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光: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帝,满朝文武破衣烂衫

道光: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帝,满朝文武破衣烂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90 更新时间:2024/1/21 3:09:36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典型代表的皇帝,其中有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道光皇帝。当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正是这位皇帝被迫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

旻宁自幼在儒家化环境中长大,好读书,善骑射,资质过人,深得乾隆喜爱。《春冰室野乘》记载:

“曼宁8岁的时候跟随爷爷乾隆帝至张家湾行宫,射箭的时候连中三箭,乾隆帝大喜,赏其黄马褂一件。”

因为德才兼备,1820年10月3日,曼宁顺利登基,坐上皇位,而次年又因为道光元年,为此被称为道光帝。

道光帝继位多年,一直崇尚节俭,且身体力行,把节俭之行动贯彻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他上位不久之后,就曾发表过一篇名为《御制声色货利谕》的宣言书,这被后人视为是抠门宣誓书,里面提到了三大原则要求:①重义轻利,不蓄私财。②停止各省进贡。③不再增建宫殿楼阁。

那么,到底有多节俭呢?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服饰着装方面

“衣非三浣不易”。

"三浣"指上、中、下浣,简单地说就是指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三浣”即一个月,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由此可见,皇帝穿衣并没有太多讲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皇帝的衣服并不多。另外,道光帝每天要处理的朝政事务非常多,对于此,他还曾“吐槽”说道:

“自御极至今,凡批览章奏,引对臣工,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白暇自逸。”

可以说,道光帝把时间精力都放在了朝廷政事上,根本无心研究穿衣打扮。

当然,在服饰着装方面的节俭,体现的不仅仅是更换衣服的次数频率上,更体现在衣服本身上。我们都知道,主席当年一件睡衣就穿了二十几年,光打补丁就有73处之多,而道光帝和这比起来,几乎不差。

众所周知,龙袍是天子身份的象征,龙袍代表着高贵和威严,其服饰理应是崭新亮丽,奢华大气的。然而,到了道光帝这里,龙袍变成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衣服,道光帝的龙袍,可谓是“缝缝补补又三年”。

且说龙袍的“待遇”都不过如此,其他的衣服就更不用说了。根据野史记载,道光帝有条裤子穿了十几年,因为穿久了,裤子的膝盖处磨出了一个很大的窟窿。要说是一般人,都穿成这样了,肯定会把裤子扔了,但是道光帝哪里舍得扔,他让下人打了补丁后又继续接着穿。

话说皇帝都穿成这样了,底下的臣子哪敢穿得花枝招展的,于是群臣百官都穿得破破烂烂的去上班。那时候,举目四望,朝廷上下到处一片补丁。

对此,道光帝还曾作了补充规定:“旗员六品以下,不得衣着绸缎,一律布衣布靴。”

不过,虽说到处一片补丁,但是绝大部分人只是效法而已,真正把衣服穿到破烂的基本上没有,大多数人只是在好的衣服上面多打了个补丁而已,以表自己的为政清廉,生活简朴。

某次,道光帝看到臣子曹振镛套裤上也有个补丁,便问他,“你的套裤也打补丁吗?”曹振镛听后应道,其大概意思就是重新买件衣服要花不少钱,打个补丁还能穿穿,省钱。

道光帝听完,对他的节俭举动颇为欣赏,饶有兴趣地追问:“你这打块补丁花了多少银子?”曹振镛愣了一下,随口编了一个回应道:“花了三钱银子。”

道光帝一听只花了三钱银子,惊乎:“宫外的价钱真是便宜。宫内打这个补丁,足足花了五两银子哩!”

