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土木堡灭了明军精锐为什么没灭了明朝

土木堡灭了明军精锐为什么没灭了明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28 更新时间:2024/2/16 0:01:37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朝的一次重大生存危机,在明英宗朱祁镇带走整个北京城精锐和大部分勋贵之后,此时的北京城几乎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这也使得也先在长城外消灭明军主力之后,认为直取北京是一件手到擒来的事儿,但也正是这个“认为”让他错失了灭亡明朝的最后机会。

今天,就为大家从政治、军事及经济角度分析为什么也先在土木堡消灭了明军精锐,却灭不了明朝,如果想灭亡明朝,也先应该怎么做?

首先,从政治上来说也先出师不正,周边势力不愿相助

我们都知道,也先仅是瓦剌太师,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取代成吉思汗的后裔脱脱不花,成为蒙古的领袖,但是由于其出身并非成吉思汗后裔等其他原因的制约,使得他一直不能被整个蒙古草原的部族所承认。

因此,他在内部无法解决自身政治背景的情况下,走上了一条所谓的曲线救国路线,由于蒙古草原一向遵从强者,于是也先选择了在政治上归附打败了成吉思汗后裔所建立元朝的明朝统治者,希望借此获得明朝的政治承认,为自己在蒙古各部落中成为领袖增加政治加分,顺道开展与明朝的朝贡,占点便宜。

但是,正是这个耍小聪明的朝贡行为,点燃了土木堡之变。由于也先以次充好,以少充多,向明朝申报了派遣三千人的使团前往北京,但实际只有二千人,希望冒领明朝的赏赐。明朝发现后申斥其欺诈行为,并将瓦剌所贩马匹价格惩罚性削减,这引起了也先的极度不满。

后来又发生了荒诞的公主下嫁案,恬不知耻的希望明朝下嫁公主给自己的儿子,被明朝断然拒绝。挂不住面子的也先,于是纠集蒙古各部,自大同、辽东、宣府、甘州这四个方向向明朝发起进攻。

虽然,也先在土木堡大败明军,但是由于其之前属于明朝臣属,擅自挑起对宗主的战争属于不义之战,因此从政治上,除了瓦剌所控制的蒙古诸部以外,北方其他部族大多并未响应其军事行动。

其次,军事上明朝进行了全面动员,军力得到迅速恢复

明军土木堡惨败,给明朝在整个北方的防御体系造成了重创。原本明朝相对完善的九边防御体系,在土木堡之变后,最为重要的宣府及京师一线出现了致命的缺口,北京城几乎裸露在蒙古骑兵的面前。在已经无法补上九边防线缺口,同时京师仅剩不到十万老弱残兵的情况下,于谦临危受命,担负起了保卫京师的重任,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卫岌岌可危的都城。

1.首先整顿和加强北京的防卫力量,从全国各地调集士兵来京,加强训练,同时派遣官员前往各省召集勤王军队;

2.动员军民将原本储存在通州仓的粮食迅速运往京城,增加北京后勤补给能力,避免落入瓦剌手中;

3.在京师内外,严查就惩办瓦剌奸细,同时派遣官员前往顺天府、通州等京畿地区,安抚军民,撤换各府县不称职者,任用贤能官吏,以此安定京畿社会环境;

4.下令京畿地区工匠日夜赶造兵器,同时责令边关将领收集土木堡明军丢失的武器和溃散的士兵,用以加强边防力量;

5.严惩土木堡之败的罪魁祸首王振及其党羽,并对擅离职守、畏敌逃跑的边将和镇守宦官予以一并处理;

6.在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之后不到二十天的九月初六,于谦等文武大臣扶持朱祁钰成为明朝新任皇帝,以此杜绝也先利用明英宗的逼迫明朝的计划。

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明朝在京师的军心士气得到了极大提振,兵力由原先的不足十万人,迅速扩充到了二十二万人。

面对大兵压境的也先大军,于谦更是下令铸造功赏牌,鼓励军民奋勇杀敌。并在阵前慷慨挥泪,激励三军,颁布临战军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面对政治上的孤立,以及军事上的实力变化,也先已经无法对北京造成威胁。此时,还寄希望于利用明英宗朱祁镇躺赢的他,早已失去了战争初期的优势,不知道此时面对的不再是那京师原有的十万老弱病残,而是二十二万士气饱满,一心死战的奋勇之士,以及一位新的明朝皇帝明景帝朱祁钰。

