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玉玦有什么用途

古代玉玦有什么用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88 更新时间:2024/2/16 3:51:37

古代称圆环形有缺口的玉器为“玦”。《白虎通》说:“玦,环之不周也。”《广雅》说:“玦如环,缺而不连。”这是古人对玉玦的形象描述。玉玦是出现比较早的玉器品种。在内蒙、辽宁一代的新石器查海兴隆洼文化的出土文物中都有发现,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如马家滨文化、良渚文化、崧泽文化及河姆渡文化也发现了很多这类玉器。

关于早期玉玦为耳饰的说法,是源于它在墓内出土的位置。这难以让人信服,因早期玉玦呈柱状,缺口塞不进耳轮,只能再穿孔系绳佩带,而且分量较重,有缺口反而易滑落。后期玦体边缘钻有小孔的倒是可能作耳饰之用,从形制上看,像耳环,但不知道古人怎么佩带。

玦有缺口反而容易丢掉,既然作耳饰则无要缺口之必要,小玉环倒是更适合作耳饰。关于玦用于射箭勾弦的推测更不可能,史前玉玦没有几个能套入拇指的,因穿孔较小,无法使用。

关于玉玦的用途,在就新石器时代之交。也就是中石器时代,或称“前陶时代”(陶器起源前的时代),人们用来切割物品的刀具应有两种,一是天然贝壳,二是打制或由层状页岩加工的石片。这两种刀具目前都有出土。由于这两种刀片没有柄具,使用起来不方便,便出现了把石刀片镶嵌进动物如猪、马、牛、羊、狗的下颌骨牙槽内或者肋骨内使用的器具,这就是我们今天发掘出土的“骨梗刀片”。

因贝壳刀片呈圆弧形,没有相应安装工具,而小型雕刻用的刀片更需要安装手柄,这样人们就发明了有缺口的柱形玦,正好把蚌刀厚的一段从孔的一端嵌入,再在孔隙塞入固定物。玉玦可系绳随身携带,使用方便;也可多件玉玦组合使用,这就是玉玦的最初用途。这可能也是玉玦最初广泛分布的原因。这种工具小巧玲珑,便于随身携带,演化成艺术品是很自然的事。

另外玉玦可能还兼做钳子等多用途工具使用,如加工贝壳类薄片工具时,可用厚的柱状玦来插入、掰断薄片,以加工其他工具。也可用玦来折断细树枝,然后制作工具,或用它来采集、折断农作物,如谷穗、稻穗等。当然,还可以把谷穗放进玦的圆孔抽拉来脱粒。不难想象玉玦可能还有其他用途。

而关于玉玦的演化,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后,玉玦已发展成配饰,形制渐成圆柱体、扁平状,有的已演化成兽身型,如玉猪龙形玦等。商代玉玦演变成片状,并在上面琢有纹饰,而后又演化成龙虎状,并琢有出脊的形态。西周、春秋以后,玉玦仍在作佩饰用,纹饰以阴线纹、鸟兽纹为主,这时的玉玦形制规整、图案美观。汉代玉玦很少发现,魏晋以后更极少发现。

关于玉玦的用途,古今说法很多,主要有五种:一是做佩饰,因玉玦出土时多在墓葬者头部。二是作信物,见玦时表示他人与之断绝关系;三是象征佩者凡事果敢决断;四是作刑罚的标志,表明要犯法者在一定时间内服刑,见玦则不许还;五是用于射箭,使用时将玦套带在右拇指上,用以钩弦。

以上说法均不乏其道理,因为玉玦在不同时代功用不同,自然人们对其理解也不同。

一般认为,人类最初发明的玉玦是一种工具,其用途可能有两种;一是类似今天钳子一类的工具,二是作蚌刀、石刻刀插入的槽口,也就是用来插入小型刀片的,圆孔可插入木楔用于固定刀片。原因是早期玉玦形态多为粗壮的“柱”形,并不适合戴在耳上,况且没必要还在环上琢个缺口。

学术界现认为玉玦最初是人类的工具,后演化成艺术品佩饰,据其形衍生出许多象征性功能。艺术毕竟不是一种日常普通行为,二是人们在把握生活本质的前提下,再由物质上升为精神的集中反映。玉玦就是这样,它从工具演化为佩饰正反映这一规律,演化成薄小的玉玦,特别适合作耳饰,这也是功能的转化。

