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战中意大利表现很弱的原因

二战中意大利表现很弱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528 更新时间:2024/2/15 23:56:25

众所周知,在二战时期,意大利与德国、日本结成轴心国同盟,并成为二战法西斯势力的主要代表之一。自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之日起,意大利对外扩的欲望便不断增强。墨索里尼企图将地中海、红海、巴尔干等地都纳入意大利的势力范围,以重现昔日罗马帝国的盛况。

为此,他于1935年发动了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在二战爆发之前,就为意大利夺取了一块战略要地。当1939年二战爆发后,意大利也迅速组建了74个师,约45万大军,于1940年6月正式参战。

然而,战场上的意大利军队,虽然不像网上段子描述的那么不堪,但总体战绩也确实不怎么好。在数年的战争中,意军在多数时候,展现出的往往是一副无心战斗的面貌。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1943年盟军部队登陆西西里岛,意大利也就顺势倒了盟军阵营。

所以总的来说,意大利在二战中的整体表现,可以用乏善可陈来形容。那么,彼时的意大利拥有40多万大军,却为显得战斗力很“弱”呢?笔者认为原因太简单,可以从道义、国力、武器三个角度粗略的讨论。

从道义角度讲

道义是影响战争趋势的重要因素。参战之前的意大利,在墨索里尼的统治之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国家。上提到过,墨索里尼为人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在位之时积极扩充军备,以便在合适的时机发动扩张战争。1935年,意大利就发动了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为此遭受了不少国家的反对与抵制。

二战时期,意大利是法西斯轴心国的一员,是战争的策源地之一,也是战争的挑起国之一,更招致了许多国家的反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大利作为战争非正义一方,在道义上已经输了,输光了道义,官兵们哪还有参战的动力?

从国力角度讲

国力是参与战争进程的重要保障。墨索里尼当政时期,上层政权为了充实国家实力,加快对外扩张的步伐,而向民众收取苛捐杂税,例如在1934年,捐税总额为180亿里拉,而到了1939年,捐税总额就达到了300亿里拉。

法西斯政权的巧取豪夺,使得民众生活日趋贫苦,许多人被迫流亡海外,正如列宁所说:“他们都是被饥饿赶出祖国的乞丐”。但即便如此,意大利的国力同一流列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例如在30年代,意大利的钢产量仅有200多万吨,远远达不到苏联、美国、德国、英国等国的水平。也就是说,意大利国力达不到世界级强国的标准,难以支撑起战争。

从武器角度讲

武器是左右战争胜负的重要基础。然而,意大利国力有限,军工也不是非发达,生产的武器装备自然难以满足战争的需要。有资料显示,在二战初期,意大利全国储备的步枪数量也不过120万支,军车仅数万辆,不能够弥补激烈的战争消耗。

同时,参战的意军也普遍编制不齐、装备简陋,有些二线部队甚至还在使用一战时期的武器,无法胜任二战时期的战斗任务。许多资深军事家都认为,二战时的意大利军队,只能担任辅助性质的战斗任务(这也是意军往往协同德军作战的原因),难以独当一面。所以说,意大利没有数量充足、性能先进的武器,也就不容易在战争中取得辉煌的胜利。

意军往往是配合德军的辅助性部队

笔者认为,意大利首先在道义上输掉了战争,而其国家实力与武器水平又存在“先天不足”,难以应付二战这种高强度战争,三个因素相结合,致使战场上的意大利军队整体表现不佳(当然也有少数精彩的胜仗)。倘若意大利在道义、国力、武器三项之中,有一项占优,那么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就不会是这个样子。意大利爱国游击队曾牵制了德军7~10个师,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二战意大利的奇葩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如果说二战中的法军在刷新最快投降记录,那么二战中的意大利军队就是在列举二战中最奇葩行为的名单。在整个二战军队中,意大利军队属实是蝎子拉屎独一份,他们的很多奇葩言行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津津乐道。意大利军队最知名、最搞笑的奇葩行为莫过于发生在1941年的意大利阿里埃特装甲师和英军第22装甲旅的对决。当时意大

  • 二战中意大利的真实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提到意大利,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足球和浪漫,不过今天小编要说的是二战中的意大利。话说,对二战比较感兴趣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二战中的意大利可谓是非常的“搞笑”。意大利作为一个与中国一样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巅峰时期横跨欧洲的罗马帝国,基督教皇的诞生地,说不厉害是不可能的。但二战中的意大利为何如此“弱小”?

