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军队的构成有哪些?

西夏军队的构成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52 更新时间:2024/2/29 9:07:42

党项羌人在内迁之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部落阶段。这时,党项社会中设有专门的备武装力量。部落成员出则为骑,入则为民,个个都是战斗者,因此,党项内部“贵壮贱老”成为社会风尚。

随着战争的频繁,党项部首领的权力逐渐加强,这时也出现了部落兵。这是游牧民族所共有的特点,各级酋长就是各级军事组织的指挥员,此时的军令、军制只是口头约定的,还处于萌芽状态。党项部落在不断地内迁、掠夺战争受封于中原朝的进程中,逐渐加快了党项军事组织的发展。部落兵逐渐强大,并被纳入中原王朝的军事体制中。党项人有了较为稳固的常备兵,这是西夏兵制的发展阶段。

夏景宗嵬名元昊在继位后,怀着“英雄之生,当王霸业”的雄心,特别注重军事的建设和改革。元昊自幼熟读兵书,能征善战,他首先对党项原有的部落兵实行规范的强化,“以兵法勒诸部”,使松散的部落兵听从统一号令,更具战斗力。他在改善以前党项部落兵制时,结合朝的军制,改革统军体制,设置了三级统兵体制,枢密院为国家最高军事统军机构,总理全国的军事事务。

经略司、正统院、统军司、殿前司为二级统军机构。为了便于中央对地方部落兵的管理和调遣,西夏仿照宋朝的“厢”“军”建制,将全国分为左、右两厢,以黄河为界,河东为左厢,河西为右厢。在全国建立起地方监军司制度,设12个监军司,各立军名,并规定驻地。这种监军司是集军事与行政性质于一体的制度。

但是,监军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也有增、减、更名、迁移驻地等情况,所以也有18监军司一说。兴灵镇守军、护卫军和各地的监军司一同构成了西夏的第三级统军机构。西夏还实行普遍兵役制,即全民皆兵,这一时期是西夏兵制逐渐成熟的阶段。

西夏的军队按性质和任务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皇帝侍卫军、中央军和地方驻军。皇帝侍卫军是从部族兵中选出的精锐组成的,由皇帝亲自掌控。中央军应为镇守都城兴庆府和重镇西平府的卫戍部队,还有“擒生军”,这两部分军队由皇帝和枢密院直接掌握调动,装备精良,以备战争时随时调遣。地方驻军是西夏各地的监军司军队,他们是西夏军队的主要部分。

西夏的军队按其装备、技能和作战方式可分为骑兵、步兵、炮兵、水兵和强弩兵等兵种。骑兵是西夏军队中最精锐、战斗力最强的兵种。史书称西夏骑兵为“铁骑”、“铁林”“铁鹞子”,在战斗中一般都是冲锋在前,是中央军与地方军中不可缺少的兵种。

步兵是西夏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人数最多。步兵主要是配合骑兵作战,各军中的“擒生军”以及战争中被俘获的汉人(撞令郎)都是步兵。由党项部落子弟组成的步兵,能征善战,所披靡,其中以横山羌最为著名。炮兵是西夏军队中发射火炮,用抛石机掷石块的士兵。

水兵由西夏境内黄河沿岸的一些地区组建,由善水性的人组成,配备舟船和轻便渡河的“浑脱”(即今宁夏黄河上传统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子)为作战工具。由于党项羌族本民族是游牧民族,善骑射,西夏又出产良弓,所以强弩兵有很大的威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辽朝是怎样攻灭室韦、平定渤海逐步统一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时,在契丹的西北边居住着室韦。该族最西一部即呼伦湖西南的乌素固部,与回鹘接界。由此向东,依次为移塞没部、塞曷支部、黑车子室韦部、乌罗护部,再往东即是“那礼部”。“那礼”即阿保机的祖先泥礼。契丹人同室韦人在语言、风俗等方面十分相近。回鹘强大时,黑车子室

  • 契丹族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契丹人居住在帐篷里,居无定所,逐水草往来迁徙,过着游牧生活。从南北朝到隋朝,契丹先后受柔然、突厥等族的控制,但是他们同中原的汉族封建王朝,一直有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契丹各部以名马和毛皮奉献给中原王朝,通过朝贡,发生经济上的往来,为各部落的成长造成有利的条件。在4世纪末的北魏时期,契丹就有8个部落,各

  • 中国古代婚嫁制度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婚嫁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婚嫁制度源于何时,根在何处?正在甘肃兰州召开的“第二届中华伏羲研讨会”上,来自中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们一致认为,伏羲是中国婚嫁、嫁娶制度的肇启者。“制嫁娶”反映出人类从杂居群婚到对偶婚姻的深刻变革,标志着中国历史

  • 养蚕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缫丝和织绸的国家,这点已成定论,但是,关于养蚕的起源,却存在许多一时难以解决的争论。流行最广和影响最大的一种论点是“嫘祖始蚕”。螺祖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公元前2550年)的元妃。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557581年)尊螺祖为&l

  • 仓颉造了哪些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汉字的诞生非一人一手之功,是先民长期累积发展的结果。近代考古发现了360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7000年前的陶文、约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流传下来的仓颉造字的传说,说明仓颉应当是在汉字发展中具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物,他可能是整理汉字的集大成者。1、仓颉

  • 上古时期为何盛行“野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上古野合图 原民认为野合可得天地之气而有益健康,同时有利于谷物生长。 在新疆呼图壁的大型壁画上我们可以看到,图画中位于上边的大人们阳具勃起,正在做性交动作,而下方有两排欢跃的小人,这既是对性交的褒扬,也是对生育的礼赞。学者闻一多说:“在原始人类的观念里,婚姻是人生第一大事,而传种是婚姻的

  • 华夏族的起源如何 上古时期主要首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中华帝国和其它古文明帝国一样,从小小的原始部落和小小的地区,不断的和其它的部落联合,融化和扩张,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帝国。当研究其它的古文明时,现代人一直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文字,以致难以了解自己的文明之始末,而现代的中国人却能读通几千年前的文字,了解中华祖先的文化。

  • 契丹族的风俗有哪些 契丹族的服饰特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游牧的契丹人“随阳迁徙,岁无宁居”,生产生活方式与农耕民族大不相同。他们居住的是便于迁徙的穹庐式毡帐,类似现在牧区蒙古人居住的蒙古包。这种毡帐便于迁徙,适合于逐水草游牧的契丹等游牧民族。契丹族拜日,又由于北方草原多西北风、北风,所以契丹族毡帐多面向东南。辽朝皇帝和王公、大臣的

  • 金熙宗改制有哪些措施 金熙宗改制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金太宗完颜晟晚年时,一改兄弟继承制的惯例,立太祖孙完颜亶为皇位继承人。天会十三年(1135),太宗去世,完颜亶嗣位,即为金熙宗。金国灭辽和北宋后,占领的区域不断扩大,其中混居着契丹、渤海以及大批的汉人。为了巩固金国的统治,金熙宗顺应形势的要求,对统治制度一再进行了改革。金熙宗首先废除了女真旧制,建立

  • 女真族的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女真族是中国东北部少数民族中历久悠久的一个民族。女真先世称为肃慎,以后又称挹娄、勿吉、靺鞨。他们很早就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麓一带,与中原地区的汉封建王朝保持着联系。公元7世纪初,靺鞨有几十个互不统属的部落。其中,以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最为强盛。黑水靺鞨部落活动于长白山和黑龙江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