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罗马士兵打仗为什么用短剑

古罗马士兵打仗为什么用短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357 更新时间:2024/1/17 1:55:34

看过关于古罗马题材的影视作品或是玩过相关游戏的朋友一定会对古罗马的龟甲阵这种独特的步兵方阵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即便是那些并不了解历史的人们,往往只要看到这种龟甲阵的时候就会联想起古罗马。事实上,在古罗马时期乃至更早的时候,大多数国家所使用的军队主力还是以步兵为主。

在后来中世纪期间十分见的弓箭手骑兵,在当时那个年代仅仅只是辅助或是陪衬。在古罗马时期,以重装步兵,轻装步兵为主的密集军阵才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主角,而罗马步兵方阵在这阶段,更是爆发出了无可比拟的光芒。

不过罗马步兵方阵既不同于马其顿方阵以数米长的长枪作为主要武器,更不同于同时代蛮族步兵手持长剑进行冲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罗马步兵最常使用的一直都是大盾和短剑。与前面的两种武器相比,长度只有长枪和长剑几分之一长度的罗马短剑就很难带给人们太大的视觉冲击了。

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罗马短剑这样的短兵器,为什么会成为兵器时代堪称最强步兵的罗马军团的标配呢?其实,原因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

一、冶炼技术的桎梏带来的战术惯性

虽然在很多人的心中,罗马的化和制度远超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而在技术层面同样保留着这一优势。然而事实上,罗马帝国有着一个天生的短板和缺陷,那就是冶铁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安内一直未能取得重大的突破。

在罗马早期,尚未进入帝制的时代,铁铁器虽然已经出现,但仍然只是尚未成熟的工具。在这一时期,罗马军团的武器大多采用青铜制作。以铜为材料的武器,虽然在杀伤力上并不次于铁器,但是与同一时期,已经发展出完备青铜锻造技术的秦帝国相比,这时的罗马所进行的青铜冶炼还极为初级,最常用的还是整体冶炼,以铜和锡进行熔炼,制作合金。

以这种方式制作而来的青铜剑,在保证自身的锋锐程度的前提下,整体的长度只能维持在55厘米左右。一旦超过这样的长度,无论是铜和锡保持怎样的比例,都会出现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不是易碎就是易弯折。

因此,在这一时期,罗马军队的士兵在武器的选择上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自由度,这也是为什么这一阶段出现的武器多以短剑为主的原因。当然了,在这之后的几百年间,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长度已经不再是士兵们武器的桎梏了,但是由于罗马方阵已经以短剑、盾牌形成了成熟的战术配置,在原先的战术体系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时,想要再重新改变,还要冒着失败的风险,自然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必要。

有一种说法,叫做马屁股的宽度决定了航天飞机的大小。这样的说法其实丝毫也不显得夸。航天飞机这一航天设备,最为重要的自然是最后的发射和升空缓解,为了节省制作时间许多零件必须在不同工厂进行制作,必须通过火车运抵发射基地,因此火车车厢的宽度也影响了设计者在设计时的设计范围,而火车在刚被发明时,其车厢的宽度参照了马车车厢的宽度,而这一数据最终却与马的屁股宽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青铜武器的长度限制,同样也影响了罗马步兵方阵的演化进程,在数个世纪的更新迭代中,它的基础并没有因为罗马军队对阵的敌人发生太大的变化,这一点其实也与“马屁股的宽度”有着出奇的相似。

二、罗马的敌人促使这一武器的常规化

当然,青铜武器的限制,仅仅是一个方面。这种限制虽然强大,但并非不能打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罗马其实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四战之国,西欧北部有日耳曼部落接连不断的持续骚扰和侵袭,南部和西部还有着迦太基这样的宿敌在侧,而东部的安息帝国,更是曾经多次要求其退出“自己先祖的领地”,并以武力逐步强化着自己的威胁。

