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54年1月21日: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1954年1月21日: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85 更新时间:2024/2/13 11:27:46

1954年1月21日,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核潜艇下水。鹦鹉螺号核潜艇(英:USS Nautilus,舷号:SSN-571),是美国海军隶下的一艘核潜艇,是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也是第一艘从水下穿越北极的潜艇。

鹦鹉螺号核潜艇问世的意义在于,首开应用核动力之先河,潜艇由此进入了又一个新纪元,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价值,它的政治与军事意义是深远的,因此被认为是现代潜艇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设计特点

鹦鹉螺号核潜艇艇体外形与内部、动力仪器与作战装备,都是最精密的科学产品,都是用最流线型的外貌与简便的控制装配起来的。鹦鹉螺号核潜艇长98.7米,总重2800吨,平均航速为20节,最大航速23节。最大潜深150-213米,从理论上讲它可以以最大航速在水下连续航行50天、航程3万海里而无需添加任燃料,艇上还装备了自导鱼雷。因为核反应堆不需要空气助燃,可环游世界而不需要浮出水面。

总体评价

鹦鹉螺号核潜艇在运行的头两年里,仅仅消耗了几公斤重的浓缩铀,若用柴油推进方式换算,在同样大的功率下运行两年,将要消耗掉825万升的柴油,运输这么多燃料需要217节油罐车,所组成的列车长达3.2公里,要耗费197万美元。虽然,鹦鹉螺号第一次装填的核燃料耗资400万美元,但它可以完全保持潜航状态,几乎无限制地在水下高速航行,这是规动力潜艇无法办到的,这是核潜艇无可估量的、最大的优点。

鹦鹉螺号核潜艇比苏联的第一艘核潜艇早下水5年,它的下水不仅在武库中增加了一种强有力的武器,同时也将在如何平使用原子能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产生动力的核反应堆可以充当大型民用核电站的原型。

鹦鹉螺号作为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的问世,对全世界范围内的潜艇技术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潜艇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潜艇战术的发展变化以及反潜战战术及技术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鹦鹉螺号指明了实现“真正潜艇”的努力方,并为实现“真正潜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核反应堆在潜艇上应用,使得核潜艇已经与传统的常规动力潜艇不再处于同一水平。

第二,鹦鹉螺号彻底地改变了潜艇在军事上的作用。以鹦鹉螺号核潜艇为代表的核动力推进技术的问世,使得许多先进技术可以在核潜艇上进行更加有效的运用,使潜艇在几十年中徘徊不前的军事作用发生了质的飞跃。

第三,鹦鹉螺号的出现,推动了与潜艇相关的各种现代先进技术的变革与发展。鹦鹉螺号核潜艇在向军事家们展现了它所具有的巨大魅力之后,潜艇设计师们终于可以把过去许多年来一直受到潜艇瓶颈效应制约的不同领域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核潜艇上,使得核潜艇的性能在经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之后,达到了“脱胎换骨”的高度发达的水平。

第四,鹦鹉螺号所拥有军事潜力的刺激下,使得二战期间所累积起来、原本非常有效的的反潜作战程序变得过时无用,雷达与反潜机这些一度被认为是反潜利器的设施在面对一艘能持续以高速潜航,快速改变深度,又能待在水中非常久的潜艇,也显得作用有限,反潜战技术因此获得了迅速的进步和完善。

第五,鹦鹉螺号引发了美国海军对潜艇总体设计思想的深刻变化,使潜艇壳体由双壳结构向单双混合结构过渡。

第六,鹦鹉螺号带动了常规动力潜艇AIP技术的发展。已基本成熟的AIP技术其中包括斯特林发动机系统、燃料电池系统、闭式循环柴油机系统、自主式水下能源系统以及小型低温低压反应堆系统等,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已经展露出令人鼓舞的发展曙光。

第七,鹦鹉螺号推动了核动力水面舰艇的迅速发展。虽然鹦鹉螺号核潜艇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那划时代的影响力将不会磨灭,未来的核潜艇将沿着它的“航迹”继续前行。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53年1月21日:保罗·艾伦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1953年1月21日,保罗·艾伦生于华盛顿州西雅图。保罗·艾伦(Paul Allen,1953年1月21日—2018年10月15日),美国企业家,Vulcan Inc.的创始人、主席,与比尔·盖茨创立了微软公司的前身。保罗·艾伦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到2006年,他在福布斯杂志排名第六,拥有资产大

  • 1885年1月21日:板垣征四郎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板垣征四郎(日语:いたがきせいしろう、/英语:SeishirōItagaki;1885年1月21日—1948年12月23日),日本陆军大将,在日军中和以石原之智并称的板垣之胆,日本昭和时代重要将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之一。1931年与石原莞尔共同策划“九一八”事变。因东北军实行不抵抗政策,未放一

  • 2007年1月21日:U-Nee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2007年1月21日中午12点50分,U-Nee被发现在仁川的某公寓家中上吊自杀身亡。U-Nee(1981年5月3日-2007年1月21日),高中时期就已是著名童星。在1998年凭借KBS电视剧《大人们不懂年轻人》作为演员正式出道。2005年,U-Nee与李贞贤、张娜拉等歌手一起到中国参加中韩歌会,

  • 1942年1月22日:萧红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1942年1月22日,萧红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

  • 1561年1月22日:弗朗西斯·培根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1561年1月22日,弗朗西斯·培根出生于伦敦一个新贵族家庭。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一1626年),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1st Viscount St Alban),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

  • 1788年1月22日:乔治·戈登·拜伦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1788年1月22日,乔治·戈登·拜伦出生于伦敦。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

  • 2009年1月22日:梁羽生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2009年1月22日,梁羽生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岁。梁羽生(1924.3.22~2009.1.22),原名陈文统,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与金庸、古龙、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梁羽生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

  • 2012年1月22日:《熊出没》首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2012年1月22日,《熊出没》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首播。《熊出没》是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出品的系列动画片中的第一部,丁亮、邢旭辉导演,武斌、侯喆编剧。该片主要讲述了森林保护者熊兄弟与破坏森林、采伐原木、占领土地开发创业实验田的光头强之间上演的一幕幕搞笑对决的故事。剧情简介宁静祥和的东北原始森林

  • 1811年1月22日:李善兰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李善兰(1811年1月22日—1882年12月9日),原名李心兰,字竟芳,号秋纫,别号壬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家,创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研究各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现称“自然数幂求和公式”),这是李善兰也是19世纪中国数学界最重大的成就。学

  • 1828年1月23日:西乡隆盛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1827年1月23日生于萨摩藩(今鹿儿岛县)。西乡隆盛(さいごうたかもり,1828年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他和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通称吉之助,号南洲。生于萨摩藩(今鹿儿岛县)。1844年起任下级官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