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森林大火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森林大火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28 更新时间:2024/1/17 22:57:21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是火灾的一种。

产生原因

需要条件 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可燃物(包括树木、草灌等植物)是发生森林火灾的物资基础;

二、火险天气是发生火灾的重要条件;

三、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

以上三个条件缺少一个,森林火灾便不会发生。大量的事实说明森林火灾是可以预防的,可燃物和火源可以进行人为控制,而火险天气也可进行预测预报来进行防范。

森林可燃物 林中所有的有机物质,如乔木、灌木、草类、苔藓、地衣、枯枝落叶、腐殖质和泥炭等都是可燃物。其中,有焰燃烧可燃物又称明火,能挥发可燃性气体产生火焰,占森林可燃物总量85~90%。

其特点是蔓延速度快,燃烧面积大,消耗自身的热量仅占全部热量的2~8%。无焰燃烧可燃物又称暗火,不能分解足够可燃性气体,没有火焰,如泥炭、朽木等,占森林可燃物总量的6~10%。其特点是蔓延速度慢,持续时间长,消耗自身的热量多,如泥炭可消耗其全部热量的50%,在较湿的情况下仍可继续燃烧。

火源 同森林可燃物的燃点温度各异。干枯杂草燃点为150~200℃,木材为250~300℃,要达到此温度需有外来火源。

火源按性质可分为:

一、自然火源。有雷击火、火山爆发和陨石降落起火等,其中最多的是雷击火,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内蒙古呼盟和新疆尔泰等地区最见。

二、人为火源。绝大多数森林火灾都是人为用火不慎而引起,约占总火源的95%以上。人为火源又可分为生产性火源(如烧垦、烧荒、烧木炭、机车喷漏火、开山崩石、放牧、狩猎和烧防火线等)和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做饭、取暖、用火驱蚊驱兽、吸烟、小孩玩火和坏人放火等)。

氧气(助燃物) 1千克木材要消耗3.2~4.0立方米空气(纯氧0.6~0.8立方米),因此,森林燃烧必须有足够的氧气才能进行。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约占21%。当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减少到14~18%时,燃烧就会停止。

森林火灾的发生、蔓延和火灾的强度,都有其规律性。

发生规律

火灾的发生除上述3个条件外,还与天气(如高温、连续干旱、大风等)有密切关系。热带雨林中常年降雨,林内湿度大,植物终年生长,体内含水量大,一般不易发生火灾。但其他森林不论在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都有可能发生火灾。一般具有下述变化规律:

一、年周期性变化。降水多的湿润年一般不易发生火灾。森林火灾多发生在降水少的干旱年,由于干旱年和湿润年的交替更迭,森林火灾就有年周期性的变化。

二、季节性变化。凡一年内干季和湿季分明的地区,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干季。这时雨量和植物体内含水量都少,地被物干燥,容易发生火灾,称为火灾季节(防火期)。中国南方森林火灾多发生在冬、春季,北方多发生在春、秋季。

三、日变化。在一天内,太阳辐射热的强度不一,中午气温高,相对湿度小,风大,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多;早晚气温低,相对湿度大,风小,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少。

此外,森林火灾还和可燃物的性质有关:细小的干枯杂草和枯枝落叶等是最易燃烧的危险引火物,干燥和死的可燃物较潮湿或活的可燃物易燃,含大量树脂的针叶树和樟树、桉树等阔叶树较一般阔叶树易燃。郁闭度大的林分林内潮湿,不易发生火灾;反之,则易发生。

森林火灾和地形因子也有关系,如阳坡日照强,林地温度高,林内可燃物易干燥,陡坡雨水易流失,土壤水分少,都易发生火灾。

森林火灾的发生过程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

一、预热阶段。这时在外界火源的作用下,可燃物的温度缓慢上升,蒸发大量水蒸汽,伴随产生大量烟雾,部分可燃性气体挥发,可燃物呈现收缩和干燥,处于燃烧前的状态。

二、气体燃烧阶段。随着可燃物的温度急骤增加,可燃性气体被点燃,发出黄红色火焰,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汽。

三、木炭燃烧阶段。木炭燃烧即表面碳粒子燃烧,看不到火焰,只有炭火,最后产生灰分而熄灭。

蔓延规律

火灾的蔓延主要与热对流、热辐射和热传导等3种热传播形式有关。热对流是由于热空气上升,周围空气补充而在燃烧区上方形成对流烟柱。可集聚燃烧的热量近3/4。它在强风的作用下,往往是使地表火转为树冠火的主要原因。热辐射是地表火蔓延的主要传热方式。

它以电磁波的形式四周直线传播,其传热与热源中心平方距离成反比。热传导是可燃物内部的传热方式,其传热快慢决定于可燃物导热系数的大小,是地下火蔓延的主要原因。

火的蔓延速度和风速的平方成正比,在山地条件下,由下向上蔓延快,火势强,称冲火;由山上向下蔓延慢,火势弱,称坐火。蔓延速度最快、火势最强的部分为火头;蔓延速度最慢与火头方向相反的部分为火尾;介于火头与火尾两侧的部分为火翼。

