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鹅座是什么

天鹅座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98 更新时间:2024/2/16 1:28:46

天鹅座为北天星座之一。每年9月25日20时,天鹅星座升上中天。夏秋季节是观测天鹅座的最佳时期。有趣的是,天鹅座由升到落真如同天鹅飞翔一般:它侧着身子由东北方升上天空,到天顶时,头指南偏西,移到西北方时,变成头朝下尾朝上没入地平线。

相关发现

2021年5月17日,天鹅座万年前“发出”的“讯息”被成功捕获。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1.4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了超高能伽马天学的时代。

科学家发现最高能量的光子来自天鹅座内非活跃的恒星形成区,还发现了12个稳定伽马射线源,光子能量一直延伸到1拍电子伏附近,这是位于LHAASO视场内最明亮的一批银河系伽马射线源,测到的伽马光子信号高于背景7倍标准偏差以上,源的位置测量精度优于0.3°。

这次观测积累的数据还很有限,但所有能被LHAASO观测到的源,它们都具有0.1拍电子伏以上的伽马辐射,也叫“超高能伽马辐射”。

这表明银河系内遍布拍电子伏加速器,而人类在地球上建造的最大加速器只能将粒子加速到0.01拍电子伏。银河系内的宇宙线加速器存在能量极限是个“常识”,从而预言的伽马射线能谱在0.1拍电子伏以上有“截断”现象。LHAASO的发现完全突破了这个“极限”,大多数源没有截断。

这些发现开启 “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表明年轻的大质量星团、超新星遗迹、脉冲星风云等是银河系超高能宇宙线起源的最佳候选天体,有助于破解宇宙线起源这个“世纪之谜”。科学家们也需要重新认识银河系高能粒子的产生、传播机制,探索极端天体现象及其相关的物理过程并在极端条件下检验基本物理规律。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尚在建设中,这次成果是基于已经建成的1/2规模探测装置,在2020年内11个月的观测结果,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LHAASO国际合作组完成。

其科学突破在于:此次研究成果突破了当前流行的理论模型。同时,此次研究成果开启“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

揭示了银河系内普遍存在能够将粒子能量加速超过1PeV的宇宙加速器。在这次观测中,LHAASO所能够有效观测到的伽马射线源中,几乎所有的天体都具有0.1PeV以上的超高能伽马辐射,说明辐射这些伽马射线的父辈粒子能量超过了1PeV。观测到的伽马射线能谱在0.1PeV以上没有明显截断,表明银河系宇宙线加速源不存在PeV以下的加速极限。

随着LHAASO的建成持续不断的数据积累,可以预见这一探索极端宇宙天体物理现象的最高能量天文学研究将给我们展现一个充满新奇现象的未知“超高能宇宙”。

由于宇宙大爆炸产生的背景辐射无所不在,它们会吸收高于1PeV的伽马射线,超出了银河系的范围,即使它们在那里产生出来,我们也接受不到,由此可见这个观测窗口的特殊意义。

此外,此次研究成果也是能量超过1PeV的伽马射线光子首现于天鹅座区域和蟹状星云。

天鹅座恒星形成区是银河系在北天区最亮区域,拥有多个具有大量大质量恒星的星团,大质量恒星的寿命只有百万年的量级,因此星团内部充满大量恒星生生死死的剧烈活动,具有复杂的强激波环境,是理想的宇宙线加速场所,被称为“粒子天体物理实验室”。

LHAASO在天鹅座恒星形成区首次发现PeV伽马光子,使得这个本来就备受关注的区域成为超高能宇宙线源的最佳候选者,也就自然是LHAASO以及相关的多波段观测、乃至于多信使天文学的巨大热门,有望成为解开‘世纪之谜’的突破口。LHAASO测到的超高能光谱,特别是PeV能量的光子,严重挑战了这个高能天体物理的“标准模型”,甚至于对更加基本的电子加速理论提出了挑战。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占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由5195个电磁粒子探测器和1188个缪子探测器组成的一平方公里地面簇射粒子阵列(简称KM2A)、78000平方米水切伦科夫探测器、18台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交错排布组成复合阵列,采用四种探测技术全方位、多变量测量宇宙线。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的核心科学目标就是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以及相关的宇宙演化、高能天体演化和暗物质的研究。

