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45年12月21日:巴顿将军逝世

1945年12月21日:巴顿将军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94 更新时间:2024/1/16 20:20:07

1945年12月,巴顿外出打猎时突遇车祸而受重伤,21日,不治在德国海德堡去逝,享年60岁。小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年11月11日-1945年12月21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著名的军事将领。

设计制造巴顿剑

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乔治·巴顿号称“铁胆将军”。粗鲁、野蛮是他在战争中留给后人的印象,兴上将甚至把他叫作“美军中的匪徒”。但如果仅凭这一点就认为他是个只懂打仗的猛飞就大错特错了。巴顿将军投注在军事领域的用心是全方位的,其中不乏智慧和深思熟虑的结晶,“巴顿剑”的成功就是一例。

美国是一个善于使斧的国家,早期的骑兵更习惯挥舞马刀砍杀。训练时,骑兵们乘坐在马背上,像使用球棒一样疯狂地挥舞手里的骑兵弯刀。年轻的巴顿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不禁在心里开始了思量。那时的巴顿曾经在第5届奥运会军事五项比赛中获得过击剑的第3名,号称“军中第一击剑高手”,并获得过“剑术大师”的荣誉称号。

在参加完奥运会后,巴顿到法国索米尔军事学校学习击剑课。在那里,他发现法国骑兵使用马刀的方法远远超过美国骑兵,原因很简单:法国人是用刀尖去刺杀,而美国人则是用刀刃去砍杀。与砍杀相比,刺杀能更快地接近敌人,作战效率更高。

怀揣改进骑兵军刀的想法,巴顿调到了弗吉尼亚的迈尔堡。这是一个骑兵驻地,有军队里最优秀的骑手,有美国出身最好的军官,他们熟悉华盛顿的每一位要人。在这个“离上帝最近”的地方,血气方刚的巴顿决定大干一番,改进骑兵军刀就是他的“敲门砖”。

“以法国式的直剑取代美军盛行的弯刀。”巴顿把自己的想法明白无误地写在章里,并把文章交给迈尔堡骑兵团团长格拉德上校。上校是位老骑兵,当然看出了巴顿的主张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他建议巴顿再增添一些内容,然后把文章投寄给《骑兵月刊》。

受到鼓舞的巴顿没有听从团长的建议。他把目光投了更高级别的军事刊物。他知道,小小的《骑兵月刊》不足以引起军界高层的注意。他在给未婚妻的信中写道:“我希望这篇文章引起轰动。我相信一定会的。”果然,1913年1月11日,颇有影响的《陆海军杂志》刊登了巴顿的文章,并立即引起军界的关注。“我想我要出名了!”巴顿心里异兴奋。

几个月后,陆军参谋长伍德将军命令按照巴顿设计的样式和规格,打造两万把新军刀。这种新型骑兵军刀是直线型设计,刀有940毫米长,刀身的宽度为257毫米,刀刃非常长,是一种理想的击刺武器,能够完美地用于刺杀。巴顿的钻研和思考结出了果实。

新军刀选在斯普林菲尔德的工厂铸造。为保证军刀的生产质量,巴顿被专门派去负责检查验收。美国军械部次长也对巴顿设计的新军刀很满意。他说:“巴顿作为一位击剑手的技巧和经验,对于军械部价值无限。”新军刀还需要新的训练教程。春风得意的巴顿开始编写《军刀教员讲义》。

1914年3月,《军刀训练》一书由陆军部批准出版。巴顿在书里进一步强化了他附着在新军刀中的“刀尖”精神:要记住刀尖是压倒一切的重点,富有活力、勇于进取的勇士要像刀尖一样,在进攻中刺穿敌人的身体……

批量生产的新型骑兵军刀在骑兵部队中广泛使用,并以“巴顿剑”闻名天下。1916年3月,巴顿调任布利斯堡骑兵团时,高兴地看到团队使用的军刀全是自己设计的“巴顿剑”。这一发现让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但凌厉的枪弹使骑兵的军刀失去了用武之地。“巴顿剑”更多地成了骑兵们的标志性装备,很少在实战中使用。巴顿成名后,更没有机会和胆量拿他的“巴顿剑”去和纳粹们单挑。

