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为什么不用白话文

古代为什么不用白话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75 更新时间:2024/2/16 3:44:36

翻看古人撰写的那些古籍时,会发现里边都是言文,到处都是“之乎者也”,对于用惯了白话文的我们来说,非的晦涩难懂,有时候一个字的意思就高达许多种,看到这不免有个疑问,古人在日常生活中讲话也是用文言文吗?为什么古人在撰写书籍时要用文言文,用白话文撰写不是更利于人们的阅读和理解吗?

时间流逝,文言文白话文分离

早在春秋以前的商周时代,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差别是不大的,人们撰写文章时为了使文章更为工整简洁,才把文言文作为专用的书面语言使用,而文言文其实就是古人将商周时期的口语简化后形成的。但是这时候的人们即使是用文言文日常说话,即便是没有学习过的人也能听懂。

随着时间的发展,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长年的撰写习惯以及撰写规定等已经让古人撰写文章的文言文定型了,在以后的数千年里也几乎没怎么变过。

但是白话文是日常使用的语言,与定型的文言文不同的是白话文一直在产生变化,变化的方就是越来越方便以及通俗易懂,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移民的影响,各个地方的白话文相互交流融合,例如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导致语言产生了变化,像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等等,等到了唐朝之后,此时的白话文与文言文分离的更为明显,人们平时说话和写文章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省钱省力,惜字如金

那古人为什么不用白话文写文章呢?尽管白话文通俗易懂,但是在科技技术低下的古代来说,写白话文还真不容易写,因为用字太多了,同样的信息含量,如果用白话文,可能会比文言文多出一倍的文字数量。

在古代的造纸术没有问世之前,古人写字时用的材料多数都是竹简,这些材料制造麻烦不说,而且还价格昂贵,重量也沉,即使是家中富裕不缺这些材料,书写的过程也比较费劲。因此古人为了省钱、省力、省时,写文章的要求就是能省字则省字,一切往惜字如金的方向上靠拢,而恰巧文言文就是最为符合这种惜字如金模式的,因此古人在书写时用文言文也就不足为奇了。

等到东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朝又改进了印刷术,纸对人们来说没那么贵了,而且写的时候也比当初刻字时轻松多了,原来书写时不利的条件已经没了,为还是用文言文呢?其实原因就是文化的传承性和习惯性,古人自小读书起都是用文言文已经形成一种习惯,而且文言文定型后格式稳定,言简意赅,而人们习惯了也就不容易更改了。

提升格调,读书人地位提高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点,古代的读书人还能用这种文言文来提高自己日常的格调,以此来区分自己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而历史上读书人的地位也是随着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分离,从而变得越来越高,文言文在后来即使给普通人读出来,他也不懂,而读书人一看就懂,这样一来读书人地位肯定会变高,这也是通过文化差异获得优越感的一种形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古籍中都是用文言文的,在宋朝时,随着文化文学的兴盛,也会有很多人用白话文去撰写文章,而这部分人就是宋朝“勾栏瓦舍”里那些进行文化表演的人,例如说书人等等,他们表演时所用的底本,也称为“话本”,就是融合了当时的文言文与白话文,形成了一种不仅字数精简而且更易懂,一种新的文言体,也就是白话小说,类似于四大名著那样。

等到了宋、明、清时期,人们所用的白话文与今天的差异就不大了,基本上现在我们都能听懂。例如朱元璋下圣旨,要求抵御倭寇时圣旨中就是这样说的“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与今天的白话文基本无异。

我们不得不去佩服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语言就是这博大文化中的一种。而古人用白话文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传承演化,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用的白话文。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四川为什么简称川或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四川,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长江上游地区,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四川地貌以山地为主,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四川省共辖1个副省级市、17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截至2016年底,常住人口8262万人。四川因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资源富集、风景优美

  • 伏牛山和老君山是一座山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伏牛山,是秦岭延伸到河南的一条重要山脉,东西绵延八百余里,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伏牛山大部分山脉是在洛阳、南阳境内,山势异常高峻雄伟,鸡角尖的海拔2222米,是伏牛山最高峰,整个山脉构成了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山脉中有四座国家5A级名山尧山、老君山、白云山和嵖岈山,所以说伏牛山称为河

  • 古代人出门怎么带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现今,包包对于女士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外甚至有妹子为了买奢侈品包包不惜诈骗坐牢。出门在外,或挎或拎或背,总要一包在手,心里才觉得踏实。那是因为现在女性装束多趋向于显露曲线,不适合缝制太多口袋。那么随身物品,尤其是钱,就需要有一个包来放置。到这里,有人要问了,古人可没有什么手拎包斜挎包,那么,他们出

  • 古代把东西放在袖子里不会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这些年来古装片十分热门,深受各个年龄段人士的喜爱,而我们在观看古装片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剧中的人物动辄从袖子中摸出些银子、银票,甚至扇子、奏折等等物件,那袖子就像是乾坤袋一般。有人不禁会好奇,古人把东西放入袖子当中,为何不会掉下来呢?将东西放入袖子当中,或是从袖子当中拿出东西的情节常出现

  • 古代正妻可以随便休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没有专门的《婚姻法》,丈夫在家里是绝对权威,女人处于从属地位。“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女人出嫁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但能看到,休妻的情况也很不少,似乎强势的丈夫想休妻就休妻,女人只能拿上一纸休书哭着离开。女人被休是很丢人的事,回到娘家也被人看不起,就像《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一样,

  • 古代正妻可以处罚妾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有个词语,叫做“多子多福”。在古人眼中,儿孙满堂就是最大的福分。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决定的,科技不发达,各行各业主要拼的就是一个人力。所以说人口多的家庭,自然就富裕一些。古人还有个非常落后的思想,那就是重男轻女。古时候女人一旦结婚,就连娘家都很少能回。整日里只能伺候丈夫的父母,因此有一句俗话叫做“

  • 古代的驸马可以纳妾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古代的驸马能不能纳妾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很多人也想知道答案了,所以今天小编就简单的给大家详细的说明看看,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速度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古代驸马可以纳妾,并且与公主结婚前一夜,皇家还会安排其他女子与驸马行鱼水之欢,免

  • 古代吃的油是什么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中餐烹饪离不开食用油。通过高温油脂的烹调,能够缩短食物加工时间,保持新鲜口感,改善色泽和风味,提高营养价值。常见的食用油通常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种。食用油的历史悠久,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形成了独特的发展史。食用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磷脂、维生素、游离脂肪酸等成分,能够保持皮肤润泽、发质光亮,

  • 中国古代有番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传承到当代,又与国外餐饮碰撞结合,再加上现代作物种类非常丰富,除了常常出现在我们餐桌上的食物,各种稀奇古怪的食品也让人应接不暇。可以说,没有吃不到,只有想不到的。这种丰富程度也常常延伸到古装影视剧中。电视剧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面,不管剧中人物身处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主角们都统

  • 没有辣椒前中国的辣味用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辣椒在中国古代,又被称为番椒、海椒、秦椒等等,辣椒的原产地在美洲,在新航路开辟以前,辣椒的分布范围只局限在美洲大陆,从秘鲁到墨西哥一带,印第安人驯化了不同的辣椒品种,欧洲人到达美洲以后,辣椒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至迟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传入到中国,一般认为,辣椒是经过海路传入我国的,从东南沿海逐步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