考入太学后接受当时的高等教育,是有正经文凭的文化人。

刘秀的知识,眼界,谋略,以及谨慎隐忍的性格为后来的起兵、建国以及治国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绿林军、赤眉军、刘玄还有刘秀的哥哥刘演等起兵都比刘秀早,但最后成功登上皇位的却是刘秀,这与刘秀的学问高有很大的关系。

刘秀也是最会用人的。在汉朝复国过程中,云台二十八将建立了不朽功勋。刘秀是南阳人,但他并没有单单重用南阳的将军,而是五湖四海的人都有。云台二十八将中,南阳人只有11位,其他各地的人有17人。更难得的是这些名将在东汉建立后都得到了刘秀的优待。

刘秀也是最会打仗的。刘秀在军事团队管理及军事战略思想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如军事管理方面遵循团队要精干,骨干要通才,行动要配合的原则。团队精干指的是对投降的农民军,特别是拖家带口的,尽量遣散回乡,以免影响战斗力。骨干要通才指的是将军们要文武双全,马上能治军,马下能治郡。刘秀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大多都是文人出身的儒将。行动要配合指的是队伍内部要协同作战,集中优势兵力合力取胜。刘秀的军事战略思想主要包括不打无谓之仗、立足不败不求完胜、劝降为主的仁爱。

刘秀自身优秀倒罢了,关键他的运气也特别好,上天特别偏爱他。据《后汉书》记载,有一次刘秀率领聚拢的万人军队抵抗王莽的军队时,在即将被消灭时,天上竟然坠落陨石砸向王莽大军,接着便是电闪雷鸣伴随倾盆大雨,王莽的四十几万军队就这样被摧毁了。这是最典型的一次,其实刘秀还有很多运气好的时候,包括刘玄杀了他哥哥而没有杀他,绿林军和赤眉军火并,让他坐收渔翁之利等。因此刘秀的一生就像开挂了一样,被现代人称为“位面之子”,不管遇到什么险境都能化险为夷,笑到最后。

三、汉朝并没有完全失去民心

一个王朝能复国成功,最重要的还离不开平民百姓的支持。如果一个王朝不得民心,新皇帝完全可以另起炉灶建立一个全新的王朝,没有必要延续原来的王朝国号。汉朝在经过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和孝宣之治后,国家得到百姓的认可,民心基础是很雄厚的。

特别是汉朝的很多措施对百姓都是不错的,如汉朝皇帝发现粮仓满了之后就进行免税,并且是经常的事。西汉统治时期,基本上满足了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的要求,因此老百姓还是很喜欢汉朝的统治。虽然西汉后期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加剧,但最差大不了为奴给地主打工求生存。但王莽的激进改革却让大量平民百姓走投无路。

因此经过王莽新朝后期的乱世,多数平民都希望恢复以前汉朝的统治。刘秀恢复汉朝国号,延续汉朝的统治,一方面可以顺从民意,另一方面也让其他人断了继续争夺天下的妄想,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综上,汉朝能唯一复国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首先是“穿越者”王莽的极端理想化改革不得人心,彻底失败,造成天下大乱。其次是“位面之子”刘秀的开挂人生,聚拢天下英才,几乎没有遇到对手。最后就是汉朝本来并没有完全失去民心,经过王莽的折腾和天下大乱,民心思汉。

实际上哪怕东汉灭亡了,自称汉中山靖王后代的汉室宗亲刘备也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建立了国号为“汉”的国家,史称“蜀汉”或“季汉”,与曹操以及孙权三足鼎力。虽然刘备的蜀汉只是三分天下,没能统一全国,再现汉朝荣光,但从中也能看出汉朝的魅力和号召力。如果刘备的蜀汉也算汉朝的话,蜀汉的灭亡才算汉朝的真正灭亡。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青楼是怎么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有这样一个职业——一群女人聚集在一起做生意,然后通过自己的服务使男人们愉悦,最后收取一定的费用。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服务行业。这群女人一般被人们称为青楼女子,而他们的店铺一般被称为青楼。在如今许多传统行业都纷纷衰落甚至消失时,这个古老的行业依然坚挺。并且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花样繁多。如果我们想回过头来

