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噶尔丹为什么叛乱失败

噶尔丹为什么叛乱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953 更新时间:2023/12/12 19:59:21

康熙皇帝一生功绩卓越,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三定准格尔”。

明末清初时,我国北方分为三部,准噶尔部是厄鲁特蒙古的分支,兴起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伊犁河一带。随着葛尔丹一族势力的扩展,他想分裂割据之狼子野心也是跃然纸上。再加之与沙俄统治的“狼狈为奸”,其势力企图策动葛尔丹的叛乱,从而,试图划得中国北方边境的国土。之后,葛尔丹在沙俄势力的“怂恿”下,终于发兵进攻喀尔喀蒙古,发动了一场分裂战争。

第一次带兵亲征:康熙二十九年,葛尔丹以莫须有的借口,堂而皇之的从大兴安岭南下直指北京。藩院尚书阿喇尼率兵迎战,在内蒙古败仗,准格尔趁势进入乌珠穆沁地区。七月初,清兵十万兵马从北京、河北分两路出发,康熙任命抚远大将军率左路,安北大将军率右路夹击。并且,还命令沈阳、吉林的将军西出兵,协同主力军共同作战。

康熙帝玄烨则率兵驻扎在内蒙古正蓝旗一带。因地势不熟、弹药粮草匮乏,在与准格尔交战时节节败退,失利南退。当准格尔军兵快要逼近时,康熙帝当机立断,命右路军阻隔准格尔军于高凉河一带,并让康亲驻守呼和浩特一地,以阻断准格尔的退路。康熙帝让清兵休整十日后,秘密行军。

福全知道准格尔部在乌兰布统歇脚,而且,在上坡地区暴露了自己。因东西两侧没有任屏障,准格尔部如靶心一样,任人瞄射。准格尔部见清军发动进攻,立马做出调整,将万匹骆驼的四肢捆绑住,放在地上,并在他们的背上放好笼箱,最终,形成了一个骆驼防御墙,士兵们依托箱垛,发射火器和弓箭。

清军调整速度很快,将火器列在最前排,推进火器时,步兵掩藏于后。清军集中火力大破骆驼阵法,准格尔士兵只好正面迎战。之后,清军骑兵又从左右两侧包抄夹击,杀死了很多敌军。准格尔头领见势不妙,再生缓和之计,差遣使臣向清军求和。他趁着夜色的掩护,率领残军北挺沙拉木伦河,并沿路边走边烧野草,企图延误清兵追击的速度。

之后,福全派使臣给葛尔丹写信,但是,好几个月都没收到回信。军中粮草不足,只能维持几天,于是,他干脆没请示康熙帝,就自作主张班师回朝。康熙帝表面不满,命令福全殿上谢罪。福全将多日来观测的葛尔丹行程汇报给了康熙,并表示认罪。

第二次亲征破敌:准格尔军队大败至蒙古,再度整装待发,并招募旧部意图再犯。为防止葛尔丹作祟,康熙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调整边防力量,加增武力装备等等。并且,巡视频率增强增大,还设立了大量的驿站和火器营,日防守时,对军事训练也是有着安排的。康熙三十三年,清廷派人招葛尔丹来开会,葛尔丹不理,反而再度举兵南下,康熙决定与之开战。

为了确保战斗的胜利,清兵做了充分准备。调集兵马,征求熟悉蒙古的向导,携超过五个月的口粮,每名士兵则配有一个游牧民和一匹马,因此,清军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骑兵以及运输队伍,仅运粮食的大车就有六千台。为了“善其事、利其器”,这次随军的防雨、防寒设备也很充分,为穿越沙漠和沼泽地也做了准备,带了不少大木头。

不久,葛尔丹率三万精兵迎战,宣称有六万俄罗斯鸟枪,会把清军一举消灭。而事实上,康熙排兵布阵分为了三个队伍,打算一起围攻消灭葛尔丹部队。康熙坐镇巴兰乌兰地区,亲自指挥这次战役,令马思喀为平北大将军,命费扬古堵截敌军退路。刚开战没多久,敌军看清军势头迅猛,放下物资就逃命了。葛尔丹逃至乌兰巴托时,已经如瓮中之鳖一样被清军将领包围。

费扬古以逸待劳,在树林中埋伏以看准葛尔丹的走势,最终,放出了四百精兵强将引准格尔军到清军地盘,终于被孙思克率良将一网打尽。葛尔丹败仗受挫,已没有了对抗之心。慌乱之间,妻子阿努可敦被清军炮弹击毙,葛尔丹仅携几十个亲兵仓皇逃窜。

第三次亲征决胜:时隔一年,康熙帝再次率兵渡过黄河亲征准格尔。葛尔丹原来所有的伊利被侄子霸占了。他的亲信听说清军再度来战,干脆担任起清军的向导以求保命。葛尔丹见大势已去,没有挣扎的必要了,于是,服毒自尽。可以说,此战清朝不仅成功阻止了准噶尔的东进,又将喀尔喀蒙古并入版图,为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奠定基础。

