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战东线战场的惨烈状况

二战东线战场的惨烈状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90 更新时间:2024/2/16 12:42:05

二战欧洲战场的东线简直是人间炼狱,由于苏德双方的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意识的不同,再加上历史上不断堆积的仇恨,双方的愤怒值如同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苏军吊死两名德军俘虏,德军就会反过来烧死三名苏军战俘加以回敬。随着双方战时的不断发酵,这种仇恨最终发展成一场人间惨剧。

以二战东线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举例来说,就可以知道二战时的东线究竟有多惨烈。为什么要单独把斯大林格勒拿出来举例,因为它是东线中最具代表性的战役之一。这是一场如同绞肉机般的战役,不管你投入多少的兵力它总能吃光他,如同一个无底洞一般的存在。

在这场持续了近200天的战争中,双方一共投入了200多万的兵力。平均下来每三天就要吃掉一个师的兵力,在这样高强度的作战中,士兵想要得到休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每小时都有四百人死亡,士兵们的平均幸存时长一般为24小时,一旦闭上眼睛休息,恐怕就会地上的尸体一样就此裹上白绵绵的雪花长眠于此。至于前线的指挥官,能撑过七天的,就算是走运了。

德军本来计划在寒冬到来之前拿下斯大林格勒,奈苏军的意志实在是太过坚强。硬生生地将德军拖入了消耗战之中,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在雪地上画出一个又一个的诡异符号。因为天气的原因,德军的装甲部队基本都属于趴窝状态,只能依靠士兵来换取战术上的胜利。

在战争中残存的士兵根本毫无生机,他们目睹了一个个战友的不断死去,也厌恶了战争的残酷。他们躲在掩体的后面,用发呆来打发这无聊的时光,他们大部分都是面黄肌瘦的状态,浑身散发着一股恶臭。虽然士兵们的伙食总是面临供应不上来的窘境,可是死去的尸体却便宜了大大小小的老鼠,他们穿梭在每一具死尸身边。

士兵们除了面对饥饿之外,还要面对严寒的天气,不少士兵因为缺少保暖的衣物都在寒冬中失去了作战能力,因为后方压根没想到斯大林格勒这么难啃,所以准备的过冬物品并不多,等到双方进入胶着状态的时候,德军的后勤却因为种种原因抵达不了前线。这也就直接导致不少士兵患上冻疮、雪盲症,战斗力受到很大程度的波及。

斯大林格勒战役最惨烈的莫过于巷战,因为德军的装甲部队受阻,巷战成了苏军阻抗德军最佳的战场。在断壁残垣的狭小战场中,德军和苏军通只有一墙之隔,双方甚至可以听见彼此的呼吸声。军队中流传出一句玩笑话:我已经占领了厨房,可是客厅还在敌军手上。正是受制于地形的限制,巷战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面对德军凶猛的攻势,苏军虽然缺乏优秀的武器,却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坚守阵地,使德军每前进一步都得付出巨大的牺牲。他们如同草根一样扎根在每一个巷子的墙上,任凭德军再凶猛的攻势也别想把他们一口气连根拔起。德军的闪电战就这样在巷战中宣告破产。

在苏德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斯大林格勒的工厂也没有休息,他们夜以继日的生产,很多工人都是背着枪生产,害怕下一个瞬间德国人就破门而入。坦克往往一下流水线就被开出去,连喷漆和瞄准镜都顾不上安装。

除却军工厂是双方的必争之处外,火车站也同样如此,他们在此争抢了13回,每一次都是一方狼狈地丢下一堆尸体匆忙退场告终。而漫长的争抢之后的就是持久的防守和争夺,这样的事情还发生在马马耶夫高地上,作为全城的最高点,军事意义想必不用多说。即使这场战争已经过去多年,这座被火炮削矮了半个山头的高地还是寸草不生,似乎在悄悄诉说着当年的战争的残酷。

到了战争后期,双方的士兵都进入了疲软期。他们在依靠肌肉记忆和本能在战斗,他们时刻都在保持着高度紧,他们不敢熟睡,不敢抽烟,不敢发出一丁点响声。他们害怕敌人会在夜晚给他们偷偷快递过来一个炸药包,会害怕在黑夜中被远方的狙击手点名。夜间是双方悄无声息较量的最佳场所,在这场噬血之夜中唯有保持清醒才是最好的选择。

战争自然会带来大量的伤残人员,而苏军驻守斯大林格勒的第六十四集团军却只有一个卫生连,她们由一百个医生、护士组成。她们很多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都是被临时安排过来进行救助。她们也是第一次面对战争的残酷,面对各种各样的伤员,她们有的甚至连纱布怎么缠都不知道。随着伤员的不断增多,医院的药品也随之告罄。有的病人得不到救助就只能死在病床上。