  • 中国樱桃种类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樱桃即中国樱桃,品种近百个,其主要的栽培品种如下。大鹰紫甘樱桃又称大鹰嘴,产于中国安徽太和。树形直立,树势旺盛;果较大,卵圆形,先端有尖嘴;果柄细长,果皮较厚,易与果肉分离,完熟后的果为紫红色,鲜艳。果肉黄白色,汁多味甜,离核,品质优。5月上旬成熟,供鲜食。另有二鹰嘴品种,果形较小,为不正卵圆形,先

  • 廉颇巧计退秦军是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武安城东南14里地有座小山叫粟山,平地突起,远远望去,就象一个大粮堆。说起它的名字,还有段不平凡的来历呢。那是战国时期,秦赵交兵,秦国探知赵国粮草不丰、人心不稳,便派大将白起率大军来攻赵国都城邯郸,赵王速派名将廉颇带兵迎敌。老将廉颇出邯郸西门,来到离城50里的一座小山下安营扎寨。这里南靠鼓山,北临洺

  • 廉颇与三村名的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前262年,强大的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派大将廉颇迎战。廉颇认为,秦国想以快取胜,赵国军队应该高筑堡垒,尽量的和秦国对峙,才有可能赢得战争。秦国攻打不得,急的是抓耳挠腮,结果赵王误中秦国反间之计,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替代廉颇。廉颇革职后,不放心赵括,给赵括提了一些建议,但赵括却全然不采纳。廉颇非

  • 古代通关文牒怎么办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年底好想出国玩一趟啊。”“赶紧去办护照签证啊,不然来不及了!”没错,每当百弟想去国外出趟远门玩一下的时候,都会被办签证的复杂程序搞得头疼。然后就在想:“护照签证这种东西,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啊?”小编这一看不要紧,发现古人不仅也有护照,而且还和现在一样……规范。就比如说,大家最熟悉的国际通道“丝

  • 古代方士用什么炼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无论是在古装电视剧中还是在史书中,炼丹这种行业在很多朝代还是非常流行的。古代再贤明的君主,对仙丹都非常痴迷,秦始皇让人去外边找长生不老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最后也迷上了这种东西,千古明君的李世民太宗皇帝,最后竟然也对仙丹无比痴迷。这些还都是明君,要不是明君,那皇帝就更能胡乱折腾了。明朝的嘉靖皇帝对仙丹

  • 古代道士炼丹到底练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提到炼丹术,很多人一脸不屑,都是一些封建迷信的玩意,这么久以来,不知道多少帝王,吃了所谓能够“长生不老”的丹药,反而死的更快了。事实上,现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过去荒诞甚至带有愚昧的探索,昔日欧洲医生完全错误的放血疗法,也才有了现代医学的基础经验。因此古人炼丹,可不是练出了所谓丹药这么简单,如今这两种

  • 凤凰花是什么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凤凰木是豆科凤凰木属的植物。又名影树、凤凰树、凤凰花、金凤、火凤凰、洋楹、红花楹(广州)、火树、红火楹、火焰树、森之炎等,原生非洲马达加斯加,在台湾、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均有分布。野外属濒危物种,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被广泛栽种为观赏树。花色鲜艳如火,布满树梢,异常醒目。花瓣五瓣,花谢瓣

  • 古代的武状元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考武艺的科举始于武则天时。《新唐书·选举制》:“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历代武状元知名度较高的很少,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只有一位,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因其横空出世而得以延续,得以苟延残喘。这位英雄如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照亮了乱世的浑浊和污秽。他以绝世的才华。满腹韬略扭转乾坤。他就是被唐

  • 世界第五大洋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南冰洋也叫南大洋或南极海,是世界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却未被大陆分割的大洋。南冰洋是围绕南极洲的海洋,是南纬50°以南的印度洋、大西洋和南纬55°-62°间的太平洋的海域。以前一直认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直延伸到南极洲,南冰洋的水域被视为南极海,但因为海洋学上发现南冰洋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