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猪坚强这些年都在哪里生活

猪坚强这些年都在哪里生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71 更新时间:2024/2/16 1:26:07

5.12汶川大地震13年来,有一只动物的消息每每牵动着亿万人的神经。

它是一只在地震中被埋压在废墟下的猪,但它没有在暗无天日的废墟中弃生,而是坚强地活过14年。它被取名“坚强”,作为抗震精神的象征一直被饲养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内。近日,建川博物馆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14岁的“猪坚强”已进入了生命的晚期,立即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目前,博物馆方面已经在为“猪坚强”的离开做准备,“在它撑不下去的时候,会考虑实施安乐死”,它的遗体或被制作成标本。2008年获救大半年后,“猪坚强”已从100多斤迅速长到了近400斤。

2008年获救大半年后,“猪坚强”已从100多斤迅速长到了近400斤。

今天是汶川大地震13周年。通过一组图片回顾“猪坚强”如坚强活过14年,同时希望它能再创生命奇迹。但“猪坚强”终有一天不再坚强,只有留给人类坚强勇敢的抗震精神永存。正如建川博物馆的官微中写的那样,“大家关注的并非只是一只猪,而是关于那段共同记忆的缅怀深思。”

5.12汶川大地震后,1岁的“猪坚强”被掩埋废墟下,仅靠吃木炭水顽强维持生命,奇迹存活,被埋36天后获救。被埋期间,其体重从原来的300斤骤减到仅100斤。废墟中的“猪坚强”

获救后,许多市民及网友呼吁,不要把它变成餐桌上的美味,并为其取名“猪坚强”。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得知后,以个人名义用将其从原主人手中买下,随后饲养在博物馆内。2008年6月23日,获救后不久骨瘦如柴的“猪坚强”。被埋期间,其体重从原来的300斤减到仅100斤。

2008年6月23日,获救后不久骨瘦如柴的“猪坚强”。被埋期间,其体重从原来的300斤减到仅100斤。

“猪坚强”开始在建川博物馆愉快的生活,每天都有饲养员为它准备特制的食物,打扫卫生。在饲养人员的精心照料下,“猪坚强”身体恢复迅速,体重接近200斤。建川博物馆因此成为新景点,不少外地市民专程赶到安仁镇探望这只明星猪。2008年7月1日,游客前来探望“猪坚强”。

“猪坚强”获网友十大喜欢动物称号。经过大半年的恢复,“猪坚强”的体重已从获救时的100多斤迅速接近400斤。饲养员为了给“猪坚强”减肥,饲养员每天早上都会把它赶起来散步。2008年12月26日,成都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的“猪坚强”,体重近400斤。

2008年12月26日,成都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的“猪坚强”,体重近400斤。

“猪坚强”6岁。博物馆为“猪坚强”制定了瘦身减肥计划,近一年来,体重有所下降。2013年5月11日,“猪坚强”在建川博物馆内休息,体型有所改善。

“猪坚强”8岁。时年47岁的龚国成开始接管“猪坚强”,成为它的新管家。此前,“猪坚强”先后经历了2任管家看护。龚国成称,所有生命都有始有终,他的工作就是把它伺候到“老”。中药材、洗发露、消毒液,是“猪坚强”洗澡必不可少的物品。饲养员龚国成每周用洗发露帮“猪坚强”洗澡两次,到了夏天,洗澡次数更加频繁。

中药材、洗发露、消毒液,是“猪坚强”洗澡必不可少的物品。饲养员龚国成每周用洗发露帮“猪坚强”洗澡两次,到了夏天,洗澡次数更加频繁。

震后9年,“猪坚强”10岁,已经相当于人类70岁。“猪坚强”在建川博物馆独享“一室一厅”的套房,外面一间客厅是睡觉和供人探访之处,里面一间是它吃饭洗澡的地方。2017年3月7日,“猪坚强”在“猪坚强之家”的客厅接受游客探望。

“猪坚强”11岁。腿伤却一直困扰着“猪坚强”,因为气温下降,腿伤再次复发。当日,成都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在个人微博上发称,“猪坚强”因后腿伤势严重,已经不能站立,取消每天散步计划。但“猪坚强”的生活非有规律,除吃饭时间,均以睡觉为主。樊建川表示,如果有一天“猪坚强”老去,它的圈舍将永久保留,同时遗体或将制作成动物标本或雕塑,但他更希望“猪坚强”入土为安。2018年1月6日,游客前来探望生病中的“猪坚强”。

经过工作人员的细心看护和兽医的积极治疗,“猪坚强”脚部伤势完全恢复,再次奇迹般的站立起来,重新回归到人们视野。每天两次散步计划也重新开,保持一日两餐,同时体重也被控制在400斤左右。2018年4月7日,11岁的“猪坚强”与饲养员龚国成(左)在建川博物馆散步。在饲养员精心照料下,“猪坚强”显得十分开心。

“猪坚强”12岁,相当于人类80岁高龄。虽然步履蹒跚,但依然在建川博物馆健康的活着,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2019年4月10日,龚师傅给“猪坚强”喂野草。为了它的健康,坚持每天带出门遛弯。

“猪坚强”13岁,相当于人类百岁。关于“猪坚强”可能活不过春节的视频在网上流传。饲养员龚国成辟谣称,传言有误!冬天精神差点很正常,虽然“猪坚强”无法自主站立,但在搀扶下,一顿依然能吃20斤左右的猪食,总体状态不错,不至于活不过春节。“猪坚强”在饲养员的搀扶下吃营养餐。

建川博物馆为“猪坚强”举办了搬家仪式。这是一套外形设计呈猪型的独栋建筑,50平方米面积,分成猪生活区和游人参观区。2020年1月16日,游客围绕在“猪坚强之家”别墅门外。

