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20年3月5日:汪曾祺出生

1920年3月5日:汪曾祺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45 更新时间:2024/2/7 13:32:28

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散文写作特点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发人深思。如《吃食文学》的《苦瓜是瓜吗》,其中谈到苦瓜的历史,人对苦瓜的喜恶,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谈到文学创作问题:“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小说写作特点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汪曾祺小说中流溢出的美质,首先在于对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以近乎虔敬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此,他写成了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记事》。

人物评价

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贾平凹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贾平凹评)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使读者形成了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中国作家网评)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71年3月5日:罗莎·卢森堡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罗莎·卢森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理论家、革命家,被列宁誉为“革命之鹰”。在反对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和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暴风骤雨中,始终英勇斗争,不畏强暴,展现了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其所言:“要有耐心和勇气,我们还要活下去,我们还要经历惊天动地的事呢……”德国现有以她命名

  • 1827年3月5日:亚历山德罗·伏特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亚历山德罗·朱塞佩·安东尼奥·安纳塔西欧·伏特(Count Alessandro Giuseppe Antonio Anastasio Volta,1745年2月18日-1827年3月5日),意大利物理学家。因在1800年发明伏打电堆而著名。后来他受封为伯爵。电学实验伏特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了电学实验,

  • 雾月政变是如何改变法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发动兵变,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雾月政变“。主要过程1797年,拿破仑被任命为“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同欧洲封建势力作殊死斗争,大大维护了革命政权所取得的胜

  •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译“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他的父亲是洛多维科·迪·莱昂纳多·博那罗

  • 1900年3月6日:戈特利布·戴姆勒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1834-1900),德国工程师和发明家,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简要介绍 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年3月17日出生于德国符滕堡雷姆斯河畔舍恩多夫的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位面包店老板。1852年,他就读于斯图加特工程学院。1872年,戴姆勒设

  • 1902年3月6日:皇家马德里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Real Madrid Club de Fútbol,中文简称为皇马)是一家位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足球俱乐部,球队成立于1902年3月6日,前称马德里足球队。1920年6月29日,时任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把"Real"(西语,皇家之意)一词加于俱乐部名前,徽章上加上了皇冠,以

  • 古代皇帝陵墓中有哪些陪葬宝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帝王陵墓内有千奇百怪的陪葬品,除了金银财宝之外,还有一些陪葬品也是价值连城。可能当初的墓葬主人没有想到随他入墓的物品有多大价值,但是对于后人来说,这是了解当时历史状况的重要依据。陪葬宝物一:甲骨甲骨本身非常珍贵,因为它能预知吉凶,乃至生死,而且甲骨通常与巫术结合,所以商王希望死后也能带上这些宝物,可

  • 古代皇帝如何防止陵墓被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帝王们往陵墓中大塞金银珠宝等随葬品,目的是为了自己死后仍能享受奢侈的生活,但他们却想不到,正是这些金银珠宝使他们死后不得安宁,有的帝王的尸骸竟被盗墓者扯得七零八落,甚至暴骨于荒野,景象十分凄惨。那古代的皇帝们是如何避免自己的陵墓被盗的呢?防止陵墓被盗方式之一:利用流沙和乱石防盗流沙和乱石是古代帝王防

  • 1986年3月6日:朱光潜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朱光潜(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县(今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

  • 2008年3月6日:刘东生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刘东生(1917年11月22日-2008年3月6日),辽宁沈阳人,籍贯天津,中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被誉为“黄土之父”。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2003年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