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打哈欠真的会传染吗

打哈欠真的会传染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76 更新时间:2024/2/16 3:25:00

打哈欠真的会传染吗?答案是真的

有些人甚至一看到“打哈欠”这三个字,都会情不自禁地开始打起了哈欠。不知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呢?

一项研究发现,观看打哈欠视频的时候,大约50%的参试者也开始打哈欠。2004年一项研究发现,哈欠的传染性同样存在于黑猩猩、狒狒猕猴中。最令人叫绝的是,在看到主人打哈欠时,宠物犬也可能会打哈欠。有时甚至想到或阅读到打哈欠的情景,也可能会诱发打哈欠。马里兰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罗伯特普罗博士表示,哈欠会传染并非奇怪,这与大笑会传染一个道理。德克尔博士表示,与其说哈欠传染是一种生理现象,倒不如说更像是一种社会现象。

为什么“打哈欠”这三个字有如此神奇的效果?甚至说基本上不需要周围的朋友“打哈欠”,光看一看,就容易让人打哈欠啊!等等,写到这里要去打个哈欠了……中毒太深啊!

哈欠打完,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哈欠会传染。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者发现,人在疲倦时,血液内的二氧化碳会增多,从而刺激我们大脑呼吸中枢,引起深呼吸活动,也就是“打哈欠”。通过一次大量补充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恢复血氧浓度,维持大脑正工作。脸部的夸运动有助放松肌肉,缓解疲劳。所以“打哈欠”并不是什么颓废困倦的表现,这只是一种我们缓解疲劳的方式。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排出体内过多的二氧化碳,对我们人体自身也是一种保护性适应。关系越亲密,哈欠越传染。并非任人都会将哈欠传染给你。2012年一项研究发现,哈欠传染性在最亲密的好友之间表现最强。在遗传和情感方面关系越亲近,哈欠就越容易相互传染。德克尔博士表示,这可能与“同情理论”不无关系,因为亲密朋友及亲人彼此之间感情更强烈。

当我们睡眠不足或劳累过度时,会接二连三地打哈欠,这是警告我们,我们的大脑和各个器官正在疲劳工作,提醒我们要赶快睡觉,得到休息。在早晨起床以后,我们往往也会哈欠不止,这种行为可以促进大脑皮层的各个功能区由抑制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以使大脑皮层进行正常的工作。所谓的这种哈欠的传染性,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与感冒传染等不同。当你看到别人打哈欠时,视觉会刺激大脑皮层,刺激神经反射,发生的一种本能现象。

动物打哈欠也会“传染”

由于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个体生存建立在读懂他人的行为、动机和情绪的基础上。经研究表明,领会他人意图的第一个阶段并非逻辑思考,而是用眼睛看到别人的行为,并在大脑中模仿一遍,就像照镜子。这一过程被称为“模仿反射”。在容易疲倦的场景中,比如长时间开会,如果一个人打哈欠,那么所有看到这一过程的人都会在大脑中模仿一遍,并“提醒”自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缓解困倦。所以说,按照“模仿反射”的说法,我们“打哈欠”,甚至说单单看图片、文字,都能起到提醒的作用。提醒我们是时候该用“打哈欠”的方式来缓解压力、舒缓疲劳了!

打哈欠可能是疾病信号

打哈欠通常不是严重疾病的最初征兆,但是某些情况下频繁打哈欠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发现,过度打呵欠可能是迷走神经引起的一种反应,可能表明出现心脏问题。极少数情况下,哈欠不断也可能意味着大脑出现问题。胎儿也会打哈欠。胎儿的确打哈欠,但是其具体机理目前尚不清楚。研究人员对胎儿张嘴动作是否表明其打哈欠的问题争论不休。

然而,2012年一项研究发现,通过4D扫描图像即可辨别胎儿打哈欠的真假。美国“趣味科学网”报道称,研究人员推测,胎儿打哈欠可能与其大脑发育有关,也可能是正常发育过程中的一大标志。哈欠平均持续6秒钟。在这6秒中,心率会显著加快。2012年,研究人员对打哈欠前、中、后身体变化情况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6秒钟内发生的大量生理变化与打哈欠密切相关。当研究人员要求参试者做深呼吸之后,这些生理变化不再出现。