接近火头部分的火翼蔓延较快,而接近火尾的火翼部分蔓延较慢。在平坦地,无风时火的初期蔓延形状为圆形或近似圆形;大风时则为长椭圆形,其长轴与主风方向平行;在主风方向不定时(30°~40°变化)常呈扇形。在山岗地形蔓延时,火向两个山脊蔓延较快,而在沟谷中蔓延较慢,常呈凹形或鸡爪形。

火灾强度 火灾强度不一,高强度的火具有上升对流烟柱和涡流,能携带着火物传播到火头前的远方,产生新的火点和火场,称为飞火,危害极大,是森林大火灾和特大火灾的特征,很难扑救。低强度的火,没有对流烟柱,火焰小,平面发展,人能靠近扑打。

影响林火蔓延和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可燃物的种类、数量和含水率,地形变化和立地条件的干湿程度以及风速的大小等。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强壮的成年男性能打赢野生成年东北虎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有个比较有趣的问题,手拿匕首能不能从蟒蛇口中逃生,比如等蟒蛇吞到腰部时暴起一刀从蟒蛇的头部切到腹部,所以蟒蛇就挂了!不过答案让大家非常震撼,几乎没有可能逃生,因为蟒蛇在吞吃之前会先把猎物绞死!假如把蟒蛇换成东北虎呢?一把匕首能不能从东北虎口下逃生?蟒蛇是爬行动物,而老虎则是哺乳类中的顶级掠食者,两者

  • 森林大火有什么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4月26日,经过各方救援队伍6天的艰苦奋战,凉山州冕宁县石龙镇马鞍村森林火灾明火于中午13时成功扑灭,火场转入清理看守整固阶段,无人员伤亡。但是森林大火有什么危害呢?烧毁林木森林一旦遭受火灾,最直观的危害是烧死或烧伤林木。一方面使森林蓄积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森林是生长周期较长的再

  • 心脏起搏器是如何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起搏器是生理学术语,指在心脏中起重要作用的窦房结部分。窦房结用来产生轻微的电脉冲,来促使心脏跳动,如果发生心传导阻滞疾病,窦房结的功能失效,就会导致心脏失去泵血功能,如果心脏停滞跳动15秒,人会昏厥;3分钟后,大脑会受到损伤;5分钟后,人会死亡。心脏起搏器就是一种模仿窦房结的工作原理,用来克服心传导

  • 万能胶是如何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万能胶化学名为“氰基丙烯酸酯”,最先在1942年问世,库弗的研究团队最初是想研发一种物料,用来清洁枪械瞄准器,但这种化合物却老是黏住一切对象,因而被放弃研究。但库费却看中这一特点,在1958年推出万能胶发售。万能胶之父有“万能胶之父”之称的库弗于2011年3月26日在美国田纳西州逝世,享年94岁。他

  • 野生东北虎为什么叫完达山一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总工程师刘丹表示:虎的生活习性是占山为王,具有王者的风范。发现这只东北虎的地区也属于完达山区域。完达山也是黑龙江省东北虎自然分布区,现在完达山野生的东北虎种群4~6只。根据以上情况,经上报国家林业局批准后最终确定为该野生东北虎命名为完达山一号。完达山介绍完达山(狭义),亦称“

  • 不粘锅是如何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1938年5月,美国新泽西州杰克逊实验室的化学家普朗克特,接到杜邦公司的一个电话。杜邦负责人说,他们新开了一家冷藏公司,发现目前的制冷剂效果不理想,想投入一笔经费,委托他研发一种新型的制冷剂。普朗克特欣然接受了,一连几个星期,他都带着助手研究制定方案,最终确定用氟氯化碳气体研制一种新型制冷剂。在化学

  • 螺蛳粉为什么是臭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螺蛳粉,柳州著名小吃螺蛳粉是柳州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柳州夜市。关于螺蛳粉,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螺蛳粉只要吃过三次,没有不上瘾的”,可以看出螺蛳粉受欢迎的程度。对于柳州人来说,宁可食无肉,不可无螺蛳粉。柳州螺蛳粉配料特别丰富,除了主料(米粉)以外,还有酸笋、油果、酸豆角

  • 什么是社会内卷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什么是社会内卷化?一句话,大家越来越努力,越来越累,但是收获并没有增加,甚至实际上是下降了。就像高考和高校绩效考核。第一年,大家每年发一篇论文能得一万。后来学校说多发多得。于是有人一年发了两篇,得了两万。第二年,所有人发了两篇,结果大家还是只得了一万。因为学校的钱是个定数,没有增加。就像清北每年招生

  • 粘到502胶水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502胶水的粘性非常大,那么,不小心沾到了应该怎么办呢?可以用热毛巾湿敷,用绝缘油、解胶剂清洗等,解决不了的一定要去医院。502胶水不仅有着非常强的瞬间粘合力,而且有强大的腐蚀性,如果误入眼睛,对眼睛的伤害特别大。射阳,一定要让孩子远离502胶水,以免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大家使用5

  • 2016年4月27日:张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2016年4月27日,张超驾驶歼-15舰载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突发电传故障,为挽救战机,他放弃4.4秒最佳跳伞机会,壮烈牺牲。同年8月,张超战友带着他的照片登上航母,驾机在辽宁舰起降,替他实现未了的心愿。张超,男,出生于湖南岳阳,2004年9月入伍,2009年5月入党,毕业于长春空军航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