个人评价

巴顿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一生呈现出鲜明的个人性格特点,粗鲁、野蛮是他在战争中留给后人的印象,潘兴上将甚至把他叫作“美军中的匪徒”。引起世人不同评论,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统率大军的天才和最具进攻精神的先锋官”和“二十世纪的拿破仑”;但也有人认为他“勇猛有、智谋不足”、“骄傲自大、华而不实”。

军事学者指出:“作为统帅人物,巴顿将军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他自己的尚武精神去激励部下,用他的个性去影响部下在战场上奋勇向前。”。他作战勇猛顽强,指挥果断,富于进攻精神,善于发挥装甲兵优势实施快速机动和远距离奔袭,被部下称为“血胆老将”。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37年12月21日:《白雪公主》首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是一部1937年的美国迪斯尼动画电影,影片于1937年12月21日在美国首播。该片改编自格林兄弟所写的德国童话故事《白雪公主》,讲述的是一位父母双亡、名为白雪的妙龄公主,为躲避继母邪恶皇后的迫害而逃到森林里,在动物们的帮助下,遇到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剧情简介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

  • 1909年12月21日:松本清张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1909年12月21日,松本清张出生于北九州小仓市的一个商贩家庭。松本清张(まつもとせいちょう、Seicho Matsumoto,1909——1992),日本推理小说作家。松本清张开创了“社会派推理”,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称世界推理小说三巨匠,与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并为“日本推理文坛三大高

  • 1375年12月21日:乔万尼·薄伽丘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1375年12月21日,薄伽丘在契塔尔多逝世。乔万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6月16日-1375年12月21日),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文主义作家。与诗人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佛罗伦萨文学“三杰”。其代表作《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它批判宗教守旧

  • 1992年12月21日:大秦铁路全线开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大秦铁路于1983年进行勘察设计;于1985年动工建设;于1992年12月21日全线竣工运营。大秦铁路(Datong-Qinhuangdao Railway),简称大秦线,是中国华北地区一条连接山西省大同市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国铁I级货运专线铁路,也是中国境内首条重载铁路兼煤运通道干线铁路。建设历程1

  • 1936年12月22日:奥斯特洛夫斯基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1936年12月22日,奥斯特洛夫斯基与世长辞。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俄语:НиколайАлексеевичОстровский/英语:Nikolai Alexeevich Ostrovsky,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2日),前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布尔什

  • 1823年12月22日:昆虫学家法布尔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方阿委龙省鲁那格山区的一个古老村落——圣莱昂。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

  • 1887年12月22日:拉马努金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1887年12月22日,拉马努金出生于印度东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埃罗德。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泰米尔语:ஸ்ரீனிவாஸராமானுஜன்ஐயங்கார்,转写:Srīṉivāsa Rāmāṉujan Aiyaṅkār,又译拉马努詹,1887年12月22日-1920年4月26日)是印度历史上最著名的

  • 1858年12月22日:贾科莫·普契尼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858年12月22日,贾科莫·普契尼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卢卡的一个音乐世家。贾科莫·普契尼(意大利语:Giacomo Puccini,全名Giacomo Antonio Domenico Michele Secondo María Puccini,1858年12月22日-1924年11月29日),

  • 1933年12月23日:明仁天皇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1933年12月23日早上6时39分,明仁在宫城(现皇居)内的产殿诞生。作为昭和天皇的第5个孩子、第一个男孩,裕仁给他即位前起的宫号为“继宫”,名字为“明仁”。明仁(あきひと、Akihito),1933年12月23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日本上皇,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是昭和天皇(第124代

  • 2013年12月23日:卡拉什尼科夫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2013年12月23号,俄罗斯乌德穆尔特共和国总统发言人维克托·丘尔科夫证实,世界名枪AK-47突击步枪发明人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于当天在伊热夫斯克市病逝,享年94岁。“罪孽不在于步枪,而在于扣动扳机的人。”每当有人讨论AK-47究竟杀死多少人的话题时,它的设计师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