他的目标依旧是执着于攻击明朝的首都北京,希望以此获得政治及军事上的重大胜利,但这样的目标已然无法实现。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造成土木堡之变明朝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土木之变外因是也先南下,内因则是“自仁宗不勤远略,宣宗承之。”四周枭雄抓住战略窗口,华北瓦剌脱欢逐渐统一蒙古各部;华南交趾黎利开始攻城掠地;西南麓川蠢蠢欲动不断试探;西北被脱欢渗透;东北奴儿干军纪败坏。但即便是这样的形势,可洪武之治、永乐盛世的余绪还没有耗尽,怎么也饿不到,三杨也不用太花心思为自己的

  • 土木堡之变对明朝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土木堡事变明朝失去了京军主力,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深刻改变了明朝的走向。在此之前,大明皇帝可以依靠的力量包括:宦官集团、武将勋贵集团、文臣集团。三大营是中央主力军队,威慑四方。其中最为坚定的武将勋贵集团,是为大明打下江山的徐达、常遇春,以及明成祖手下将领朱能、张辅等名将的后代。他们因军功

  •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为什么没有受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入侵大明边境,王振撺掇朱祁镇亲征大同,在王振的胡乱指挥下,明军在土木堡遇敌,全军覆没,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王振在乱军中被杀,而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分两路攻打北宋,分别由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统领。宋徽宗得知消息,吓得大惊失色,他第一个

  • 土木堡之变前期也先已经开始对明朝用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也先有向明朝用兵的企图,最早可以追溯到正统八、九年前后。正统九年秋,边境上便有“比得降虏言:北虏计议待我使臣回日,即携其家属,于堆塔出晃忽儿槐地面,潜住分兵两路入寇。脱脱卜花王率兀良哈东侵,也先率哈密、知院西入”的传言。但是当时因兀良哈和女真还未被完全征服,瓦剌内部意见也还未统一,因此也先并未动手。

  •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虏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瓦剌人对明英宗的态度,和金人对待宋朝的钦、徽二帝的态度可谓是天壤之别。发生在北宋·公元1126年的靖康之变,金人击破宋朝开封城,俘虏了宋钦宗、宋微宗两位皇帝,以及一干文武大臣、豪门进士共三千余人,再加上河北平民共达到十万之众。金人俘虏之些宋人之后,对待他们的态度是“随意侮辱”。比如有两朝皇后的赤裸上

  • 明朝土木堡之变到底有多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朝时期,军事实力还是相当强大的,特别是明初,朱元璋率军将不可一世的蒙古大军打的是节节败退。其部下徐达和蓝玉多次深入漠北,让北元闻风丧胆,朱棣继位后,更是7次御驾亲征,蒙古人从此不敢南下而牧马。然而可惜的是,在这次大战后,明朝国力大为削弱,再也无力主动对蒙古发动战争,这

  • 土木堡之变初期双方如何迎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猫儿庄之战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七月,也先召集诸部,兵分四路进攻明朝边境。脱脱不花以兀良哈攻辽东,阿剌知院攻宣府(今河北宣化),围赤城,又遣别骑攻甘州。七月十一日,也先攻大同,明朝大同右参将吴浩于猫儿庄(今山西阳高县北一带)迎战瓦剌,迅即兵败战死。阳和之战1449年七月十五日,大同总督宋瑛、驸马

  • 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什么时候决定御驾亲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七日,明英宗不顾吏部尚书王直等群臣反对,偕同王振率大万御驾亲征。命皇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此次出征,诏下两日大军即匆忙集结启程,各项准备均不足,上下一片混乱。亲征诏书下达后,英宗对文武大臣的多次劝谏置之不理。英宗虽然名为亲征,但军务大事皆由监军太监王振决定,将领处处受王振节制,无法按

  • 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2021年10月13日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那么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里有哪些公园呢?这些公园都有哪些风貌呢?大家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国家公园由国家确立并主导管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首批名单: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

  • 二连浩特地理环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二连浩特,隶属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北部,北与蒙古国口岸城市扎门乌德隔界相望,两市相距4.5公里,东临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西、南与苏尼特右旗毗邻。距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360公里,呼和浩特市390公里、北京690公里,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边境陆路口岸。距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