在这样的危机情况下,罗马军队自然一直处于极为活跃的状态,因此,若罗马短剑并不适合使用,那么处于征服时期的罗马人自然不会为了所谓的传统或者情怀而抱残守缺。

但事实上,在长达将近十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罗马军阵以及罗马短剑的存在感其实一直在进一步的被强化,直到帝国后期军队因为蛮族化的影响而放弃了过去的战术,才最终舍弃了罗马短剑。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罗马人的敌人,在逐渐强化罗马短剑的重要地位。众所周知,罗马的北部是欧洲大陆最为广阔的日耳曼地区,而当时的日耳曼人,正是以武力和掠夺闻名于世的蛮族。无论是哥特人、法兰克人均是他们庞大族群中的一支,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其强悍的体魄。而仿佛白山黑水中走出的他们,信奉着武力为尊的道理。

相比之下,处于沐浴在拉丁、希腊文明光辉下的罗马人,其实在体魄和武力上并没有任优势。可以说,在面对蛮族士兵的时候,一对一的状态下,罗马步兵其实毫无胜算可言。在罗马数个世纪的历史中,蛮族的入侵一直都是他们最为恐惧的梦魇。而罗马军团为了抵抗和征服这些蛮族,才最终导致了罗马步兵方阵的存在。

事实上,虽然古日耳曼人体魄强悍,但因为全民皆兵的原因和生产力的限制,他们在战斗时往往只会凭借自身的血勇和体魄,罗马军队的士兵却并非如此,这些以市民为主体征招入伍的罗马人,有时要经过长达数年的训练,这样的训练虽然并不能带给初经战阵的士兵多少勇气,但一旦经过鲜血的考验,这些士兵往往会迅速成长起来。在真正的两军对决时,最终影响胜负的关键仍然是军队的训练和彼此间的配合。而罗马步兵方阵这种密集的步兵阵,正是为了发挥罗马军队漫长训练过程中带来的素质优势。

罗马盾牌组成的盾墙,不仅可以在战斗开始后抵御蛮族人少的可怜得远程攻击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在短兵相接的过程中,以整体的力量抗衡那些拥有惊人体魄的蛮族勇士。在这样的环境下,盾墙人为隔绝出了一个个狭小的空间,这时,长度不足50厘米的罗马短剑就会从一个个盾牌的缝隙当中如毒蛇般刺出,收割那些因为初战不利而士气开始衰竭的敌人的生命。

其实罗马短剑本身也是一种舶来品,它来源于西班牙短剑。而当时的罗马在政府伊比利亚之后,也顺势将这种短剑带回了国内,而士兵们对于这种武器的兴趣却远远超过此时正在使用的罗马剑,也是在这之后,以西班牙短剑为模板,罗马军团开始使用这种被命名为罗马短剑的经典武器。

可以说,这种灵活的短剑正是罗马军阵的核心。在很早以前,罗马步兵一般分为三个阵列,其中最后一排均是以罗马老兵(罗马壮年兵)组成的最强力量。他们原先是以罗马标枪压阵。但是到了后来,在和蛮族的战斗中,这些长标枪也逐渐被罗马短剑所替代,原因就是这种盾墙越发有效,为了进一步优化最终取消了壮年兵所使用的标枪。

另外,在罗马时代,直到公元6世纪,骑兵兴起的核心发明马镫、马鞍都还没有大规模传入欧洲,因此这一时期的罗马人并不用担心以剑盾为主的罗马军团会遭受重骑兵的践踏。这也是为什么长兵器在这一阶段一直都没有真正在罗马步兵阵当中出现的原因。

结语:古代军队的兵器演化,常常与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以及战争态势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联系有时候看上去并不明显,但却如草石灰线,伏脉千里。当我们寻本朔源才会发现,这些在如今看来有些奇怪和不合理的武器,正是当时人们最为合适和正确的选择。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网易云人格主导色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是网易云推出的新功能。网易云音乐上线性格主导色小测试功能,通过播放不同的音乐,用户可以点击其联想的场景,最后判断出自己的主导颜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试一试。这个活动里的好多纯音乐都很好听啊,简单花了点时间收集一下:金色推荐曲《Buliding a family》银色推荐曲《Cornfield C