从中可以看出,道光帝可谓是节俭到了一定境界了,一个堂堂的皇帝,如此“婆妈”,还关心这些,跟臣子聊衣服补丁的价钱。

因为宫里打补丁的价钱贵,从此道光帝要求后宫的嫔妃们都学着做针线活儿,如此一来,衣服穿破了就可以交给嫔妃们缝补,而内务府也就一毫钱都没办法捞到了。

2.饮食方面

道光帝堪称是中国版“葛朗台”,他不仅在穿衣上朴素节俭,在饮食方面也是抠得厉害。

通常情况下,按惯例皇帝每餐饭都需要准备至少20道菜肴,而到了道光帝身上,标准降到了四道之内,最多只能是四道菜肴。

最初,道光帝喜欢吃冰糖肘子,后来得知一道冰糖肘子需要耗费50两银子,他心疼不已,最后,他以自己太胖要减肥为由,下令撤掉了这道菜。

平日里,一到下午四点左右,就让小奴才们出宫去买烧饼,而买回来的烧饼,常常因为路途过远耽搁已经变发硬。而道光帝也没有太多讲究,热一杯茶,就能高兴地把烧饼啃完。吃过晚饭后,就早早上床休息了,如此一来,连灯油钱都给省了。

道光帝不仅对自己抠,对群臣官员也抠,抠到什么程度呢?其中,有一个著名的事例。

道光八年(1828年),道光帝给立了大功的长龄开庆功宴,邀请十几位朝廷大臣们参加。当天,大臣们围坐在一块,心里盘算着,这回应该可以美美地饱餐一顿了。可结果,端上餐桌的依旧是老样标准,寥寥几个菜肴,而且量还挺少,稍稍夹上几块,都能见底了。

道光帝热情地招呼大家,但是却没有几个人真敢吃,群臣们的筷子基本上都是从盘中划过,然后又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碗边。而道光帝没吃没喝,就在旁边讲了一两个小时的话,大家饥肠辘辘地硬撑着听完,最后,道光帝还特别关心地问大伙吃得好吗?

大臣们笑脸应道:吃得好,吃得好。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以至于后来人们还编了一个段子来笑称道光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道光爷请吃饭。”

3.治国方面

若说道光帝在日常生活琐事上抠也就算了,但是他在治国上也是抠得厉害。平日里,大臣们一旦提到拨款用钱方面的事情,道光帝就一脸凝重表情。

比如在张格尔地区布防的军事问题上,群臣都知道道光帝比较节俭,一贯奉行“极简主义”原则,为此在上报之前,做了非常精简的预算,最后只报了1.8万的边防士兵人数。

但是,道光帝看后,依旧觉得上报的兵数多了,最终在原基础上减去了大半,这样一来,就能省下了不少的军饷、军粮。

对于宫廷繁文缛节之事,他也十分反感。道光元年,他就曾下令要求乐设而不作,同时还要求把来回圆明园时,群臣百官恭迎接驾的排场礼节活动去掉。

在婚嫁礼节上,道光帝推崇从简原则,如取消宴席,对置办嫁妆的开销设定上限,不得超过两千两银子等。即便皇后过生日,也只是简单地操办,不设宴,只是每人赏了一碗猪肉打卤面。

为了节约宫中开支,他一再坚持用最普通的砚台、毛笔写字,用到了笔头上的毫毛都秃了,他就用嘴抿抿,捋顺捋顺了又可多用几天。

一木君说

可以说,在中国历朝皇帝中,道光帝是史上第一抠门的皇帝,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绝不为过。不过,虽然道光帝节俭治国,但是最终也没能改变清朝衰亡的命运。

道光年间,社会经济一度萧条,国库白银储备仅有2000万两,远远低于乾隆时期的8000多万两。前面我们曾经讲过,道光年间,白银严重外流,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白银外流导致国内银价蹭蹭上涨,社会各行各业一片不景气,老百姓生活疾苦,民不聊生。

另外,道光帝虽然从始至终推行节俭原则,但是各级官员并未真正执行,而是阳奉阴违,暗箱操作,变本加厉贪污敛财。这一系列外在的不可抗拒的因素,都直接影响了这个朝代国家的发展走,最终,衰败的晚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走向了灭亡。

标签: 道光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姜维投降魏国是真是假?他投降魏国是真的想再复兴蜀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姜维,魏国,历史解密

    诸葛亮初次北伐失利于街亭,虽然是无功而返,但除了迁移西县千余家人口,还得到了一个“凉州上士”姜维,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认为姜维就是诸葛亮心目中的接班人。但姜维在剑阁抵御魏国大军时,接到了皇帝刘禅的投降命令,不顾士兵们的愤怒情绪,毫不犹豫地就投降了。人们不禁要问,诸葛亮看好的人,难道就是这番德性