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便成为准噶尔部的统治者。随着他的统治地位的巩固和地盘的不断扩大,又滋长了分裂割据的野心,沙皇俄国也积极支持其叛乱。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支持下,不断袭击清军据守的科布多、巴里坤、哈密等军事重镇,并派兵侵入西藏,欲进行分裂叛乱活动。由于,康熙及时派兵进藏协同藏军进行围剿,才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势力赶出西藏。

在与边疆民族各部的关系上,清朝统治者早就明确规定:“分疆别界,各有定制”。可以说,准格尔贵族在沙俄的支持下掀起的分裂运动是可耻的,也是令人唾弃的,势必遭到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本就不得人心,在战斗谋略上也大不如康熙智慧。准部内部也有很多致命弱点,康熙帝三定准格尔,最终,获得胜利的结局也是早已注定的。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莫斯科保卫战期间零下40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猜测,那就是1941年的寒冬是不是直接导致了德军无法攻取莫斯科的主要原因,是否是严寒挽救了苏联?很多人认为,严寒大大削弱了德军的战斗力,但是更多人却认为苏联是有实力挺过这场战争的,而严寒仅仅只是锦上添花罢了。过去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大多数都是从天气角度来入手直接探讨双方的利

  • 打耳洞为什么会瘫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今年19岁的珠海女大学生晓敏(化名)因为左下肢疼痛跛行一个多月,无法独自行走,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医生发现晓敏差点瘫痪,原来是因为左侧骶髂关节脓肿所造成的。经过询问晓敏病史才得知,此次导致晓敏差点瘫痪的“元凶”竟是“打耳洞”。原来晓敏在发病前3个月,曾有“打耳洞”的经历。晓敏在打耳洞后

  • 巨人恐蚁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巨人恐蚁Dinomyrmex gigas(原巨人弓背蚁Camponotus gigas,于2016年初从弓背蚁中独立出来)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蚂蚁之一。作为蚂蚁界的明星物种,其巨大的体型及独特的气质都深受玩家们的青睐。近几年,随着国内获取渠道的逐渐成熟,更多的玩家能够有机会接触到这个梦幻物种,体验它独

  • 西班牙大流感导致一战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欧洲史上也是人类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在这次大战中,人类将坦克、毒气、重机枪等首次推上了战场,四年间投入6500万人,最终以2000万士兵受伤、1600万,士兵死亡。但,没人知道这场大战群带来的伤害,在一款病毒前却显得微不足道。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这一

  • 猫是什么时候传进中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猫从什么时候进入中国,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十二生肖谈起,为什么十二生肖里没有猫?这个问题让许多人都百思不解。同时各位“猫奴”也不知道究竟“猫主人”是在什么时候收下第一波“仆人”?因为很可能在创造出生肖文化的汉代,还没有人饲养家猫,或者当时的家猫对汉代人来说不是很重要,与猪马牛羊相比地位要低得多。西汉的

  • 古代也有猫奴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猫这种动物,在现代人的生活里是十分受欢迎的,很多人爱养猫,并且戏称自己是“猫奴”,一切都以自己家的猫为最高宗旨。但是,千万不要以为,猫奴是现代社会才诞生出来的,古代很多人同样对猫是有好感,甚至比现代人更加的“猫奴”。那么,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古代的那些猫奴们,看他们是怎样养猫的吧。做了猫奴好多年,你

  • 比特币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5月19日,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推特上发表了一连串有关比特币的评论,他说自己放弃了此前关于比特币即将消亡的预言,并称比特币为邪教。比特币的开采存在于协议设计中,但它们还没有被发掘。比特币协议规定,某些时候将存在2100万比特币。而比特币“矿工”所做的就

  • 和尚什么时候开始不能吃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和尚原本是可以吃肉的。佛经《戒律广本》写得很明白:佛教没有吃素的规定。佛家禁止吃的,是“荤”。这个荤,不是现在的概念,指鸡鸭鱼肉一类的动物食品。现在讲的荤,佛教叫做“腥”,而不叫“荤”。佛经里荤字不读hun,要读成xun,熏的意思,指气味熏人的蔬菜,“荤乃蔬菜之臭者”。《梵网经》讲得更具体:“若佛子

  • 南水北调给北方引了多少长江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南水北调工程,中国人的又一伟大壮举!有一个因为南水北调诞生的移民村庄,我记得名叫邹庄,虽然这个存在的历史只有10年时间。如今这里住着的人,也都是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油坊岗村搬过来的,他们已经搬离的故土刚好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的地方。但村民们表示这些年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永远告别了“外面下

  • 古代没有发胶怎么固定发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影视剧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古代女子的发型有很多种,在现代人们固定发型时用的是发胶,但在古代人们根本没有这种东西,那她们是怎么来固定发型的呢?在《红楼梦》里给出了部分答案,不难发现,剧中每个女性角色头上或多或少都有支簪子。当然,地位比较高的女子簪子较为精致,而那些丫环头上则多是一些细木棍。这些发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