  • 家庭防灾应急包应该放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家庭配备应急包的配备率约仅为5%。而欧美家庭里长期备有应急包的配备率70%以上,而地震多发国日本的配备率更达到90%。灾害事故发生后,救援不能立刻救助到每个人。人们有时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脱离危险和存活。家庭备置“家庭应急包”,提升应对灾害的能力。应急包里放什么?一、灾后维生用品。常

  • 刘邦逃跑为什么要把孩子丢下马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刘邦逃跑时为何狠心将自己的一双儿女推下马车?说实话,刘邦之所以能成功,在于他个人能力的出色,他在危急关头,做过许多非常正确的选择,终于和伙伴们一起建立了大汉,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声名。当然了,他也做过许许多多不着边的事情,所以发迹之前的刘邦,在家乡,名声不怎么样,就连他的亲爹,也不待见他。刘邦逃跑时狠

  • 赵高是宦官为什么他还有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从东汉开始,宦官都是被阉割的,宦官也是官,而且常居皇帝左右,他们在朝中自然有兴风作浪的能力。而在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原本这批人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只不过统治者担心血统问题,才会将他们阉割,随着历史的变迁,他们成为了封建王朝的一个独特群体。秦朝的赵高正是从一名宦官起家,可

  • 特洛伊战争双方单挑决战结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赫克托尔回到城中,匆忙走向皇宫,在宫中,他碰到自己的母亲赫库芭,他叫母亲快去召集特洛伊的妇女们向雅典娜作献祭以制止发了狂的狄奥墨得斯,得到赫库芭答应后,他又去找帕里斯,他见帕里斯只在检查自己的武器时就谴责他一点也不紧张,美丽的海伦也同样在谴责他,帕里斯说自己正准备战斗,赫克托尔没多留片刻,就去找妻子

  • 特洛伊战争赫克托耳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尽管希腊军抵敌艰苦奋战,但赫克托耳还是率军攻进了希腊人的壁垒。赫克托耳突破抵抗开始放火烧船,希腊人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就在这个时候,阿基琉斯的朋友帕特罗克洛斯决定穿上阿基琉斯的盔甲代友出战,获得了暂时性的胜利,却在冲击特洛亚人的城墙的过程中被赫克托耳杀死。两军鏖战争夺帕特罗克洛斯的尸体,最后尸体被希腊

  • 特洛伊战争中期特洛伊人获得胜利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宙斯召集众神警告他们当天不可帮任何一边,他乘着马车来到伊达山的山顶观战,战争一直持续到中午,此时宙斯拿出天秤,特洛伊人的一边高举,而希腊军一边则倾到地面,宙斯令雷声作响,希腊军全体撤退,只有涅斯托尔一人留在战场。此时帕里斯射伤了他的马的眼睛,马立即变得不受控制,赫克托尔赶到举剑要杀涅斯托尔,刚好狄奥

  • 特洛伊战争阿基琉斯和帕里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赫克托耳死后,阿基琉斯继续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先后与阿玛宗女王彭忒西勒亚和黎明女神厄俄斯之子门农交战并获胜,却不幸被赫克托耳的弟弟帕里斯的箭(一说为阿波罗的箭)射中脚后跟而死。两军再次为争夺英雄的尸体而战,最终希腊军中的大埃阿斯和奥德修斯力战保得阿基琉斯全尸。但阿基琉斯死后的装备又引起两位主将的争执,

  • 特洛伊战争木马是怎么屠城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有一天非常奇怪。希腊联军的战舰突然扬帆离开了。平时喧闹的战场变得寂静无声。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军回国了,他们跑到城外,却发现海滩上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惊讶地围住木马,他们不知道这木马是干什么用的。有人要把它拉进城里,有人建议把它烧掉或推到海里。正在这时,有几个牧人捉住了一个希腊人,他被绑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