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剖腹自尽是真的吗

日本剖腹自尽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135 更新时间:2024/2/28 10:37:34

日本在大量吸收中国化后也形成了具备日本特色的武士精神,公元7世纪的“大化改新”后,日本社会武力争夺土地资源与政治权力的斗争日益激烈,武士阶层逐渐形成。11世纪末,日本封建领主源义家担任陆奥守时,平定当地一次内乱。源义朝廷请功,遭到拒绝。

源义家便自行对家臣论功行赏。这个举动赢得了人心,关东(今东京一带)武士纷纷投靠他,与其结成主从关系。从此,武士阶层的基础在日本正式形成。久而久之,这种武士阶层的思维、道德行为规范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剖腹

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切腹”这种行为不能不提,被武士认为是舍身取义。切腹虽然是很痛苦的,事实上这种痛苦也是刻意造成的。切腹者要用一刀以上,切开自己的腹部。由于自己除去内脏过于可怕,所以切腹的方式最后做了修改,变成由切腹者自己划上一刀。第一刀切开腹部之后,由朋友或可信赖的家臣立即补上慈悲的一刀,砍下切腹者的头。这种来担当补刀的行为的人称之为介错。但切腹并非唯一的正式自杀方式。

起源沿革

永祚元年(西元989年),大盗藤原义在被捕前,将腹部一字割开,然后用刀尖挑出内脏扔向官军——据说这是剖腹的最早来源。

剖腹开始盛行,是在镰仓幕府以后,因丢失阵地而引咎剖腹,或耻于被擒而阵前剖腹,占了绝大多数,一直持续到战国时代。江户开幕以后,社会统治相对平稳,因殉死而剖腹,和作为刑罚的“诘腹”,逐渐占了主流。虽然幕府严令禁止殉死,但是根本无法阻止这一历史性的趋势。

至于为什么选择剖腹作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世界上普遍认为,古代许多的国家和民族,均主人的灵魂是宿于肚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将自己的灵魂向外展示的时候,采取剖腹以示众人的方法和仪式。

剖腹原因

剖腹的原因,主要包括——

战争失败:(如浅井久政)

引责:对过失承担责任(如饭富虎昌)

牺牲:以自己的牺牲来拯救部下或同僚生命(如清水宗治)

谏死:为了劝谏主君(如平手政秀)

名誉:为了维护名誉而殉死

先腹:比主君先行踏上死途

追腹:义腹为了尽士道义理

论腹:为了树立名声

商腹:为了给家族和子孙带来恩惠

诘腹无念腹:痛饮悔恨之泪的剖腹

愤腹:愤慨于无实之罪的剖腹

刑死:武士专用的刑罚(如泷善三郎)

残忍一面

‘叶隐’的著述者山本朝一家的典故,也是令人发指。

山本常朝的异母兄山本吉左卫门,依父亲山本神右卫门的指示,5岁时就得斩杀狗,15岁时斩杀死罪者。武士大众,14、15岁开始实习斩首。如此武士从小带刀成长,养成斩杀别人而不在乎的习性。

武士道的本义,如日本战前教育敕语所教谕,以“义勇奉公”为最高原则,这是武士为“奉公人”的心里准备,说来非常残酷不人道。举例说,佐贺锅岛藩第四代吉茂,年轻时非常粗暴,他的家臣中有不讨其喜欢的,即将此人之妻的坏话写在扇上,交给近侍说“你把此扇让他看,再将那家伙做反应呈报”。

此家臣看了扇之后,并不知道是谁写的,即把此扇撕破。近侍即将此呈报。吉茂公曰“将主人书写的东西撕裂,乃是无礼者。令他切腹。”在武士道的世界,“切腹是武士道最忠义的表现”。山本常朝也说,武士应尽的忠义,是以殉死为最高。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95年4月27日:世界平面设计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1963年4月27日,世界各国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的专业协会组织――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ICOGRADA)成立。1995年,ICOGRADA决定,将4月27日定为世界平面设计日(World Graphics Day)。全世界的平面设计师将于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宣传平面设计的意义和作

  • 1989年4月27日:松下幸之助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松下幸之助(まつしたこうのすけ、1894年11月27日—1989年4月27日),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海草郡和佐村千旦之木(现:和歌山市根宜),二十世纪实业家、发明家。是日本著名公司“松下”(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松下电器产业、松下电器制作所、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的创始人。创立“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

  • 2001年4月27日: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英文缩写为CISAR(以下简称救援队),于2001年4月27日成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亲自授旗。CISAR的主要任务是对因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建(构)筑物倒塌而被压埋的人员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由中国地震局地震专

  • 1951年4月27日:中国青年报创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报,是以中国各族青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和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全国性综合日报。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青年报题写了报名。中国青年报作为中宣部直管的中央级大报,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服务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中国青年报》创刊于1951年4月27日,

  • 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在菲律宾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斐迪南·麦哲伦(全名费迪南德·麦哲伦,葡萄牙语:Fernão de Magalhães;西班牙语:Fernando de Magallanes,1480年—1521年4月27日),葡萄牙探险家、航海家、殖民者,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1519年—1522年9月船队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在环球途中在菲律宾

  • 2009年4月27日:于承妍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于承妍(1983年5月24日-2009年4月27日),1983年5月24日出生于首尔。韩国女演员,曾出演过电影《Herb》、喜剧短篇《Yap》、《影子杀人》等。2009年4月27日,于承妍突然自杀。个人生活出生 1983年5月24日,于承妍出生于韩国首都首尔。去世 2009年4月27日突然自杀,于承

  • 1919年4月13日:阿姆利则惨案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阿姆利则惨案(英文:Massacre of Amritsar),又称为札连瓦拉园屠杀,是1919年4月13日发生在印度北部城市阿姆利则的札连瓦拉园,英国人指挥的军队向印度人民开枪的屠杀事件。该事件造成数百人死亡,数千人受伤。英国方面的数字是379人死亡,1100人受伤,而印度国会方面的说法是约100

  • 1992年4月13日:《蜡笔小新》正式开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蜡笔小新》(クレヨンしんちゃん)是一部于1992年出品的日本家庭搞笑动画片,该片主要由本乡满、原惠一、武藤裕治导演,日本朝日电视台于1992年4月13日播映了第一集。至今仍在播出。该片根据日本漫画家臼井仪人所创作的同名漫画作品《蜡笔小新》改编而成,叙述了日本5岁小男孩野原新之助,在日常生活中与家人

  • 1908年4月28日:奥斯卡·辛德勒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奥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1908年4月28日~1974年10月9日),德国商人、间谍、纳粹党成员。他拯救犹太人是利用了德国战争经济组织机构中的某些错误。利用德国的战争,诱逼德国人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在这充满了杀戮与硝烟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同时保护了1200名左右犹太

  • 1877年4月28日:斯坦福桥球场启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斯坦福桥球场,由阿奇巴尔德·利思设计,为英超球队切尔西的主场,它于1877年建成而切尔西球会在1905开始使用这个球场,已有一百周年的历史。斯坦福桥球场是全伦敦第三大的球场,现时可容纳观众41663人。而场馆亦设有四个看台,包括东看台(East Stand),西看台(West Stand),马修哈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