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是怎样选官的?

元朝是怎样选官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933 更新时间:2024/1/11 8:19:15

元代选官途径多且杂。大致如下:学校选拔、承荫世袭、部门选聘、科举、推荐征召、因功授官、捐官等。

(元朝疆域图)

中统二年,忽必烈令置各地学校官,专管各地学校教学。其学生毕业后,经州县主官推荐、御史考核后,可任命为教师或吏员。

学校选拔的官吏在元朝比重不小。窝阔台曾令地方筹建学校。

至元八年,元世祖下诏在京师建蒙古国子学,生源限于蒙古人、汉人官员和怯薛歹官员子弟。

至元六年,元令各路设蒙古字学校,各路、府官员及民间子弟均有入学资格。学生从优参加翰林考试,可以充当学官或译史。学术只要学有所得,通过学校考试,就有入官资格。

至元二十四年,元立国子学,学习内容主要为儒经。学生们通过国子学考试即可被授官。至元二十六年,又设回回国子学,公卿大臣和富家子弟可以入学,可任各部门译史。有才的童子可被地方举荐入国子学。

元代还设医学、阴阳学专门学校以培育专业官吏。

承荫世袭是元代选官的重要手段,一般采取嫡长子继承制。

四怯薛的子孙永为宿卫长官;功臣、有军功的军官可荫其有能力的子弟,亡故的军官可由其子孙照章承袭;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土官允许世袭。

至元四年规定,职官只可荫一人,受荫者须满25岁方可获得候补资格。

部门选聘也是元朝的选拔办法。直省舍人在宿卫和勋臣子弟中选聘;翰林院、国子学可以选拔符合各自职业要求之人为官,但不可预保平民;太禧院可以自主选拔各司官吏。

(元朝主要统治机构简图)

窝阔台九年第一次开科取士,由中央派人在各路主持,考试分策论、经义、词赋三科。考中者免赋役,参与地方治理。

科举在元朝断断续续,但也是文人求官之路。

此科之后,直到皇庆三年才重开。此次科举于皇庆二年宣布章程,三年八月乡试,第二年二月会试,三月初七御试。举人由原籍官府推荐,要求:孝悌、信义、通经。会试名额全国300个,录100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平分名额。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两榜考试程式不同,定级相同。

蒙古、色目人愿考汉人、南人科,且考中者,加一等;流官子孙承荫者自愿参加,若考中升一等;官员自愿参加,考中者有品阶者加一等,无品级者从优录用;国子监岁贡生与伴读自愿参加,考中者在监学应得品级上从优授官。倡优子弟与肢残、犯十恶、强奸与盗窃罪者无考试资格。

(力促科举的元仁宗)

科举此后基本三年一次。仅考中举人者,有机会进入地方学校任职。没有功名的儒生也有望做吏。

推荐与征召在元朝见。元代征召隐逸次数较多,仁宗后,建言献策者也可被授官。

翰林院、国子学发现文才之人,可具文上报。少数民族地区的急缺久任官职,可依制推举,但不可预保。大德二年规定,各廉访司每年在辖区推举二人,要求:清廉、谨慎、干练、才干。大德九年又诏台、院、部五品以上官员推举清廉有才通政者三人,行省台、宣慰司、廉访司各推荐五人。

大德五年后可因捕盗授官。

元代捐官主要面地方大户。天历三年规定,江南、陕西、河南的大户捐粟,且自行承运至灾区的,事成授茶盐流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夺门之变于谦在干什么?于谦为何没有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夺门之变是唐朝晚期的一次政变,于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侄子,也是唐中宗的大臣,因为他的忠诚和才能而被人们所称赞。在夺门之变中,他的作用不可忽视。首先,于谦在夺门之变之前就已经察觉到了政变的迹象。当时,他对唐中宗的统治产生了怀疑,并开始寻找机会来掌握政权。当李茂贞发动政变时,于

  • 夺门之变孙太后的作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夺门之变是唐朝晚期的一次政变,孙太后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女,也是唐中宗的女儿,因为她的聪明才智和政治敏锐度而被人们所称赞。在夺门之变中,她的作用不可忽视。首先,孙太后在夺门之变之前就已经察觉到了政变的迹象。当时,她对唐中宗的统治产生了怀疑,并开始寻找机会来掌握政权。当李茂贞

  • 夺门之变景泰帝为何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夺门之变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景泰帝为何不反抗呢?这个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夺门之变的背景。在夺门之变中,权臣魏忠贤率领一群宦官和太监,控制了皇城和宫廷,企图夺取皇位。当时,皇帝的继承人是太子朱常洛,但他被软禁在西苑,无法对政局产生影响。最终,魏

  • 岳飞从什么时候开始抗金?最早追溯到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曾经在南宋时期抗击金朝的入侵。然而,很多人对于岳飞从什么时候开始抗金并不了解。那么,岳飞从什么时候开始抗金呢?一、历史背景岳飞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中国北方的主要政治力量是金朝。金朝的统治者非常残暴和贪婪,他们经常侵犯南宋的领土和主权。因此,南宋政府一直在寻求联合其他国家

  • 岳飞不死能收复中原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曾经在南宋时期抗击金朝的入侵。然而,很多人对于岳飞是否能够收复中原存在争议。如果岳飞不死,能否收复中原呢?一、历史背景岳飞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中国北方的主要政治力量是金朝。金朝的统治者非常残暴和贪婪,他们经常侵犯南宋的领土和主权。因此,南宋政府一直在寻求联合其他国家对抗

  • 宋朝有佞臣吗?都是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一、背景介绍在宋朝历史上,有一些官员因为善于阿谀奉承、投机取巧而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成为了所谓的“佞臣”。这些人在朝廷中权势熏天,对国家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宋朝佞臣的真实名单。二、宋朝佞臣的定义定义:佞臣是指那些能够迎合皇帝喜好、投其所好、阿谀奉承的

  • 南明时期江北四镇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江北四镇指的是长江稍稍偏北的隶属于南明管辖之下的四个军事重镇。它们分别是淮安、扬州、庐州、泗州。驻守四镇的将领主要是刘良佐、刘泽清、高杰、黄得功。由于江北四镇的地理位置靠近明朝南方都城南京,所以,对于定都南京的南明来说,一旦四镇失守,南京也岌岌可危。此外,四镇将领的各种事迹也是南明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明朝是怎么遏制外戚干政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外戚干政,指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封建君主的妻妾母亲娘家人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把持朝政的现象。东汉王朝后期政治伴随着宦官乱政和外戚掌权,最终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明朝同样也存在宦官之祸现象,但是明朝为什么未出现外戚干政现象?外戚干政是如何得到抑制的?这和明朝自身制度建设是分不开的。 首先,明朝开国皇帝

  • 曹操平定河北的8年间,刘备、刘表、孙权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虽然官渡之战开始于公元200年,但是,直到公元207年,曹操远征乌桓,才彻底袁氏残余势力。换而言之,曹操为了平定河北的袁绍势力,花了8年左右的时间。不过,在这8年时间中,刘备、刘表、孙权可以说

  • 汉高祖刘邦分封的八个异姓王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楚汉战争初期,刘邦屡屡被项羽击败,但是,刘邦注重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刘邦于公元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在建立西汉王朝的过程中,刘邦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分别是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韩王韩信(韩国后人)、齐王韩信(后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