  • 李存勖幽州之战经过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幽州之战,是指后梁乾化元年(911)至三年,占据河东的晋王李存勖攻取幽州(今北京)地区、灭亡大燕的一场战役。幽州,是河北藩镇割据地区之一。后梁开平元年(907),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杀兄囚父占据幽州后,自恃兵强地险,欲称雄河北。先威迫成德(治镇州,今河北正定)、义武(治定州,今河北定县)等镇推

  • 古代盖房子有啥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化宝藏,也留下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杂谈,同样的,也留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体系。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思想的改变,很多古时候的制度已然不符合如今的社会形式,因此为人们所废除。比如在古代的时候,房子的等级制度是非常森严的,不同

  • 太监不识字怎么读圣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在当下很多人存在这样的一个质疑:古代太监不允许识字,但是却具备宣读圣旨的能力,这两者似乎矛盾。但其实,这是源于人们对历史的一系列误区。这些误区,先要从宦官制度说起。宦官的变迁提起宦官,相信很多网友首先会想起明朝的刘瑾、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但其实,这些并不能代表整个宦官。中国宦官最早起源何时,历史学

  • 2021年5月26日:刘海峰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刘海峰,男,汉族,江西景德镇人,北京戏剧学院毕业。音乐制作人,前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领唱。2021年5月26日,刘海峰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人物简介《我爱记歌词》当年风靡全国,每到周末都有很多观众等在那里看,大家也对舞台上那个戴眼镜、大脑袋、声线清亮的领唱印象深刻。作为《我爱记歌词》全盛时期

  • 古代醒酒的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又到了芍药花开的初夏时节,日日上下班经过的人家弄巷口院落处,露天摆满了一盆又一盆大红芍药花,映着丽日春风,那花正开得好。这几日丝雨绵绵,又兼风吹,早开的花儿,一瓣一瓣,便随风凋谢,落花纷纷,让人不觉一阵伤感,便不由想到,史湘云醉酒卧在芍药花丛的时节,也正是这春末夏初的四五月间。其实,史湘云醉卧花丛,

  • 李存勖后唐被灭国是因为沉迷戏剧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爱好,每个人都有,我们现在寻常人一般的爱好,业余时间发展发展,那是陶冶情操,但是在古代,尤其是皇帝,如果有个爱好,有时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比如喜爱唱戏的李存勖。建立后唐之后,他认为再也不用操劳烦心,于是开始发展自己的爱好。殊不知,就是因为这个爱好,自己荒废了国政,导致刚建立的国家就这样被灭了。那么,

  • 龙袍脏了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最高统治者的的称号为皇帝,他们拥有这神圣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众所周知,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各个阶层的服装、服饰等是有很大不同的。在各种类型的古装剧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皇帝身穿龙袍上朝的场景,不同的朝代皇帝所穿的服饰颜色,款式皆不同。我们常常观看历史古装剧有好有坏,好的一方面是有助于

  • 古代流放之人怎么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要说我们耳熟能详的最有名的古代流放地,非宁古塔莫属,清宫戏里,大臣们惹皇帝雷霆大怒之后,被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那就意味着,这个大臣的悲催人生开始了,一旦开启,永世不得翻身。宁古塔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一座城市,披甲人则是驻扎在这里的八旗兵,在今天黑龙江省东部的海林和宁安,这里气候严寒、五谷不长、人

  • 古代三大流放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以前看电视剧总有一些桥段,皇帝非常震怒把某人流放边疆,那时候小觉得挺好,流放就流放呗还不至死,还可以出门去溜达。可是长大了才知道这些决定个个包藏祸心,因为这些流放之地都是历代统治者煞费苦心选择的,有一个很变态的选择标准,那就是哪里够荒凉哪里更艰苦哪里更生不如死就是他们的选择标准,今天就来说一下古代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