  • 老子为什么名李耳?古人名字有什么大学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老子,春秋,历史解密

    古代人一般既有名又有字,有的还有别号。《周礼》规定“婚生三月而加名”,即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古人取字,也是一种传统。根据《礼记曲礼》的说法:“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意思是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然后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进行笄礼,然后取字。姓氏名字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 武松明知道施恩时恶棍,为何还要帮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施恩是开赌坊的恶棍,武松为何还帮他,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什么恶棍、助纣为虐这样的词汇用在施恩和武松身上是不妥的,明显得违背了《水浒传》原著本意。关于施恩开赌坊之事我们可以看看原著是怎么说的:小弟此间东门外,有一座市井,地名唤做快活林。但是山东、河北客商们

  • 陈友谅的势力最为强大 为什么他还是输给朱元璋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友谅,朱元璋,朱元璋,历史解密

    陈友谅为什么最后会败给朱元璋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元朝末年,群雄并起。当时中原共有三股势力最为强大,他们分别是朱元璋、张士诚和陈友谅。要论谋略与才干,朱元璋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不过若论当时谁的势力最大,谁最可能推翻元朝的统治,那绝对是陈友谅。(

  • 匈奴汉国为何叫前赵?后赵又是谁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后赵,十六国,历史解密

    刘渊建立的汉国(304-329年),为何又被称为汉赵或者前赵?这还是和刘聪有关!刘聪除了乱立皇后外,滥杀无辜,残暴无德。左都水使者(管理河川的官)襄陵王(襄陵县,属平阳郡)刘攄(shu)由于供应鱼蟹不力,斩,将作大匠(工程总监)靳陵未能如期完成“温明”、“徽光”两殿,斩!王彰因其荒政而谏,要不是张太

  • 任期最短的日本首相是谁?为什么总共才当了18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日本,首相,历史解密

    咱之前统计过,日本首相的平均任期只有1.3年左右,可以说是非常短命的了。但是要说有一个人当了两次日本首相,总共加起来才只有18天,你相信吗?还真有,这个历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名叫内田康哉。内田康哉第一次任期是从1921年11月4日到11月13日,第二次是从1923年8月24日到9月2日,掰着指头数一

  • 朝歌到底是不是商朝的都成 史书上是怎么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商朝,朝歌,历史解密

    河南省淇县古称沫邑,商代末期改称朝歌,商代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代帝王都把朝歌作为首都,一共经历了82年(另一种说法是61年)。到了西周时期,朝歌又成为了卫国的都城,存在了403年。朝歌,见证了两朝五百多年的兴衰,历史意义不亚于后来的任何一个古都。然而,朝歌是否真的是商朝末期的都城,史学界存在一定

  • 赵德芳作为赵匡胤最优秀的儿子 赵匡胤为何没有把皇位传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德芳和赵匡胤,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赵德芳在后世变得名气非常大,大家赞他为“八贤王”。在演义小说中,他上打昏君,下打贪官污吏,完全是正义的化身。可以说是赵匡胤最优秀的一个儿子。可是,赵匡胤为什么没有培养他当皇位继承人,把皇位传给他呢?其实,赵德芳应该是赵匡胤最不可能传位的一个人。为

  • 李建成真的和电视据的一样的吗 历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建成,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他虚心接受大臣们的谏言,还和大臣们建立了密切的个人关系。所以,李世民在传统史书中的形象近乎于完美。这其中既有李世民本人授意篡改了部分载。也有史官们的“功劳”,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将一位如此关心他们本阶级的皇帝进一步偶像化

  • 关羽的老婆到底是何许人也 关羽死后他的老婆又是什么结局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关羽是三国中最风光的英雄,也是最具有悲情色彩的英雄,随着关羽这颗将星的陨落,其家族也正遭受悲惨的命运。关羽的悲剧无需多表,来看看其家人的最后归宿。在《三国演义》中,对于关羽的婚事,介绍得非常简单。只是在第十三回,关羽攻占襄阳城后,诸葛谨对孙权说:“云长自到荆州,刘备娶与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