上午8时,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发布一条微博,称“猪坚强的情况很糟了”后,网络上关于猪坚强“已经活不到几天”“猪坚强准备安乐死”的谣言四起。随后,建川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辟谣。2021年5月5日,明显消瘦的“猪坚强”几乎整天酣睡,时而发出鼾声。

“猪坚强”躺在“别墅”草垛上,盖着棉被,烤着暖炉酣睡。

当日,建川博物馆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14岁的“猪坚强”已进入了生命的晚期。有媒体探望后报道,“猪坚强”当天仍然吃了十斤饲料。建川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猪坚强”从去年春节一直撑到了现在已经是奇迹了,博物馆将尽全力照顾好“猪坚强”的生活,直到它生命的最后一刻。目前,博物馆方面已经在为“猪坚强”的离开做准备,“在它撑不下去的时候,会考虑实施安乐死”,计划未来将它做成标本放在这座圈舍内,让它作为汶川地震的一段历史记忆,继续展现给游客。2021年5月10日,“猪坚强”在专职饲养员龚国成的照料下进食。

2021年5月10日,建川博物馆内,“猪坚强”没有太多精力和游客互动。侧身躺在地上,后蹄无力地搭前方,前蹄卷曲在胸前,眼睛闭着,缓慢地呼吸着。面部有一些泛红,皮肤上的黑斑如同人类的老年斑状。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遇到灾害如何自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灾难总是如猛虎一般,突然袭来,使人措手不及,造成巨大伤害,但大量的实践性研究表明,灾难事故是可以防范的,有效的防护措施能降低灾难事故所带来的损害。一、地震中如何自救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

  • 宠物盲盒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原本流行于潮玩市场的动漫手办盲盒经济,却进入了活体动物界,并被称之为“宠物盲盒”。宠物盲盒,利用快递邮寄活体猫狗,缺乏必要的疫苗接种,生存和运输环境恶劣,货不对板。成都宠物盲盒事件2021年5月3日,爱心人士在成都市金牛区荷花池快递网点发现被打包的猫狗160余只,正准备被当作普通货物发往外地,而中通

  • 滩涂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滩涂,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滩地面积。在地貌学上称谓“潮间带”。由于潮汐的作用,滩涂有时被水淹没,有时又出露水面,其上部经常露出水面,其下部则经常被水淹没。简

  • 钱镠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钱镠墓一般指吴越国王陵,是五代十国吴越陵墓群,位于浙江省临安市锦城镇和玲珑镇的太庙山南坡、明堂山。包括吴越第一代国王钱镠墓、第二代国王钱元瓘及王后马氏墓、钱镠父母钱宽和水邱氏墓。钱镠墓有大型封土堆, 长宽各约50米,高9米,地表遗存华表、石马、石羊 等石刻。钱元瓘王后马氏墓康陵保存较好,为砖廊石室,

  • 苏伊士运河准备拓宽多少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埃及总统塞西当天批准了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提交的苏伊士运河南段航道拓宽计划,该计划预计在两年内完成。塞西与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乌萨马·拉比耶当天出席埃及东北部伊斯梅利亚省多个项目的交付仪式。塞西在仪式上说,今年3月发生的货轮搁浅事故凸显了加宽苏伊士运河南段航道的重要性。该计划主要涵盖苏伊士运河苏伊士市至

  • 西瓜有哪些种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西瓜,又名水瓜、寒瓜,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西瓜在全国各地均可栽培。南方以海南岛为主要产区,依其独有的气候特点,一年四季均盛产西瓜,品种多样。根据形状划分缅甸甜王“纯品甜王”西瓜的果型、品质都有明显的特征。比如,“纯品缅甸甜王”西瓜果型短椭圆型,瓜身上深墨绿色的花纹清晰。瓤色大红色,硬脆瓤;吃一口,肉

  • 世界各地的母亲节都是同一天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母亲节的事情,想必很多人也都非常好奇了,这个国外到底有没有母亲节呢?国外的母亲节和中国的母亲节是不是同一天呢?这些问题也都非常的有意思的,也是非常的值得讨论的,对于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答案肯定是:不是。因为各个地区母亲节完

  • 美国为什么有这么多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美国东部地区日前发布蝉群预警,称300亿只蝉即将破土而出,提醒民众提早做好防御措施。这种学名“布鲁德X蝉”原产自北美洲,其幼虫会在树根处的泥土里蛰伏17年,羽化成蝉的那刻从地底集体钻出,因此也被称为“17年蝉”在2004年的5~6月,数千亿只蝉突然集中爆发,密密麻麻涌出地面,分布范围横跨大半个美国。

  • 降温口罩为什么能降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在日本,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人们长时间佩戴口罩,甚至运动时也不摘掉,导致出现中暑现象。针对这个问题,一些商家纷纷为口罩打造降温产品——这种“口罩风扇”只有22克重,可以装在口罩上给人带去凉爽,仅一个月就卖出4.5万个。这种喷雾产品也很受欢迎,只要将其喷在口罩上,就可以有效降低口罩的温度,让人不会感觉闷

  • 十七年蝉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十七年蝉,同翅目。北美洲一种穴居十七年才能化羽而出的蝉。它们在地底蛰伏17年始出,尔后附上树枝蜕皮,然后交配。雄蝉交配后即死去,母蝉亦于产卵后死。科学家解释,十七年蝉的这种奇特生活方式,为的是避免天敌的侵害并安全延续种群,因而演化出一个漫长而隐秘的生命周期。蝉的躯体呈黑色,翅膀半透明,呈褐色,有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