打哈欠使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最好的休息,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保护作用。有人认为打哈欠是脑缺氧的表现,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增加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精力更加充沛。人困乏的时候往往是哈欠不断,以提醒人体,表示大脑已经疲劳,需要睡眠休息,所以打哈欠也是一种催眠的方法。当人即将进入紧张工作之前,也常会哈欠连连,这可能是人体借助深吸气使血液中增加更多的氧气,提高大脑的活动能力。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21年5月11日:世界防治肥胖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每年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5.11的谐音是“我要1”,最后的那个“1”代表苗条,通俗地讲就是“我要瘦”。肥胖对身体造成危害一、引起血脂异常,肥胖者患上高脂血症是很常见的。二、增加脑血管病变的情况,肥胖身材的人容易患上高血压以及血脂紊乱与糖尿病,并且血脂紊乱、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大脑也是

  • 减肥的饮食误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迈开腿,管住嘴”这个减肥道理大家都懂,但你吃对了吗?减肥路上,要注意饮食误区。“管住嘴”的四个误区一、节食盲目追求减肥速度快速减肥最有效的手段是节食,节食会丢失大量肌肉和水分,体重下降很快。但一旦食量恢复,体重会快速反弹。由于之前肌肉被减掉,人体基础代谢进一步降低,反而变成“更易胖体质”。二、素食

  • 怎么预防电瓶车自燃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一、平常要经常检查和维护电车作为电瓶车用户,购买电瓶车必须看清产品说明书并按说明书操作,还要选择与电动车、充电器、电机型号、规格相配套的电瓶;电动车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类故障,在维修过程中,要选择专业的维修机构或人员;不得擅自拆卸电气保护装置,确保电气线路和保护装置完好有效。二、充电,要规

  • 陈胜吴广起义是不是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说到甄别农民起义,我们要先确定起义的首领是否为农民,而后才能确定起义的属性类别。史书上记载: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看见没,一副

  • 大萧条期间美国人为什么要倒牛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2021年5月初,综艺节目《青春有你3》在为偶像助力环节中出现了“粉丝”为支持自己心仪的偶像,不惜花重金购买大量牛奶,然后直接打开获取瓶盖,而把完好的牛奶全部掉入水沟中。此事被曝光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如此浪费食物也确实令绝大多数人感到无比愤慨。不过说起倒牛奶事件,最广为人知的倒不是这一次,而是发生在9

  • 2021年最新我国人口总数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

  • 法螺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法螺(学名:Charonia tritonis):也称大法螺。贝壳大。壳高351.0毫米,壳宽170.0毫米。螺层约10层。缝合线浅。螺旋部高,尖锥形,顶部常磨损。体螺层膨圆。每层具宽大光滑的螺肋和纵肿肋,肋间有细肋。缝合线下方的螺肋具结节突起。壳呈黄红色,具黄褐色或紫色鳞状花纹。壳口卵圆形,内桔红

  • 法螺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这类动物为暖海产,多栖息在岩礁底浅海区和珊瑚礁间,有些种类则生活在沙或泥沙质海底,从潮间带到几百米水深的海底都有它们的踪迹。常以海星、双壳类如珠母贝幼贝等为食。足富有肌肉质,适合于在各种条件下运动,但常与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相关。这些在水底爬行的种类,是以足部肌肉的收缩来推动身体前进。运动时是先由足部

  • 法螺能吃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不能吃,吃法螺犯法。外壳体螺层非常膨胀。贝壳的主要成分为95%的碳酸钙和少量的壳质素。一般可分为3层,最外层为黑褐色的角质层(壳皮),薄而透明,有防止碳酸侵蚀的作用,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壳质素构成;中层为棱柱层(壳层),较厚,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棱柱状的方解石构

  • 在避震自救瞬间人们的的首先选择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在避震“自救瞬间”,人们的的首先选择是?先保护头避震要点身体姿势1、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2、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3、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4、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在震区中,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