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玉器与人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自新石器时代绵延近8000年经久不衰,玉已经深深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玉玦是中国古代玉器最有代表性的一类,它出土最早、数量最多、使用最为广泛,它穿于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它的发展就是中国古代玉器文明的发展史,它集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它是古人信仰、意念、灵感的化身。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玉璜有什么用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已知的玉璜资料看,玉璜已有七千余年历史,且历代都有或多或少的发现。唐代以前是玉璜的原创期,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物。唐以后,玉璜的制作转人仿古伪古期。从已知的玉璜资料看,玉璜已有七千余年历史,且历代都有或多或少的发现。唐代以前是玉璜的原创期,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物。唐以后,玉璜的制作转人仿古伪古期,基本上

  • 航天员拎着的小箱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3名航天员手里都拎着小箱子。进舱之前,航天服需要通风,航天员手中提的小方箱子就是一个手持的小型便携通风装置,带电源和风扇,为航天服提供一定的通风量,来保证人体的热舒适性。宇航服特性介绍航天服(spacesuit)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个人密闭装备。可防护空间的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

  • 刀妃革命是什么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刀妃革命指的是在公元1931年8月23日溥仪的淑妃文绣正式向溥仪要求离婚的事件,原因是她再也承受不了溥仪对她的冷落和宫中的不自由。这件事情对逊清皇室及前清王公大臣,还有溥仪本身都造成相当大的震撼,这可以说是对旧式文化的一种挑战,之后的两个月,淑妃文绣坚持自我的想法,不顾家族的反对和指责,也不理睬溥仪

  • 刀妃革命为什么叫刀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1931年,溥仪的妃子文绣聘请三名律师,正式起诉溥仪,要求与他离婚,虽然大清已经灭亡19年,但溥仪的皇帝之名还在,妃子与皇帝离婚,创造了历史之最。溥仪与文绣离婚,成为轰动全球的大新闻,在那时就是最吸眼的“头条”。但为什么这场革命叫“刀妃革命”呢?对于“刀妃革命”的说法,很多人不解,以为文绣就叫刀妃,

  • 皇帝驾崩之后太子立刻继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在中国历史上,皇位的交接,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改朝换代的交接,这个过程大多较为残酷。一种是皇帝主动退位。当然,这个退位,并非是皇帝主动愿意的,可能是出于某些因素的干扰,才被迫退位。一般被称为“禅让”。新登基的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合法性,往往会利用一套复杂的礼仪,来继承皇位。东汉末年,汉献帝禅让曹丕的

  • 胡服骑射为什么能让赵国国力大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春秋战国时期前后绵延500多年,这么长时间的大乱世,自然少不了牛人登场,君主里有春秋五霸,名臣里有管仲、乐毅,改革家里有商鞅、吴起,思想家里孔子、韩非子等等。这群牛人都干出来了一番影响后世的大事,在这群牛人里面有一位被后世吹到天上却名气不怎么大的人物——赵武灵王赵雍。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代君

  • 2021年6月17日:许渊冲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2021年6月17日,许渊冲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0岁。人物简介许渊冲,男,汉族,生于江西南昌。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

  • 2021年6月16日:猪坚强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2021年6月16日晚10点50分,猪坚强因年老衰竭去世。猪坚强目前已被冰冻起来,下一步,猪坚强将会被制作成标本。猪坚强简介猪坚强是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村民万兴明家的大肥猪,汶川大地震后被埋废墟下36天,2008年6月17日被成都军区空军某飞行学院战士刨出来时,还坚强地活着。许多市民、网友呼吁,

  • 项羽举的鼎有多少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霸王项羽扛的是“千斤之鼎”,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讲,那就是个“五百公斤”级别的举重选手,而我国举重世界冠军石智勇在不久前的“挺举”记录是199公斤,是世界冠军记录保持者。可比较项羽,还是少了300公斤的重量,难不成远在秦末的项羽,还能在举重上远超现代运动员?其实这个“千斤之鼎”,还有着不同的玄机在里面。

  • taikonaut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欧空局、俄航天局发来祝贺!“taikonauts”一词亮了。taikonaut是专指中国航天员的用词。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6月17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后,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接连在推特上发来祝贺,并且都使用了专指中国航天员的taikonauts一词,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