广泛搜索宇宙中尤其是银河系内部的伽马射线源,精确测量它们从低于1TeV(1万亿电子伏,也叫“太电子伏”)到超过1PeV(1000万亿电子伏,也叫“拍电子伏”)宽广能量范围内的能谱,测量更高能量的弥散宇宙线的成份与能谱,揭示宇宙线产生、加速和传播的规律,探索新物理前沿。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天鹅座恒星区可能有外星文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5月17日上午10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Springer Nature举行的联合发布会上,公布了一重大成果。此次发现的能量超过拍电子伏的光子,来自天鹅座内非常活跃的恒星形成区。还发现了12个稳定伽马射线源,是位于LHAASO视场内银河系内最明亮的一批伽马射线源。此次观测到的源,它们都具有0.

  • 祝融号为什么选在乌托邦平原着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乌托邦平原(Utopia Planitia)位于火星的北半球,是火星上的最大平原,大小约3300公里。为什么选择在这里着陆呢?一是因为工程风险低。由于该地区地势平坦,陨石坑较少,地质年龄较轻,地壳较薄,对着陆器着陆和后续的科学探测非常有利。二是因为科学价值高。人类登陆火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是寻

  • 水星最佳观测时间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由于距离太阳太近,水星几乎经常被“淹没”在黄昏或黎明的太阳光辉里。从地球上看去,水星仿佛总在太阳两边摆动。平时人们很难看到它,只有在“东大距”和“西大距”附近时才可一见。所谓“大距”,即在地球上所见的地内行星(水星、金星)和太阳间的角距离(距角)达到最大位置。2021年5月17日,神秘的水星会迎来“

  • 红树林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场所。植物简介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

  • 红树林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生态效益在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红树林像母亲庇护孩子一样,维持了一个食物链复杂的高生产力系统,是物种基因和资源的宝库。这里有着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涵养着红树植物、

  • 完达山1号该不该放归野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4月东北虎进村伤人事件,可以说引发了不少人的热议,并且过后还将其捕捉了——定名为“完达山1号”,然而在捕捉之后,一直有人在热议一个问题,那就是对野生东北虎的去向,有人支持放归,也有人不支持放归,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在争议之中。而根据我国专家分析的情况来看,该老虎重450斤,雄性,2-3岁,营养状况较好,

  • 红树林为什么会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红树林,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价值,能以极低的植物多样性支撑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但是红树林会受到天敌团水虱、海鸭养殖、冻害、海岸变迁、外来物种等因素的威胁。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海洋绿肺”,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在消浪护岸、净化海水、维持近海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科学研究与生

  • 祝融号探测火星是否在为火星移民做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此前,美国就曾多次公开表示,他们很希望我国能分享天文一号的探测数据,5月15日,中国人研发的第一辆火星车,终于成功着陆在那片红色星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区。要知道,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国家具备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而中国从这一天开始就是第二个独立掌握的国家,美国不再是唯一。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中国人靠自己

  • 中国最像火星的地方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青海柴达木盆地的雅丹地貌是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雅丹景观之一。其中最壮观的属俄博梁雅丹林,来到这里好像走进魔幻世界,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使之成为专家眼中“中国最像火星的地方”之一,这里也成为中国火星模拟基地所在地。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

  • 近距离观赏萤火虫对人体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萤火虫作为一种天然会发光的生物,经常成群结队出现在树林中,场面非常梦幻,一直在人们心中代表着浪漫。据人民日报消息,随着夏季的来临,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的萤火虫进入最佳观赏期,万千流萤成群结队,在树叶、草地、湖水跳舞。漫天飞舞的萤火虫散发着淡黄色的微光,翩翩飞舞,犹如流动的“银河”,为黑夜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