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大地震

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大地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23 更新时间:2024/1/19 2:28:05

位于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是一个多地震的城市。然而为人们留下最可怕记忆的一次地震则是发生在上个世纪初1906年4月18日的那场强地震。1906年4月18日早上5点13分,一场强度为里氏8.3级的大地震袭击旧金山。

这场大地震仅仅持续了75秒钟,但该城市大部分地区的高楼大厦、平房陋室,顷刻间非倒即歪,许多人被当场压死。更加可怕的是,地震过后不久,一场大火燃起,使震后的旧金山雪上加霜。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烈火所到之处,一片火海。火魔无情地吞噬旧金山大部分地区,约8平方公里范围万物俱焚,使地震后的一切更加无法挽回。在烈火地震双重打击之下,旧金山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磨难和浩劫。

1906年4月18日经过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发生一次8.3级大地震(后来有人修定为7.8),因距离市区较近,所以损失很大。震后引起的火灾很典型,也加重了损失。这次地震是太平洋板块相对于北美洲板块沿圣安德烈斯断层西北方向滑动造成的。地表可见的断裂线长达400多千米。错动以水平方向为主,竖直分量很小。各处的水平错距并不相等,最大为7米。因为地裂缝也可能发生在附近的平行断裂带上,离开主断层线越远,地形变越小。

这次地震促使美国人H.F.里德提出弹性回跳假说来解释地震成因。据北美《世界日报》报道,芝加哥大学副教授Mae M.Ngai于18日在《纽约时报》撰指出,一百年前的4月18日,一个大地震和地震引发的火灾,造成旧金山20万人无家可归,在Clay街的华埠也被火舌吞灭,二万五千名中国人逃往市内其他地区,在种族歧视的影响下,他们面对被永远赶出旧金山的威胁。

自1870年代以来的反华偏见,当1906年的大地震来临时仍旧不衰,地震发生后数日,旧金山和屋仑都禁止华人灾民前往白人的救济营,市府官员把华人安置在那个地区,都遭到当地居民反对,白人抗议说,季的风将把华埠的气味吹到他们的前院,市府最后把他们迁到最遥远的Presidio地区。同时大多数为国民兵的抢劫者,也开始在华埠抢劫,并杀死一名企图从家中取出物品的年轻华人。

本土主义者趁此机会推动他们的排华议程,动员起来要把华人永久赶出旧金山,宣称是天意把华埠烧光,不应再允许在市内建立华埠。当时的市长施密兹(Eugene Schmitz)组成了一个委员会,监督永久迁移华埠工作,目标是把华埠从其接近市中心商业区的高价地段,迁往其南部市界外的Hunters Point。在旧金山开始重建时,工会也禁止其成员在已被华人清理出的地点,从事建筑物修建工作。

面对这种反对,华人社区商业领袖组织“Chinese Six Companies”,和中国领事馆加以反击,由于是房地产业主,他们明确表示要在自己土地上重建,中国领事也对市府官员说,美国是自由国家,只要不妨碍公共秩序,人人有权生活在其拥有的土地上。最终是经济利益遏止了这股逼迁华埠的力量,市府体认到他们可能失去华人缴的税,更重要的是可能失去中国的贸易,当时屋仑、洛杉矶和西雅图都已经提供港口进行与中国的贸易。

充分体认反华情绪的华人领袖寻求重新打造华埠,扫除华埠过去拥挤、破落、充满赌博和鸦片馆的名声,推动健康的观光形象,广东银行创办人Look Tin Eli和其他企业家,聘请美国建筑师,在标准西洋建筑的正面,采用宝塔式屋顶线条,和其他亚洲风味设计,创造出一个“东方式”的街景。

在大地震后数十年,旧金山华埠仍旧是一个贫穷和边缘的社区,但它是一个在压力下也没有离开该市的社区。更重要的是在重建和改革下,一个新型华埠出现了,是一个让华裔不仅在旧金山,也在全美各城市认同的地方。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51年4月18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4月18日通过《巴黎条约》成立,1952年7月23日生效。根据条约规定,成员国毋须交纳关税而直接取得煤和钢的生产资料。欧洲煤钢共同体的缔约国有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生效期限为50年,因此,2002年7月23日之后,欧洲煤钢共同体不再存在。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欧

  • 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山本五十六(日文平假名:やまもといそろく;1884年4月4日-1943年4月18日),原名高野五十六,日本帝国海军大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偷袭美军珍珠港和发动中途岛海战的谋划者。山本五十六1916年毕业于日本海军大学校,曾于1919年到192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历任

  • 2011年4月18日:松野秋鸣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松野秋鸣(1979-2011)是日本的轻小说作家,出生于日本的兵库县川西市。代表作品是《MM一族》。爱好是足球电玩,喜欢的搞笑艺人是Summer's。创作经历2005年凭《自己中战舰2年3组》赢得第一回MF文库J轻小说新人奖的优秀赏出道。其后有作品「青叶君与宇宙人」及于2007年开始连载至今的「MM

  • 1882年4月18日:斯托科夫斯基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列奥波尔德·斯托科夫斯基(英语:Leopold Stokowsky,1882年4月18日-1977年9月13日),是英国的指挥家,古典音乐改编家。个人简介列奥波尔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y,1882-1977),美籍英国指挥家。生于伦敦。父为波兰人,母为爱尔兰人。学于牛津大

  • 1824年4月19日:戈登·拜伦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年1月22日—1824年4月19日),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

  •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

  • 1906年4月19日:皮埃尔·居里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1906年4月19日),巴黎人,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的丈夫。也是“居里定律”的发现者。1903年和居里夫人还有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4月19日,皮埃尔·居里在一场马车车祸中不幸遇难。科学成就压电效应的发现皮埃

  • 2002年4月19日:黎伟明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黎伟明(1965年12月7日-2002年4月19日),香港配音演员。1994年6月15日通过无线第二期配音艺员训练班加入无线电视配音组。于2002年4月19日因血癌病逝,逝世年龄38岁。被认为是“天妒英才”。黎伟明的配音生涯虽然短暂,但却有很多代表之作,当中最为人熟悉的有《美少女战士》的亚提密斯、《

  • 2017年4月19日:徐玉兰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徐玉兰(1921年12月27日—2017年4月19日),女,浙江新登人,杰出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1933年入新登的东安舞台科班学花旦,后改老生。1939年与吴月奎等组建兴华越剧社。她改唱小生的时间是1941年12月19日,地点在上海老闸戏院,当时是与施银花

  • 哪个国家的天然橡胶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泰国从1991年起即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2000年产胶达100万吨,2004年可望达到240万吨。该国有600多万人从事橡胶的生产、加工和贸易,占全国人口近1/10。种有橡胶200多万公顷,橡胶产品主要有烟片胶、20号标准胶、5号恒粘标准胶和浓缩胶乳等,92%供出口,中国是其消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