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所作的《壬辰寒食》,抒发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

王安石所作的《壬辰寒食》,抒发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624 更新时间:2024/1/24 0:37:40

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时期政治家、改革家,也是学家、思想家。他在文学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晚年时期的诗风重炼意,又重修辞,被称为“王荆公体”。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安石所作的《壬辰寒食》吧。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宋代〕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身居他乡的乡思像杨柳一样,被春风一吹就有千万条思绪。

尤其是到了清明的寒食节,自己的眼泪就更多了,流的泪就快要淹没冶城了。

自己的白头发像是要挣脱出头巾的束缚,镜子中自己的面容也已经显得苍老。

不想知道官位的快乐啊,只求自己能够在青山绿水做一个打渔和砍柴的农民。

注释

寒食: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日或二日。《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客思”二句是说客思如春风里的柳条之多客。客思:他乡之思。思:思绪,心事。

冶城:《太平寰宇记》载,江南东道升州土元县:古冶城在今县四五里;本吴铸冶之地,因以为名,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宫附近。

巾:头巾。雪:白发。

朱:红色,形容青春的容颜。

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因以指代官位爵禄。

老:终老。渔樵:渔人和樵夫,指代隐逸生活。

鉴赏

王安石回江宁为父亲和长兄王安仁扫墓,不觉悲思万缕,泪若江潮,白发先出,朱颜早凋,因而发出了轩冕不足乐、终欲老渔樵的感慨。大概是从父兄虽然学问卓越、志节高尚,却穷老仕途、英年早逝的惨淡经历受到触动,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然而他也只能借诗抒怀,不能付诸于实际。

此诗一方面是表达了作者在扫墓时对父亲的沉痛哀悼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推行新法时的艰难处境作了一番慨叹。

作者用“雪”与“朱”两个颇具色彩的字极其生动而且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头发与容颜因操劳过度而出现的未老先衰的状况。当时王安石只有三十二岁,本该是黑发朱颜,但现在是“白发争出”“朱颜早凋”,显然是想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感慨:自己虽然身居官位,却丝毫没享受到当官本该有的乐趣,一心想推行新法,又遇到重重阻力,自己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以至于才过而立之年就华发早生、苍颜毕现,世事实在是太艰难了。“雪”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整首诗把思乡之愁、哀悼之痛、早衰之叹、为官之苦有机地串联,并用“雪”与“朱”这两个字把王安石内心的感慨与苦楚更加深沉地表达了出来。

王安石早年入仕,主要是为了养家孝亲,并非乐意官场,汲汲富贵。由于家中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一家上下几十口人赖其官禄,他根本就没有条件依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在他早年的诗歌中,就表达了“收功无路去无田”的无奈,既然“人间未有归耕处”,他只得“窃食穷城”、任职地方,但这并非他的本愿,在《壬辰寒食》一诗中就表达了他的感慨。

创作背景

王安石之父曾为江宁通判。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卒于官,葬于江宁牛首山(今江宁县南)。皇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下此诗。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省墓时沉痛的心情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嘉南传》正在热播中,董珊瑚的结局成为了最大女富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嘉南传》是由鞠婧祎、曾舜晞、汪卓成等领衔主演的励志古装剧,该剧根据吱吱同名言情小说改编,讲述了嘉南郡主姜保宁和李谦相知相爱最后收获幸福的故事。鞠婧祎饰演的是女主角姜保宁,她是出身高贵的嘉南郡主,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身上却没有丝毫骄纵任性的气质,敢于把握自己的婚姻和命运。作为一部高颜值古装剧,鞠

  • 水浒传中双枪将董平的实力怎么样?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董平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双枪将,河东上党郡人氏。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水浒传》中,董平善使双枪,其武艺过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故人称双枪将。董平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在书中他还多才多艺,书中说他是相貌俊美、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因

  • 三侠五义第三十八回:替主鸣冤拦舆告状,因朋涉险寄柬留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三侠五义》,作者清代贵族弟子石玉昆,是中国古典文学长篇侠义小说,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的内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第三十八回替主鸣冤拦舆告状因朋涉险寄柬留刀且说白玉堂将雨墨扶起,道:“

  • 731细菌部队核心工程:"魔窟"是由谁建成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是二战期间活动在我国东北的一支臭名昭著的细菌战秘密部队。1938年6月,关东军参谋部发布了《在平房附近设立特别军事地区的布告》。部队长石井四郎随即制定了开展细菌感染、冻伤、烫伤、耐热、毒气、电击等各种人体耐受极限试验的计划,并着手筹建各类活体试验室、细菌培养的“业务”用房以及关

  • 解密:朝鲜战争中国志愿军与联合国军战损一比一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

    近几年在网上看到一些很奇怪的说法,说朝鲜战争其实中国是打输了。因为中国的损失要远远大于美国,美军只死了3.7万多人,志愿军就死了130万,几十倍的比例,所以是志愿军输了。其实这根本就是在偷换概念。先不说美国在自己的朝鲜战争纪念碑上显示阵亡人数是54246人,那个3.7万的数字

  • 十大元帅谁出身最富裕?有一位元帅参加革命前曾用白兰地酒洗手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史风云

    在中共的历史上,有很多人是出身于大家族,可以说,不用奋斗就可以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但他们却为了心中的理想,选择了投身革命。比如周总理就出身于富裕家庭,毛主席的家境也不错,一年能收六十担的租子。张国焘家更有钱,他家里能收一千担的租子,陈独秀也是出身富豪之家。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十大元帅。朱德出身于

  • 日本战史记载的华北敌后战场(一)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华北敌后战场是侵华日军用兵的重点,据日本军方透露,至1940年,日军有9个师团和12个旅团的强大兵力被钉死在华北。这样就大大地消耗了日本的国力,牵制了日本的兵力,从而导致整个战局陷入完全被动的局面。 研究华北敌后战场,不仅要研读我方的论著,还应研读日方的战史。由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

  • 他牺牲后被日军残忍剖腹,肚里只有树皮,不屈气概让凶手绝望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史风云

    他牺牲后被日军残忍剖腹,肚里只有树皮,不屈气概却让凶手绝望自杀他是一个深受东北老百姓爱戴的英雄,一个被日本侵略者称为“山林之王”的抗日名将,他叫杨靖宇,是一位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英雄,关于他的故事民间流传很多。我们选取几个小细节,以飨读者!记住英雄,传承历史。抗日英雄故事之杨靖宇在杨靖宇参加革命的十余

  • 孙立人真的没有活埋1200日军战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各自媒体平台上,有一个题材的所谓文章总是能获得极高的推荐与阅读数,那就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下令活埋/枪毙1200日本俘虏的故事。之所以要用斜杠把活埋和枪毙分开,原因在于,不同的写作者,听到了不同的版本,有说活埋的,有说枪毙的——由是也可证明,这么大一件事——一场战斗中一次抓

  • 爱新觉罗·弘历有多少儿子 弘历的儿子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