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有多少

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有多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433 更新时间:2024/1/19 11:38:40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基地,袁隆平院士的“超优千号”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进行现场测产验收。专家组随机选取了3块田,进行全田机收测产,经称重、测水分、量面积、除杂等程序后按照超级稻测产公式计算,最终平均亩产1004.83公斤。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近20多年来不少国家研究单位的重点项目。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产量提高50%。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动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2000年育成产量比当时最高品种高20%—25%的超级稻。但他们的计划至今未实现。

超级杂交稻发展历史

袁隆平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至今。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非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

从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必湖于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其实,袁隆平早有此虑。早在1986年,就在其论文《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中提出将杂交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且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1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至今,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1800万亩。国家“863”计划已将培矮系列组合作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

1996年,农业部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为,第一期(1996—2000年)亩产700公斤,第二期(2001—2005年)亩产800公斤。

1998年8月,袁隆平又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他向朱总理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朱总理闻讯后非常高兴,当即划拨1000万元以支持。袁隆平为此深受鼓舞。在海南三亚农场基地,袁隆平率领着一支由全国十多个省、区成员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大军,日夜奋战,攻克了两系法杂交水稻难关。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超级杂交稻在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亩产达到800公斤,并在西南农业大学等地引种成功。超级杂交稻正走向大面积试种推广中。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姜维斗不过邓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身为诸葛亮徒弟的姜维,为何始终斗不过邓艾?廖化16个字道破一切。有句话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有些时候还是要看天赋。诸葛亮闻名天下是因为他智慧与忠诚,但是他有个徒弟虽然学到了他毕生所学,却依旧难逃“既生瑜何生亮”的命运。姜维自由丧父,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他,十分懂事好学。因父亲姜冏因公殉职而得到官职,封

  • 姜维北伐了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蜀将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当地百姓见蜀军撤走,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出兵追击,姜维令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急忙收军退回,不敢逼近。于是蜀军安全而撤,百姓作谚语道:“死诸葛惊走生仲达”。姜维回成都后,任右监军、辅

  • 白靴兔的生活习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白靴兔是哺乳纲、兔科、兔属的动物。在冬季,除了黑色的眼皮和耳朵上变黑的尖端外,皮毛几乎都转变为白色。脚底有密集的毛发,后脚上有硬毛,从而形成“白靴”。它们的脚可以阻止自己在行走时或跳跃时沉入雪中,而脚底下也有毛可以保温。头尾长413-518毫米,耳朵长为62-70毫米。体重1.43-1.55千克。雄

  • 鼬鼠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常年生活在北极草原上的最小的食肉动物是鼬鼠,或称之为貂,它们才是真正的北极居民。它们的实用价值高,因此有一段时间长遭猎人的捕杀,需要保护。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以及欧洲,亚洲西部,东部和东南部等地。生活环境常年生活在北极草原上的最小的食肉动物是鼬鼠,或称之为貂。在北极生态系统中,或者说

  • 硼元素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硼是一种化学元素,元素符号是B。硼、硼酸、硼砂都是低毒雷蓄积性食物,每天口服100mg,可引起慢性中毒,肝、肾脏受到损害,脑和肺出现水肿。约公元前200年,古埃及、罗马、巴比伦曾用硼砂制造玻璃和焊接黄金。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用金属钾还原硼酸制得单质硼。硼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1%。硼为黑色或银灰色

  • 硼有什么功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硼是一种化学元素,是生命的重要基础构件,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矿物,还有生理功能,植物生理等功能。构成生命硼元素是核糖核酸形成的必需品,而核糖核酸是生命的重要基础构件。夏威夷大学宇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员詹姆斯-斯蒂芬森称:“硼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可能很重要,因为它可以使核酸稳定,核酸是核糖

  • 假水玩具中的假水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网红玩具“假水"的外包装各式各样,里面装的是一种液态胶体物质,颜色五彩缤纷气味香甜。“假水”玩具大小不同价格也有所差异,小瓶的一两块钱,大瓶的七八块钱。外包装还有做成花露水的,样式繁多。经专家检测 “假水”含有硼砂,硼砂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被明令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一旦玩完这些玩具再触摸口鼻,

  • 街亭应该派谁去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原本成功几率非常大,因为当时曹魏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东吴那边,对于蜀汉防备非常低,以至于诸葛亮出兵,直接震惊了曹魏众人,而且陇右三郡直接投降了诸葛亮。可以说,整个局势对于蜀汉非常有利,只要操作得当,蜀汉是很可能拿下整个陇右地区,扩充整体国力的。但第一次北伐最终还是失败了,而失败的主

  • 电瓶车进电梯为什么会自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1,电动车电池自身存在问题。当前电动车电池质量良莠不齐,部分生产厂家为了节省成本,采取主锁直接控制电流开断的系统,每次启动时,控制器的充电电流通过锁的接触片,在两片铜触之间产生放电,产生的电弧氧化铜片,接触电阻逐步增大,产生的热量烧坏接头,造成电池的正负两极短路引发火灾。2,充电操作不当。充电过程中

  • 大王椰树的叶子为什么能砸晕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大王椰树的树叶有时可达几十斤重。并且因为大王椰树高达10-20米,如果叶片不慎掉落砸到行人,是完全有可能把人砸晕的。大王椰树,棕榈科常绿乔木,原产古巴、牙买加、巴拿马,是古巴的果树。高10~20米,干直立,干常于中部膨大,叶聚生于干顶,树型美观,是优良的绿化观赏树。果实含油可作饲料,种子可作鸽子的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