那么德军呢?他们在这场战争之中并没有比苏军好到哪里?因为受伤人数居多,没有足够的军医去一个个医治,有的受伤严重的就只能躺在地上哀嚎,叫唤着队友给他一枪,而这样的情景在战场的每个地方都在不断发生。

那么在这场战役中的普通群众的命运又是如何呢?他们被战争蹂躏的不成样子,原本住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80万居民在战争之后只剩下7500名。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为了抵御德军,他们会强行拉平民入伍,有的时候面对紧急情况他们还会拉入妇女,而这些被强行拉入的平民还不能临阵脱逃,否则就会面临临时军事法庭的裁决。

平民们不仅要躲避苏军的强征入伍,还要躲避德军的侦察。为此他们选择了阴暗的地下道来作为自己的栖息场所,殊不知这些地方又都是德军的休息场所和厨房所在地,这样平民又被德军所利用,他们被生活所迫,往往一块面包和一瓶水就会被德军所收买,他们充当着德军战场上的走狗,帮助搬运尸体、搜索物资。而战上的苏军看见本国平民为德军卖力也会毫不犹豫地扣动手中的板机,心里暗骂一声,该死的走狗!战争中,又有谁是真正无辜的呢?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二战最惨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是全人类共同的一场噩梦,在这场空前绝后的大战中,全世界60多个国家被直接卷入战争,数千万的人口直接或间接因战争而死亡。在所有的参战国家中,又以苏联、中国损失人口最多,分别死亡2300万人和1800万人,而受伤、残疾的数字更甚,反而是二战的两个主要策源国,损失的人口却相对并不多。欧洲

  • 二战胜利贡献最大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在整个二战中,同盟国的国家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其中,中国的抗日战争,英国的诺曼底登陆,还有苏联攻陷柏林,美国的太平洋战争,都是二战中的重要战役,都对二战取得胜利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真的要分个先后顺序的话,美国和苏联应该是对二战胜利贡献最大的两个国家,但是在这两

  • 米兰敕令名词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米兰敕令(拉丁文:Edictum Mediolanense,英文:Edict of Milan),又译作米兰诏令或米兰诏书,是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在313年于意大利的米兰颁发的一个宽容基督教的敕令。此诏书宣布罗马帝国境内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并且发还了已经没收的教会财产,亦承认了基督教的合

  • 米兰敕令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君士坦丁放开对基督教的限制绝不是为了使它成为正式的国教,但是他制订的法律和其他的政策都有力地促进了它的发展。在君士坦丁统治时期,他颁布法令赐予基督教以诸多特权,如教会有权接受遗产和捐赠,教会神职人员能够豁免赋税和徭役,信奉基督教还成了晋升国家高级职位的一条捷径。他本人还建造了多座知名教堂,如耶路撒冷

  • 足球和蹴鞠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最近世界杯还是很火的啊,虽然冷门频繁的出现,但是C罗还是从不让人失望的啊,可以说是菠菜明灯了,说到足球这个运动也还是让人觉得非常的有意思,竞技性非常的强,而且真的是不到最后一秒那完全就是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的,所以魅力非常大,几乎老少皆宜,但是其实在中国的古代也有一种运动它叫“蹴鞠”,和足球非常的

  • 说官渡之战结束以后曹操为什么没有获得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提起官渡之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曹操以

  • 克莱因蓝为什么突然火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在生活中,大家最喜欢的蓝色是什么?天空的蓝、大海蓝、还是其他的蓝?而最近在设计圈又刮起了一种蓝色风潮“克莱因蓝”。这款颜色迅速登上了热搜,在各个领域引起了诸多的讨论。如果说“莫奈的蓝是静谧时光的好,莫兰迪的蓝是刻骨铭心的低调奢雅,那么克莱因蓝就是纯净、清澈、优雅。”也许你第一次听说或者你已经知道,因

  • 2021年十二月文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整个十二月都能用上的文案,好温柔!1.12月有初雪和热咖啡,有麋鹿和圣诞树,有新年的钟声和倒数计时,所有糟糕的都是经历,所有的美好都会在最后相遇。2.曾经以为遥远的2021年其实就剩下一个月了。3.离回家又近了一步,是我喜欢的十二月。4.12月圣诞老人会带着麋鹿和惊喜前来与你赴约,新年烟火会在某个转

  • 埃塞俄比亚盛产美女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世界三大人种中,黑人是最不受大家欢迎的,因为黑人除了皮肤比较黑,长相比较狂野之外,还有很多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大多数黑人都好吃懒做,不思进取,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我们是恰恰相反的,所以在我们国人的眼中,黑人并不受欢迎。很多人对于黑人的认知大都停留在长相方面,认为黑人长相丑陋,事实

  • 2021年11月30日:王新房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11月30日17时05分,超声医学历史先驱者、中国超声心动图学奠基人、国际著名超声医学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创始人王新房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不幸逝世,享年87岁。王新房教授的逝世是中国医学界的重大损失。他是世界超声医学历史先驱者,被誉“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王新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